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探究

2013-06-28艾丽娜刘欣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囊袋心脏起搏器永久性

艾丽娜刘欣宇

(1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1;2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吉林 四平 136001)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探究

艾丽娜1刘欣宇2

(1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1;2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吉林 四平 136001)

目的 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 2009 年 8 月至 2012 年 8 月间我院收治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患者病例 96 例,对其进行术后随访,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相关防治措施。结果 经统计发现,96 例患者中,在术后发生并发症者 21 例,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共 7 例,其次为囊袋血肿、起搏器综合征等。结论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在术中和术后应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安全和疗效。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防治对策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对心脏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且该手术的操作较简单,能够在胃肠透视机或者是骨科C形臂透视下展开,目前已在绝大多数的基层医院得到普及,然而在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过程中和术后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值得对其予以关注,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对策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54例,女42例,年龄23~78岁,平均(57.3±12.6)岁;患者原发疾病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4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5例,持续性房颤伴缓慢性心室率不足50次/min或者是3s以上的长间歇1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室传导阻滞12例。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在术后展开随访,并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防治措施等。

1.2.2 治疗方法

在患者的右侧或者是左侧锁骨下行静脉电极植入,对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DDD(R)则是将心房电极植入到右房的心耳部,将心室电极植入到右室的心尖部,针对CRT(D)而言,心房电极、右室电极的置入均与以上相同,左室电极植入到冠状静脉窦上,VVI以及单腔ICD将心室电极植入到右室的心尖部,对心房及心室电极参数进行测试,在测试结果满意后连接电极的远心端和脉冲发生器,并在囊袋内进行包埋,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采取6~8h的沙袋加压,患者保持卧位48~72h,在术后7d进行拆线。并合理应用抗生素。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2]。

1.2.3 随访内容

随访内容包括症状、体征;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结果;胸部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为依据对心功能进行评定[3],记录程控仪测试的数据,而后依照需要展开起搏方式以及相关参数的调整。

2 结 果

经统计发现,本组患者在术后随访中出现并发症者21例,发生率为21.88%。并发症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共7例,占33.33%,其次为囊袋血肿、起搏器综合征等。具体详见表1。

表1 21例患者并发症分布情况统计

3 讨 论

本组96例患者在采取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进行治疗过程中,适应证明确,临床疗效比较理想。然而因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属于一种有创治疗手段,因此并发症的发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在本次研究中,96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者21例(21.88%),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目前在临床上针对并发症能够做到及时发现、明确原因、正确处理为提高预后效果的主要措施和关键环节。

在行植入术时经常会因起搏电极刺激心室而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属于一过性,在心室刺激停止后便能够立即消失,多数情况下不会导致心室纤颤的发生;针对一些存在自发室性心律失常史患者而言,在对心室电极导线进行操作过程中会导致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术者动作应尽量轻柔。在本组21例患者中有7例在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其中5例是由于电极刺激心室的影响,另外2属于自发性短阵室速,并有1例患者能够自行缓解,另外1例在术中合理应用胺碘酮后症状消失。针对该病症的防治措施为:术中操作熟练且轻柔;严密检测患者心电、血压;对除颤仪、利多卡因、胺碘酮等予以充分配备;在术前避免应用会增加心肌兴奋性的药物,避免发生室性心律失常[4]。

研究证实,囊袋血肿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一种早期并发症,多数情况下是受到术前对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术中未得到彻底止血、高龄以及营养状况差等因素的影响。在本组21例并发症患者中,共有5例为囊袋血肿,占33.33%,且1例患者在术前长期服用华法林,1例在术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另外的3例属高龄患者,且身体消瘦。对于囊袋血肿的主要防治措施为在术中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止血,并且术后应对支持治疗予以加强;针对严重者应将囊袋打开将积血和血块去除[5]。

导致电极脱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电极在心腔内的张力过大,或者是由于突然活动牵拉上肢等因素引起的。心电图和X线胸片为最简单且有效的检查手段,在起搏器程控过程中会表现出起搏阈值增高、电极阻抗降低等现象,针对严重脱位者还会出现感知不良的征象。该并发症的治疗最为有效的措施为在X线下进行手术复位。

起搏器综合征最初是在心室起搏模式中发现的,后经临床研究证实在其他起搏模式中也有发生,譬如说植入DDD型起搏器者左房激动时间发生显著延迟,或者A-V间期延长等。对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纠正的主要方法为:①药物治疗:从而使心动过速发作频率得以减少,有效缓解症状;②程控:若是发生高限心房频率事件,将自动模式转换功能打开从而减少心房跟踪;③对频率反应模式进行合理改变[6]。

总而言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在术中和术后均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治疗手段,从而实现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改善预后效果。

[1]梁梅,郝应禄,李晓霞,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出血的发现及处理[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9,21(1):182-183.

[2]王礼琳,范洁.起搏器安置后囊袋反复破溃一例[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21(3):211-212.

[3]刘培 晶,严 金 川,任国庆,等.367例永久 起 搏 器 植 入 术并发 症 及临床随访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2008,18(4):356-360.

[4]徐 鸿远 ,李霖,黄创,等.ⅤⅥ型 起 搏 器治疗Ⅲ度房室传导阻 滞 疗 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21(5):193-194.

[5]侯 勃 ,蔡 尚 郎 ,孙 品 ,等 .右 室 心 尖 部 起 搏 与 右 室 流 出 道 起 搏 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疗效的对比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1(3):122-124.

[6]于海波,梁延春,王祖禄,等.心脏永久起搏器更换术的原因和处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3(24):342-343.

R541

:B

:1671-8194(2013)09-0158-02

猜你喜欢

囊袋心脏起搏器永久性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囊袋血肿的管理及预防
解剖法制作囊袋在心脏起搏器植入中的应用
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应用个性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心跳可“发电”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大量积液一例
血液发电法确保心脏起搏器不停跳
乐观的解释风格让孩子远离悲观
70年期满自动续期后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
老年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早发型囊袋感染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