APP下载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所致间质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3-06-28张晓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间质性丙型肝炎中重度

张晓虎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所致间质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张晓虎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所致间质性肺炎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组 11 例和中重度组 14 例。结果 轻度组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时间的时间明显长于中重度组患者(P< 0.05);轻度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中重度组患者(P< 0.05)。结论 间质性肺炎是慢性丙型肝炎的少见并发症,在干扰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病情有密切的关系。

间质性肺炎;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

丙型肝炎在我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而且患者常常会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并且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目前丙型肝炎的最有效治疗药物是干扰素治疗,干扰素可以有效的抑制患者体内的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缓解患者的肝脏损害,并且延缓肝硬化的发生。慢性丙型肝炎的肺部并发症比较少见,其中最主要的肺部并发症为间质性肺炎。笔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所致间质性肺炎患者2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例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所致间质性肺炎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组11例和中重度组14例。轻度组: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为(38.64±10.38)岁。中重度组: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31~54岁,平均年龄为(37.39±11.1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发热以及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同时患者查体可见:患者的呼吸明显急促,患者的口唇略微发绀,患者的双肺呼吸音明显变粗,患者的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患者X线胸片检查可见:病变早期,患者的双肺纹理明显粗重,或者可见小斑片状的阴影,并且病情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展,患者的双肺表现为弥漫性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斑片状以及结节状的阴影,并且呈现为毛玻璃状,或者形成大面积的浸润性阴影。患者的胸部CT检查可见:患者的双肺表现为弥漫性的病变,同时肺纹理粗乱,并且呈现为毛玻璃状、蜂窝状或者片状阴影。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吸氧治疗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等;同时均给予激素冲击治疗,包括:甲强龙治疗,每日2.0g;强尼松治疗,每日40mg。疗程均为2周以上。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间质性肺炎发生时间以及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轻度组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的时间为3~8h,平均(6.64±1.23)d;临床效果,轻度组:3例患者为基本治愈,占27.27%,5例患者为有效,占45.45%,3例患者为无效,占27.27%,总有效率为72.73%。中重度组:0例患者基本治愈,9例患者为有效,占64.29%,5例患者为无效,占35.71%,总有效率为65.29%。轻度组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时间的时间明显长于中重度组患者(P<0.05);轻度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中重度组患者(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间质性肺炎发生时间和治疗效果的比较(n/%,χ—±s)

3 讨 论

干扰素是目前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导致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常见的感冒症状以及发热,需要进行对症治疗,患者的症状才能缓解;同时还会发生骨髓抑制以及精神异常;肺部的并发症比较少见,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同时还可以见到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结节病、胸腔积液和间质性肺炎[1]。

间质性肺炎的主要病理特点包括:患者的双肺存在明显的弥漫性的肺泡损伤,病变部位比较均一,并且基本无正常肺组织。患者的肺间质由于水肿、慢性炎性细胞渗出、成纤维细胞增生,而表现为患者的肺间质的明显增厚、患者的肺泡间隔增厚和水肿、发生炎性细胞的浸润、肺部的成纤维细胞明显增殖、肺泡Ⅱ型细胞发生明显增生及并且形成透明膜[2]。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所致间质性肺炎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干扰素本身具有直接的肺毒性以及干扰素在患者体内的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可以有效的诱导肺部炎性细胞向肺组织以及气道发生浸润,可以增加患者的转化生长因子,从而导致纤维化因子的产生增加,还可以增加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增加患者体内的HLA-1的表达。干扰素可以激活患者的肺部特异性免疫介导反应,从而引起间质性肺炎的发生。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对症治疗和激素冲击治疗。间质性肺炎的发生与许多炎性介质有密切的关系,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补体和氧自由基等。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的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间质性肺炎的目的[3]。同时,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患者的病情越轻,则治疗效果越佳。

综上所述,间质性肺炎是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少见并发症,在干扰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病情有密切的关系。

[1]陈陌仪.特发性 肺 间质纤维化病 理 组 织分类 与临 床 表现[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23(1):57-58.

[2]朱 顺 强.干扰 素 治 疗 慢 性 丙 肝所 致 间 质 性 肺炎 的 临床 特点分 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65-66.

[3]纪泛扑.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4):667-670.

R512.6+3;R563.1+3

:B

:1671-8194(2013)09-0269-02

猜你喜欢

间质性丙型肝炎中重度
间质性肺炎知多少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丙型肝炎的最新传播途径与预防研究进展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