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利钠肽的分析

2013-06-28胡松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充血性心室血浆

胡松花

(通化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吉林 通化 134001)

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利钠肽的分析

胡松花

(通化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吉林 通化 134001)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利钠肽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患者 35 例(AHF 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35 例(CHF 组)以及体检的健康人员 35 例(对照组)。对三组人员的血浆脑利钠肽进行检测,AHF 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于运动前后分别于静脉抽取血液 4mL,CHF 组于无菌状态下于静脉抽取血液 4mL。结果 CHF 组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浓度明显高于AHF 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P < 0.05),而 AHF 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运动后,AHF 组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并且血浆脑利钠肽浓度的增加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而 MHR 和 MBP 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血浆脑利钠肽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敏感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与运动实验相结合,可以作为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指标,并且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

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脑利钠肽;N末端脑钠肽

血浆脑利钠肽(BNP)是临床上用来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最为敏感的指标,同时,血浆脑利钠肽的浓度与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也有密切的相关性。但对于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AHF)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变化情况的研究较少。笔者对我院治疗的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进行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患者35例(AHF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5例(CHF组)以及体检的健康人员35例(对照组)。AHF组: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2.74±11.36)岁;心功能NYHA分级:心功能均为Ⅰ级。CHF组: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0.55±10.28)岁;心功能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14例,心功能Ⅲ级10例,心功能Ⅳ级11例。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1.98± 12.68)岁。三组人员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1]:AHF组35例患者均有明显的心脏结构变化病史,但不具有典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患者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发生明显的减退,并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50%以下。CHF组35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排除伴有肝肾衰竭的患者;排除伴有全身严重感染的患者;排除伴有肝硬化的患者;排除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排除不愿参加此项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对三组人员的血浆脑利钠肽进行检测,AHF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于运动前后分别于静脉抽取血液4mL,CHF组于无菌状态下于静脉抽取血液4m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全部数据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人员血浆脑利钠肽的比较

CHF组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浓度明显高于AHF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P<0.05),而AHF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人员血浆脑利钠肽的比较(χ—±s)

2.2 运动后AHF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的比较

运动后,AHF组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血浆脑利钠肽浓度的增加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MHR和MB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AHF组和对照组患者运动后血浆脑利钠肽的比较(χ—±s)

3 讨 论

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体内有持续性的神经系统内分泌激活、体内细胞因子被活化、细胞传导信息的通路发生明显改变以及血液动力学发生明显的异常等,会造成患者的心功能明显下降、心肌细胞发生坏死以及心室结构的重塑,继而导致患者心室功能发生恶化的循环,最终导致心力衰竭[2]。

血浆脑利钠肽主要由心室细胞分泌,可以反映患者的心室负荷情况,以及心室壁的张力变化,同时还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以及利尿的作用。血浆脑利钠肽的半衰期只有20min左右,因此,需要在患者抽血后快速进行检测。以减少由于血浆脑利钠肽的降解而对结果造成的影响。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已经发生了结构的改变,但是还未达到心力衰竭的程度,因此,血浆脑利钠肽的浓度与健康人相比无明显的差异,但是在进行了运动实验会,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的浓度则会明显的高于健康人。运动试验导致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的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对运动的负荷也明显低于正常人,因此运动会导致其血浆脑利钠肽的浓度升高明显高于正常人;②运动后的心肌缺氧会导致心室分泌血浆脑利钠肽的增加;③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体内血浆脑利钠肽的降解速度下降[3]。

本组研究中,CHF组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浓度明显高于AHF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而AHF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后,AHF组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血浆脑利钠肽浓度的增加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MHR和MB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血浆脑利钠肽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敏感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与运动实验相结合,可以作为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指标,并且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2]张平 安,魏 新素,吴刚,等.氨 基末 端脑 钠肽前体、红细胞分布 宽 度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 33(6):709-710.

[3]张先林,张恒,蔡鑫,等.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利钠肽的临床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2):127-129.

R541

:B

:1671-8194(2013)09-0163-02

猜你喜欢

充血性心室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RDWTNF-α及UA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