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013-06-28孙立苹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血糖值降糖药低血糖

孙立苹

(烟台芝罘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烟台 264000)

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孙立苹

(烟台芝罘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烟台 264000)

目的 研究引起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整合性回顾我院于 2011 年 7 月至 2012 年 7 月收治的 20 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治疗及疗效观察。结果 16 例患者血糖值恢复正常,3 例患者病症减轻,1 例患者死亡。结论 糖尿病低血糖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是极大的威胁,及时发现,采用各种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

糖尿病低血糖;治疗;观察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也在不断提高,许多人的饮食没有节制,生活习惯不规律,导致许多疾病的产生。另一方面,也与医学用药有关。特别是许多老年人,身体功能退化,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对药物副作用的承受能力不强,导致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就有低血糖,如不能及时治疗,后果十分严重。由于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年龄较大,病症反应不明显,许多患者并未察觉,延误病情,导致发生昏迷、心律失常、休克、脑死亡等严重情况。现选取我院我院2011年7月至2012收治的2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20例,其中男性13例,45~67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3~12年;女性7例,50~70岁,平均年龄为62岁,病程5~15年。20例患者中,本身患有高血压1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冠心病4例。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血糖值<3.56mmol/L,最高值为3.56mmol/L,最低值为1.47mmol/L。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乏力、烦躁、瞌睡等症状,8例患者心悸,其中较为严重的昏迷3例。心电监测显示为12例心跳正常,心律不齐5例,房颤3例。

1.2 临床方法

在临床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方面,根据患者发病的不同原因与状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①意识清醒: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且意识处于清晰状态,应采用口服葡糖糖20~50g,或者直接进食糖类食物、饮用果汁等碳水化合物的方法,缓解症状。②昏迷状态:若情况较为严重,已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应先静滴50%葡糖糖注射液30~50mL,做紧急处理,后静脉输入5%葡萄糖注射液。昏迷时,对血糖值的检测,应保持在至少半个小时一次,直至患者清醒。清醒后,应每小时检测一次血糖值,血糖维持在6.5~11mmol/L。③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引起低血糖:如果患者为长期胰岛素治疗者,或口服长效磺脲类降糖药如消渴丸、达美康、优降糖等引起,根据患者症状,先静滴50%葡萄糖注射液50mL左右,待其症状缓解或意识恢复后还需在24~72h内进行血糖监控,防止低血糖症状复发;④若患者发生休克、烦躁、痉挛等危险状况时,应在注射葡萄糖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德沙美松等药物[1]。

2 结 果

20例患者中,16例患者血糖恢复正常值,占总数的80%,3例患者症状减轻或缓解,占总数15%。1例因发现不及时,延误治疗,经治疗无效死亡,占总数的5%。总体治疗的有效率为95%。具体效果如下图1所示。

表1 效果示意图

3 讨 论

3.1 引起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

3.1.1 服药不科学

许多患者因糖尿病病程漫长,需长期服用长效磺脲类降糖药物,如优降糖、达美康、亚莫利等,该类药物的药理是抑制肾脏对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身体对于该类药物的顺应性好,半衰期长,并同样可以降低正常健康人的血糖值。部分患者盲目追求降血糖的效果,不遵医嘱科学用药,而是自行配合其他降糖药一起服用,药理互相作用,更加减弱肾脏释放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导致药物引起的低血糖。此类原因是引起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因素,平时应多加注意[2]。

3.1.2 身体功能退化

中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概率较高。中老年人年老体衰,身体的脏腑器官,肾上腺、垂体等各项生理功能逐步退化,对于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的消耗能力不不强,且新陈代谢慢,无法快速有效的排除残余药物。本身患有心脏功能性疾病时,引起维持肾功能正常运行的血流量降低,愈发弱化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出现无症状的低血糖,其原因为老年人肝功能减弱,血糖的控制力不强,对于低血糖不能做出及时的调控,身体反应迟钝,不易引起注意。等到患者身体意识到有低血糖反应,情况已经处于十分危急的状态了。

3.1.3 胰岛素使用

糖尿病的病理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胰岛功能衰退,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血糖值居高不下。治疗糖尿病主要采取胰岛素注射的方法。胰岛素的用量因人而异,用药时间也需要注意。人体在夜间时,各项生理功能均在休整状态,生长激素及胰岛素等的分泌处于低水平期间,若胰岛素的用量按照白天正常量注射、血糖值下降后没有及时调整用量或注射后没有正常进食,也极易导致度血糖。

3.1.4 本身疾病因素

许多糖尿病患者发展到后期,形成2型糖尿病,并伴随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及多种脑部疾病等,该类疾病会导致交感神经活动异常,身体对于低血糖的不适症状不够典型,造成医务人员误诊。治疗该类疾病的部分药物,如ACE抑制剂、双异丙吡胺等,也能导致血糖值降低,且极易引起脑血管痉挛或其他心脑血管病症,形成低血糖与心脑血管疾病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另外,其他疾病如急性肠胃炎等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发生呕吐、腹泻等症状,影响食物中糖分的吸收,也能导致低血糖[3]。

3.1.5 生活不得当及医学知识匮乏

由于患者的生活没有规律,如忘记进食、不按时吃饭、突然降低食量、或活动量加大且未及时进食等,同时药量未调整,固有生活习惯很难改变,如长期酗酒等,均可引起低血糖,严重者甚至导致昏迷。另外,许多患者医学知识匮乏,对于监控血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血糖变化或有低血糖症状时并未引起重视,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3.2 糖尿病低血糖防治

3.2.1 合理用药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时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师嘱咐。由于治疗药物繁多,用法与用量容易混淆,造成服用药物时用量失误,应在药品上做好记号与标志,或制作用药表格。切莫为了盲目追求降糖效果,而擅自加大药物的服用量。其他疾病的用药情况,也需询问医师,避免药物互相作用,产生低血糖的反效果。医师在选药时也应向患者说明可能会引起低血糖或其他症状,引起患者注意[4]。

3.2.2 科学使用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时应看清用量。若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好有年轻家属协助注射。胰岛素的使用也需合理,在睡觉前使用胰岛素时,适当减量,避免夜间出现低血糖症状,发生危险。

3.2.3 其他疾病控制

本身患有其他功能性疾病的患者,应向医师详细说明病情与症状,寻求医师自导意见,如何与糖尿病异病同治,或在不影响各自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使用其他不冲突药物进行治疗。出现急性肠胃炎等肠胃黏膜急性炎症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治疗时,应向医师说明糖尿病病情。

3.2.4 健康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不可暴饮暴食,会导致须糖急剧升高,但也不可过分限制进食,造成血糖值过低。食量减少时,可适度调整药物用量。适量运动,切勿短时间内加大运动强度和时间。若血糖稳定,可适量增加食量,防止低血糖[5]。

3.2.5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

糖尿病低血糖发生于各个年龄阶层的糖尿病患者,医师应向患者说明糖尿病的病理、防治知识和其他医学常识,让各个年龄层的患者都认识到监控血糖的重要性、低血糖的严重性以及出现症状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1]范 茂 丹,周磊,徐 芬.老 年糖尿病患 者并发低 血 糖 症 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3):218.

[2]袁巧红,王铮.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J].吉林医学,2010,31(14):2100-2101.

[3]吴冬梅.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分析及预防(附42例报告)[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3972-3973.

[4]刘艳华.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124-125.

[5]高小 莉.糖尿病患者低 血 糖发 生 原因分析及护理 对 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6):40-42.

R587.1

:B

:1671-8194(2013)09-0111-03

猜你喜欢

血糖值降糖药低血糖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