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2013-06-28胡亚亚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胆囊

胡亚亚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 湘西 416000)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胡亚亚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 湘西 416000)

目的 比较分析临床应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 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组成 A组,并为该组患者实施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 30例腹腔镜胆囊切术患者组成B组,并为该组患者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毕恢复情况、镇痛效果及术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实施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买醉的A组患者在术毕恢复情况、镇痛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与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的 B 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临床应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麻醉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舒芬太尼;丙泊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微创手术的一种,该手术虽然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等特点,但是由于该手术过程中人工气腹的建立及手术所需的特殊体位会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这样就会使麻醉管理复杂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是一种镇痛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低的静脉麻醉方式,目前临床应用广泛[1]。但是该种麻醉方式在术后拔管时如处理不当则会引起患者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引起手术意外的发生,这对患者极为不利。为深入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理想安全的麻醉方式,我院应用了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了麻醉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1例拟定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平均年龄43.7岁,患者平均体重63.7kg。患者麻醉分级均为1~2级;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检查时均排除了心肺功能异常及肝肾功能障碍;入选患者无精神、神经病史,无高血压病、冠心病史。将61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31例患者实施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B组30例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的麻醉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同时在麻醉诱导前30min给予患者肌内注射0.5mg阿托品。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应用监护仪对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末CO2分压进行连续监测。两组患者均采用咪达挫仑(0.04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进行静脉麻醉诱导,诱导后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麻醉。A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0.065μg/(kg·min)]与丙泊酚[200μg/(kg·min)];B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0.15μg/(kg·min)]与丙泊酚[200μg/(kg·min)]。在气管插管麻醉过程中给予患者间断性注射顺阿曲库铵(0.03mg/kg)以达到维持肌肉松弛的目的。手术结束后不对患者应用催醒剂及拮抗药物,所有患者均带管入麻醉恢复室。

1.3 临床观察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以评价两组患者术毕后的恢复情况,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镇静、镇痛效果及麻醉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评价两组患者麻醉药物应用的临床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临床观察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B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比较,B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见表1;两组患者在术后镇痛剂镇静方面比较,A组患者术后0.5h、1h、6h及12h的镇痛率分别为93.55%(29/31)、96.77%(30/31)、100%、100%,相比B组患者在术后6h才达到的13.33%(4/30)及12h的43.33%(13/30)具有明显优势;A组患者在术后0.5h、1h及6h的中度镇静率分别为77.42%(24/31)、48.39%(15/31)、29.03%(9/31),相比B组患者中度镇静率46.67%(14/30)、26.67%(8/30)、6.67%(2/30)也具有明显优势,两组患者在术后12h镇静作用均消失。在术后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比较,A组患者出现4例自感疼痛,相比B组患者出现的28例自感疼痛、23例苏醒期躁动具有明显优势。

表1 表示A、B两组患者术毕恢复情况(χ—±s)

3 讨 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首选术式,虽然该术式是一种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的微创术式,但是术后也会产生不可避免的疼痛。其中包括膈神经引起的肩部、腹部疼痛及其他部位疼痛,常发生与术后6~8h[2],待24h后疼痛则会明显减轻。此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在全麻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就需要静脉麻醉在麻醉期间可以为手术提供足够的麻醉深度,同时还要求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快,苏醒快,以便可以帮助患者及早进行功能锻炼[3],此外实施的静脉麻醉还要具有预防术后疼痛、术中苏醒期躁动等症状出现的作用,这样可以避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

此次我院在对B组患者实施的静脉麻醉中所应用的是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这也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方式。麻醉中所应用的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超强短效μ型受体激动剂,该药物在进入患者静脉后可在1min内达到有效浓度,但是该药物的作用时间仅可维持5~10min左右,该药物的分布与消除的半衰期分别为1min和6min,同时不会因药物的剂量及用药时间而发生变化。瑞芬太尼在代谢时有95%可被组织及血液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迅速降解后通过尿液排出,从而不受患者肝肾功能不全的影响[4],因此临床用该药物对患者进行重复的长期给药不会造成药物的堆积,也不会对患者苏醒造成影响。我院此次为A组患者实施的麻醉方式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其中的舒芬太尼是一种芬太尼的N-4噻吩基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强效的μ型受体激动剂,此外该药物的作用时间与瑞芬太尼相比明显延长。同时舒芬太尼也是芬太尼类药物中镇痛效果最强、时间最久的药物。有研究表明,该药物相比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强5~10倍,作用时间也可达到芬太尼药物的2倍左右[5]。丙泊酚同样是一种新型的短效强效静脉麻醉药物,该药物与瑞芬太尼联合应用时可相互辅助,有利于患者术后苏醒,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时,可以更好的降低患者术后疼痛。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A、B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均较短,但瑞芬太尼组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一结果与两种麻醉剂的药动力学有着密切关系。在术后镇痛、镇静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比较,舒芬太尼组患者相比瑞芬太尼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我院认为临床面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时应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虽然在术后恢复时间不如瑞芬太尼,但其在术后镇痛、镇静及不良反应方面是具有明显优势的,这样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

[1]肖少 华,杨 昌明 ,夏中元 .丙 泊 酚 联 合 瑞 芬太 尼 或 芬太 尼 靶 控 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J].医药导报,2007, 26(2):174-176.

[2]李捷萌,陈彦青,刘荣国.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4):331-332.

[3]张保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3(3):213-214.

[4]沈益林,冷述新,李朝辉.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2):57-59.

[5]杨静,王威,张宏,等.舒芬太尼防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术后急性疼痛[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22):2071-2073.

R575.6

:B

:1671-8194(2013)09-0182-02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胆囊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应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