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教学分析

2013-04-28王震

关键词:两极分化初中教学预防

王震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增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分析了造成初中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并对如何预防严重分化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学 两极分化 预防 分析

一 初中数学学习两极分化成因分析

1.学生对初中数学兴趣差,意志弱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的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102名被调查学生中,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的占51%。其中,有直接兴趣的占15%;有间接兴趣的占30%;原来不感兴趣,后因更换教师等原因而产生兴趣的占6%;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较弱的占49%。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转变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的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定,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等特点,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方法不适应

初中生对学习方式方法还没有形成概念,意识差,仍有小学学习中等、看、要的思想,一部分学生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对中小学知识的衔接和学习方式方法的变化还不能很快适应,无法掌握学科的特点和学习规律。此时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指导学生,以帮助其适应新的变化,就会使一些学生跟不上学习步伐而落后,进而造成其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从而放弃积极学习的态度,形成两极分化。

3.身心因素

初中生年龄大多在十二至十五六岁之间,从生理角度看,这个时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特别在初二阶段,身心变化非常大,男女生性意识开始朦胧形成,心理极不稳定。注意力时间短,不能持久,上课好说笑,下课好打闹。这一时期的心理状态导致了部分学生不能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而数学学习恰恰是一个连续的抽象学习过程,精力不集中就会造成学习断链,进而造成学习上的分化。

4.忽视抽象思维的引导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随着教材内容的增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形结合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 解决初中数学学习两极分化对策探析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因为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才去学好它,而常常是因为不喜欢某一任课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2.培养数学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给学生介绍数学家的故事、讲述有关数学趣事,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把数学与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等。

3.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尽快适应身心发展

教师要多观察、多注意学生的身心变化,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谈话、家访、活动,与学生交朋友等方式,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来,让学生了解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不同之处、中学学习和小学学习的不同方式,以尽快适应中学学习,适应新的变化,跟上整体的进程。

4.加强思维训练,培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培养,始终把数学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现在的新课程、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做,还要教会学生为什么要那样做,即把思维的过程完全暴露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分析,这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点。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数学学习要做到“精”

初中数学学习如果只强调做到精选、精讲、精析、精练,不搞题海战术,而不练习、不强化也是学不好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使之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要从“精”字上下功夫。

6.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新型的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个别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不适应这种学习形式。如何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是教师在课堂上注重研究的重点。要在教学中促动学生学会动脑,学习独立思考,并且及时反馈,帮助学生调整、修正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学会学习”。

三 做好教学过程设计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而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才会感到其乐无穷,精神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工夫,引人入胜地开题,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初中教学预防
浅析小学数学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减少农村英语教学“两极分化”之我见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