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学为主,导案导学”组织数学课堂教学

2013-04-28罗仙贵

关键词:学习自主性学习主动性初中数学

罗仙贵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内在兴趣,又要教会学生主动掌握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就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己主动探究的机会,这往往需要靠一个有效的载体—导学案。能够加强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总结学习经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自主性 学习主动性

新课改就是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整合并重。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教材内容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更新,不仅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手段。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当他拿着教材走进教室,面对几十名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时,也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喜欢数学课,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怎样设计出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面对这些问题有些教师可能会感到困惑。笔者就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开展数学导学案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实验是实现学习方式多样的重要手段之一。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数学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及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过去的以书本传授为主、以辅导书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要真正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节中。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做演示证明结论根据证明得出的结论再分析所需条件以及过程特征,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以学生所学的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其通过动手画图猜想,进而自己去证明。之后与最初猜想的情况进行对比,这也是一种学习。有了猜想之后就要进行验证,看猜想是否正确。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证明方案,思考用什么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并且组织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交流。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探究学习,教师应根据探究的方案进行较多的指导。在学生交流方案的基础之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归纳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证明过程是否严谨,等等。学生完成探究以后,所得出的结果可能并不十分理想。比如所画的图形并不能明显地看出各边全等一些问题。在传统教学观念来看出现这些问题是教学环节的失败。新课程标准已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实验的结果是否理想,更要关注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参与程度。不管探究的结果如何,在得出探究结论之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让学生考虑这样的问题:“你的猜想和证明的结论是不是一致?你的结果和其他同学相比有没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有较大的差异,原因是什么呢?在探究过程中你是否发现了新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证明方案呢?”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即使学生的探究结果并不理想,但他能找到探究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收获。通过交流探究过程的收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也可以巩固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可见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主要在于不仅注重探究的结果,同时也注重学生参与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发挥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当然,在学生刚刚接触新的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既要控制好科学探究的操作难度和思维难度,还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当中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因素。同时要明确倡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在的指导下按照教师预先规定好的程序来进行操作,得出教师预计的效果。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来交流研讨探究的结果。

二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突出“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

新课程教材注重在每章、每节的开始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应力争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这样既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科学情感。比如“一次函数”的教学过程,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函数,因此在这一节的教学之初教师应避开那些比较抽象的一般化的严密的数学概念,而应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实例出发,由具体例子过渡到抽象定义。笔者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进行了改革,尽管在探究活动之后需要学生做一些定量的计算,但笔者尽量避开那些意义并不很大的一些模型化的繁杂计算,而选一些类似教材当中的例题和作业那样设计一些有实际背景和实际意义习题。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方面,问题的设计应该从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数学知识在实际当中是很有用的。因此可以从一些具体的实例出发来引入所要研究的内容并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来解决这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 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使用导学案

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课程结构思路,本章节的数学知识点和章节的重点与难点所要达成的目标都可以借助导学案来实现。因此,使用导学案是在课前一天就把导学案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课前提前感知学习目标,以导学案为指引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预习;按照导学案罗列的问题看书,找出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以问题带动知识点,将知识点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带进课堂,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自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

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强调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感受。因此,数学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本身,而应结合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学生的兴趣及能力水平开发多种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就需要一个载体,这就是导学案。正确使用导学案可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收益最大化。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定的选择,并不是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必要用导学案,没有必要探究讨论的课时就不适用导学案。

猜你喜欢

学习自主性学习主动性初中数学
浅析新课改下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性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预制语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