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8例心力衰竭的规范化治疗分析

2013-06-28周臣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三科步行规范化

周臣群

(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内三科,云南 怒江 673200)

78例心力衰竭的规范化治疗分析

周臣群

(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内三科,云南 怒江 673200)

目的 规范化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内三科 2007 年 4 月至 2011 年 3 月 4 年期间治疗心力衰竭的患者共计 78 例随机的分成两组,对照组 40 名患者,采用的是传统疗法;观察组 38 名患者,在对照组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卡托普利以及螺内酯。在治疗前和治疗 4 周后两个阶段观察患者的 6min 步行运动实验、心功能情况、心率以及在住院率。结果 相比传统疗法规范化疗法在各项观察指标上都有显著性的差异性存在(P<0.05 或 P<0.01)。结论 规范化治疗心力衰竭非常有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功能衰竭;规范治疗;分析

伴随着心脏瓣膜性疾病、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疾病等各 种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也日益增加。社会人群也在逐步的迈向老龄化,由于科技的进步,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得以存活下来,据有关文献统计,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目前仍在上升的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心血管疾病之一。根据WHO的统计,在普通人群之中心力衰竭发病率竟然高达1.3%~5.6%[1],不管在心力衰竭的哪个阶段,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随着病情进一步的发展。患者的生命情况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治疗心力衰竭也是一笔巨大的费用,经济负担巨大,3年内大约有将近一半的患者反复住院,住院费用花费巨大。虽然治疗心力衰竭的已经有了上百年,对心力衰竭的认识也是在不断的深入,相应的治疗措施也在不断的改进,但患者的生活质量却未得到明显的改善,伴随着医疗费用呈进行性升高的趋势,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研究。本文对在我院内三科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4年期间治疗的7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进行综合性分析,最终显示心力衰竭的患者治愈率较低,比较突出的原因就是医务工作人员对心力衰竭的规范化治疗认识上有所欠缺,患者的配合性服从性比较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内三科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4年期间治疗的78例心力衰竭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包括体检、病史、胸片、超声、心电图、心动图等检查确定患者为心力衰竭,肺部没有疾患,肢体活动没有失调和障碍等。其中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2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4例。根据纽约心脏协会(简称NYHA)心功能分级法,全部病例心功能为Ⅲ~Ⅳ级。随机的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名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18~71岁,平均53.9岁,观察组38名患者,男20例,女18例,年龄19~73,平均52.7岁,并排除下列任何情况之一: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肝肾功能不全、第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支气管哮喘。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及预后随访

给予对照组里面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卧床休息、利尿(剂量是12.5~25mg,1~2次/d,根据实际的体质量对患者的用量加以调整,最好让患者的体质量每天可以减轻0.5~1kg,直到水肿的消退,肺部啰音的消失,体质量趋于稳定,待患者的病情控制之后就可以使用药物的最小有效量来维持)、强心(剂量是0.125mg,1次/d)、扩血管(5~10mg,3次/d),高血压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5~10mg/d,对于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先在短期内使用西地兰、硝酸甘油、速尿,等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才可以使上述的药物。在对照组基本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里面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卡托普利6.25~12.5mg,3次/d和倍他乐克6.25mg,2次/d,根据实际的病情逐渐加大剂量直到患者最大的耐受量,凡用药后静息心率<55次/min或心力衰竭加重,再或者是收缩压<90mmHg的患者,必须及时的减少药量至患者的耐受量,心功能Ⅳ级的患者短期之内使用速尿、西地兰、硝酸甘油,等待稳定后,再给予患者倍他乐克治疗,剩下的治疗与心功能Ⅲ级者相同,疗程为4周。两组患者在过了4周之后进行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观察时间为半年。

1.3 临床观察指标

6min步行运动试验[2]分为四个等级:1级步行距离<300m,2级步行距离在300~374.9m,3级步行距离在375~449m,4级>450m,见表1。心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再住院率,观察时间为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再住院率。

1.4 统计学处理

表1 心功能(NYHA分级法)改善情况

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 6min步行运动试验,见表2;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见表3;心率的比较,见表4。

表2 6min步行运动试验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

表4 心率的比较

2.2 再住院率

在6个月的观察期里面,观察组有5例,对照组有13例都是由于心力衰竭加重这个因素再次入院治疗,再住院率分别为13.2%和32.5%,比较两组有差异性P<0.05。

3 讨 论

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比较的复杂,处于各类心脏病的比较严重阶段,在20世纪40~60年代医学上认为心肾机制是发生心力衰竭机制,考虑到心功能减退,肾脏不能把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所以在治疗上采取的是心肾模式,确实改善了心力衰竭在临床的症状,但患者的预后没有得到改善,由于心导管在20世纪60~70年代的临床应用,医学上认为心力衰竭的实质是血流动力学发生障碍,所以心力衰竭的治疗采取得是周围血管模式。截止到目前导致心力衰竭的病因已经十分的明确:心室重塑加重了心肌的损伤,心功能的恶化一定程度上激活了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等,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就在于阻断心肌重塑,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

近年来,国际上比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也都已经表明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可明显的使心力衰竭的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生活质量明显的提高改善,而且预后也特别的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本组试验证明规范化治疗心力衰竭安全并且有效,可明显减慢心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生活质量、增加运动耐力、降低由于心力衰竭所导致的再住院,跟传统的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1]张 建 ,华 琦.心力 衰 竭 的 诊 断 与 治 疗 [M].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社,2006.

[2]Billner V,Weiner DH,Yusuff S,et al.Predic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dibidty with a 6-minute walk test in patients with left rentricular dysfunction[J].JAMA,1993,270(14):1702-1707 .

R541.6

:B

:1671-8194(2013)09-0161-02

猜你喜欢

三科步行规范化
魔方小区
步行回家
立德树人,培育时代之花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707新疆棉花施用效果试验
以科技为帆 创行业品牌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