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2011年处方点评分析

2013-06-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处方抗菌我院

周 玥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川北医学院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某院2011年处方点评分析

周 玥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川北医学院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质量情况及存在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1 年门诊处方(300 张 /月,共计 3600 张)进行综合点评分析。结果 我院不合格处方比例约为 9.42%,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前记缺项、药品名称不规范、涂改删除未签名及日期、药品选择不当、重复用药、抗菌药物指征不明确等。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尚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处方;分析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 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1]。为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状况,提高处方质量,按照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处方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我院门诊处方(300张/月,共计36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参考药品说明书、2010年版《临床用药须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进行分类统计,依据统计结果分为不规范处方和用药不适宜处方,分别进行综合分析。

2 结 果

从表1可以看出,3600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有339张,所占比例约为9.42%。在不合格处方中,以不规范处方所占比例较大,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涂改删除未签名或日期、内容缺项(年龄缺项、诊断缺项等)、药品名称不规范(商品名、剂型缺项等)、未注明皮试结果、品种数超5种等;用药不适宜处方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有药品选择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当、抗菌药物指征不明确、重复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等。

表1 不合格处方统计

3 讨 论

3.1 不规范处方分析

3.1.1 涂改、删除未签名或日期是存在最多的问题。众所周知,处方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在很多情况下,非医师本人对处方进行的修改很可能导致医疗安全问题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这也是对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3.1.2 处方内容缺项主要是年龄缺项或诊断缺项。患者年龄和临床诊断对与药师审核处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种药物能否安全应用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如喹诺酮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等);临床诊断是目前药师审核处方过程中几乎是判定用药是否合理的唯一依据,因此,审核发药药师发现此类处方,应拒绝调配,填写“药师与医师联系单”,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3.1.3 药品名称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使用商品名和剂型缺项中。使用商品名的药物主要集中在胰岛素相关制剂和一些营养补充剂上:胰岛素制剂是由于通用名相似导致难以区分,营养补充剂主要见于多维元素片(善存)、碳酸钙D3咀嚼片(钙尔奇D)等药物,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其商品名早已深入人心,从而忽视了其通用名称的存在。笔者认为此种情况与其他不规范性问题相比,影响相对较小,至少来说对患者用药安全影响不大,无必要及时修改处方,因为这样势必会增加患者负担。但商品名的使用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因此需要医院药学工作者更多的向医师做好沟通、宣传工作。

3.1.4 未注明皮试结果的问题虽然较少,但对于医院药学工作者来说,应当熟悉除青霉素类以外,尚有多个药物使用前应进行皮肤敏感试验(如破伤风抗毒素、细胞色素C等)[2],在处方审核、调配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由于我院尚未使用电子处方,因此在处方规范性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但笔者认为随着电子处方的运行,几乎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不规范处方的存在,这也是大势所趋。

3.2 用药不适宜处方分析

3.2.1 药品选择不适宜

如为诊断为单纯尿路感染的患者,开具地红霉素进行治疗。单纯尿路感染经验性治疗应主要针对大肠埃希菌;而地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并不适用于大肠埃希菌的感染,且该药绝大部分从胆汁消除,从其药动学特点来看也不适用于尿路感染的治疗。

3.2.2 抗菌药物指征不明确

如为诊断为荨麻疹的患者开具夫西地酸软膏。单就荨麻疹来说,并非感染性疾病,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即使是局部应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因为瘙痒导致皮肤破损感染,这样来看,就有了抗菌药物应用指征。笔者认为,此种情况医师应当在诊断中完整注明“荨麻疹伴感染”。

3.2.3 重复用药

如为诊断为痹症的患者,开具酮洛芬+美洛昔康治疗。这两种药物同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及适应证。二者的联合并不能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会大大提高。

3.3 处方点评中的一些困惑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处方规范性点评,评判标准简单客观,易于实施,且电子处方的介入几乎可以杜绝不规范处方的存在。而对于不规范处方的点评,则受点评人员主观影响较大,且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标准点评难度较大。例如: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例,开具了抗菌药物,应如何点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毒感染多见,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3]。但具体到某个患者个体,或许患者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如血象高),但这些证据从处方诊断上是无法知晓的。因此,笔者认为仅仅通过医师的诊断,很难判断其用药的合理性。对于“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1]等点评标准,似乎更是难以操作。

处方点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如何更好的对处方合理性进行判断,如何使用更加客观的标准而非点评者的主观判断,是需要广大医院药学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1]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S].卫医管发28号,2010.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29.

[3]卫 生部,国家中医药管 理 局,总后卫 生部.抗菌 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第285号.2004.

Analysis of Prescriptions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s of Our Hospital in 2011

ZHOU Yue
(School of Pharmac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 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quality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our hospital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Comprehensive reviews analyse the random sample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2011 in our hospital(300/month,a total of 3600).ResultsIn our hospital unqualified prescription ratio is about 9.42%, the main problems include former record of missing, drug name is not standardized, altered to remove an signature and date, repeated drug use, improper selection of antimicrobial drug indications are unclear.ConclusionThe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our hospital is basically rational,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Prescriptions; Analyse

R451

:B

:1671-8194(2013)09-0060-02

猜你喜欢

处方抗菌我院
什么是抗菌药物?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人间处方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处方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