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局部与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的比较

2013-06-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异丙酚利多卡因宫颈

李 颖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浅析局部与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的比较

李 颖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 分析局部注射麻醉与静脉麻醉的优缺点,对比两种麻醉方式在进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 140 例人流术的早孕孕妇随机分成局部麻醉组和静脉麻醉组,每组各 70 例。局部麻醉组予 2% 利多卡因 5mL 在宫颈旁的 3 点、9 点局部注射;静脉麻醉组采用先静注异丙酚 0.6mg/kg,1min 后再次静注给药 2mg/kg,速度为 4mg/s,在患者意识消失之后行流产术,若术中出现皱眉或肢动时追加异丙酚,每次用量 25~40mg。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局部麻醉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P<0.05);静脉麻醉组生命体征变化较为明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镇痛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丙酚麻醉(静脉麻醉)在行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较局部麻醉有安全、无痛且人工流产综合征低等优点,该方法值得推广。

人工流产术;局部麻醉;静脉麻醉

现代医术对手术无痛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工流产术亦是如此,怎样能够有效、少负面作用的进行镇痛是现在妇科医师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的局部麻醉和静脉麻醉方式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均取得良好效果,现进行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诊并确认为早孕(B超、HCG阳性和妇检)要求人流的孕妇共140例,年龄在22~40岁,停经时间>3个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2组:局部麻醉组70例,采用利多卡因在子宫颈旁进行局部麻醉;静脉麻醉组70例,手臂静注异丙酚进行麻醉。两组孕妇的年龄、身高、体质量、停经时间及孕产次数概况见表1。

1.2 方法

所有孕妇在进行人流手术前均进行血常规和心电图检查,术前禁食、禁水,在进行麻醉前患者不使用任何药物。局部麻醉组予2%利多卡因5mL在宫颈旁的3点、9点局部注射,5min后进行手术;静脉麻醉组采用先静注异丙酚0.6mg/kg,1min后再次静注给药2mg/kg,速度为4mg/s,在患者意识消失之后行流产术,若术中出现皱眉或肢动时追加异丙酚,每次用量25~40mg。

1.3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主要有两个指标:镇痛效果和宫颈扩张程度。①镇痛效果:显效:术中孕妇无疼痛症状,表情平静,无反应;有效:孕妇略有疼痛感,但基本能配合手术操作;无效:孕妇明显感觉疼痛,有明显肢体反应。②宫颈扩张程度:显效:6号扩张器能够顺利通过;有效:6号扩张器勉强能够通过,但基本不影响手术过程进行;无效:5号扩张器不能通过,需要通过采用其他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数据库,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分类变量资料的构成比或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以组间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间镇痛效果和孕妇术中情况对比分析分别见表2、表3。

3 讨 论

人工流产手术不仅会对育龄妇女的身体、生殖健康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若手术处理不当,对其心理造成的阴影也是极大的,所以现在医学对人工流产手术的要求是安全、无痛、无毒副反应,已达到确切的减轻患者痛苦程度的目的。从麻醉效果来看,异丙酚作为静脉麻醉的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效果稳定、安全且无明显体内蓄积等优点,非常适合于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方法[1-5]。

表1 两组早孕孕妇一般资料对比

表3 两组术中反应对比

本文结果表明,局部麻醉法与静脉麻醉法在镇痛效果间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利多卡因宫颈点注射是通过影响该部位神经膜蛋白的钠离子通道而起到阻滞作用的,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异丙酚在术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完全消除手术时的痛苦。两种麻醉方法对宫颈扩张作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人工流产术综合征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

总之,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患者无痛、平静、效果稳定且操作容易,对子宫收缩几乎没有影响,术中出血量与局部麻醉法无显著性差异。该麻醉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患者术后恢复快,对其造成心理阴影小,是目前值得广泛应哟的麻醉法。

[1]张丹,王进阆,杨沛.安定、利多卡因、阿托品联合应用行无痛人工流产初探[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4):197.

[2]樊桂英,陈月苏.局部与静脉麻醉人工流产临床效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5,21(7):1094-1095.

[3]罗红,曾济宏,黄增平.异丙酚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术300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4):245.

[4]赵 剑英.局部 与静脉 麻 醉 在人 工流 产术中的对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5):2015.

[5]罗红 凤.三 种 镇 痛方 法用于人 工流 产术 的临床效 果 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7(1):48-49.

Comparison Analysis of Local and Intravenous Anesthesia Artificial Abortion

LI Y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qiu, Shangqiu 476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local injection of anesthesia and intravenous anesthesia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anesthesia methods i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ificial abortion.Methods14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induced abortion in early pregnancy pregnant wom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local anesthesia and intravenous anesthesia group, 70 cases in each group. Local anesthesia group to the 5mL of 2% lidocaine in cervical paravertebral 3 point, 9 point injection; intravenous anesthesia by propofol injection, 0.6mg/kg, 1 minutes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again 2mg/kg, speed of 4 mg/s, in unconscious patients line after the abortion, if the intraoperative appearance frown or limb movement when an additional propofol dosage per time,25~40mg.ResultsTwo methods can all satisfy the operation requirements. Local anesthesia induced abortion syndrome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incidence of venous anesthesia group(P<0.05); intravenous anesthesia group changes in vital signs are relatively obviou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Propofol anesthesia (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artificial abortion ) was better than local anesthesia is safe, painless induced abortion syndrome is low, the method is worth popularizing.

Artificial abortion;Local anesthesia;Intravenous anesthesia

R714.21

:B

:1671-8194(2013)09-0058-02

猜你喜欢

异丙酚利多卡因宫颈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