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治疗

2013-06-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脑病黄疸

刘 艳

(上饶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上饶 334000)

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治疗

刘 艳

(上饶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上饶 334000)

目的 观察人血白蛋白加人血丙种球蛋白对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 将 60 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人血白蛋白和人血丙种球蛋白。结果 黄疸消退快,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人血白蛋白加人血丙种球蛋白对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疗效明显。

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治疗;人血白蛋白加人血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指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及排泄的正常途经改变,使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为新生儿的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TSB170~256µmoL/L为轻度高胆红素血症,257~342µmoL/L为中度高胆红素血症,>342µmoL/L为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脑、肺、肝、肾等重要器官、血液及免疫系统有不同的损伤。在我国约有50%足月儿及80%早产儿可发生新生儿黄疸及时诊治新生儿黄疸,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尤为重要[1]。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高胆红素血症60例,其中30例使用人血白蛋白加人血丙种球蛋白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其中女23例,男37例,入院日龄2~14d,其中以3~7d最多,早产儿17例,足月儿43例。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血象,肝功能,胆红素定量,胆红素定性等检查结果确诊,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入院时均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反应欠佳,喝奶少或不吃,不哭。所有病例随机分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无显著性。

1.2 观察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保暖喂养输氧补液照蓝光等综合治疗。有发热腹泻皮疹者给予抗感染、退热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入人血丙种球蛋白每次按体重0.5~1g/mg,1次/d。人血白蛋白每次按体重1g/kg,1次/d。连用2d。

1.3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方法:①经皮测量胆红素方法;②抽取静脉血检查血清胆红素。疗效评定判断指标:患儿黄疸消退,血胆红素降至220µmol/ L以下为治愈;患儿黄疸逐渐消退,血胆红素趋于正常为好转;患儿黄疸不消退,血胆红素无下降为无效 。

2 结 果

两组患儿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3 讨 论

在新生儿期,多数胆红素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红细胞经网状内皮系统破坏后所产生的血红素约占75%,与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约占25%)在血红素加氧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胆绿素,后者在胆绿素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胆红素。胆红素的转运、肝摄取和处理: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多数与白蛋白结合,以复合物形式转运至肝。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后一般是无毒的,即不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但是,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呈脂溶性,能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胆红素脑病[2]。

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的现象。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严重者可死亡,我院对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使用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和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人血白蛋白供给白蛋白以增加其与未结合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阻断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抑制吞噬细胞破坏已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早期应用临床效果较好,且起效快,缩短住院时间,黄疸无反弹,能有效阻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1]黄广阔,王秀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干预方法[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128-128.

[2]孙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CysC的变化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35-36.

R722.1

:B

:1671-8194(2013)09-0221-02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脑病黄疸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