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实施探究性教学

2013-04-28艾合买提热介甫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联系生活情境

艾合买提?热介甫

【摘 要】本文是作者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实施探究性教学的体会介绍。举例说明了实施化学教学应舍弃传统的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的模式,必须把培养化学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

【关键词】联系生活 情境 探究性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突出了以下特点:一是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以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探究的力度,精心创设活动与探究的情境,以及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三是内容的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特点充分表明,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非常重要。

一 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学科,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1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在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时,教师进行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并验证水电解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学生深感化学变化的奇特,同时领悟化学变化的实质,而且初步认识由水可以获得氢气这一理想能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还有其他很多演示实验都会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进行三个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危害的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学生也有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的欲望。

二 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物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境,“设置化学问题”就是一种方法。

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且从该问题中学习到“科学兴趣小组”的科学调查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提高。像这个“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信手拈来,如“在冬天有雾的早晨,一妇女骑着摩托车停在一交通路口等绿灯,而她的前面也停有很多汽车,突然该妇女昏倒了。试分析她昏倒的可能原因。”这种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对汽车尾气的污染加深认识,从而对改变汽车燃料产生更新的探究要求。

三 运用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展示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和我国化学室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视频,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象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四 通过新闻报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涉及化学方面的知识情景。例如,一报纸报道:有一下水道发生了爆炸,所炸之处下水道盖全部被炸开,并且一直炸到附近一学校的校园内,炸伤了几名小学生及路人。据事后调查,这是一起严重事故。是因为一名从事灌装液化气的人将液化罐内残留物倒入了下水道,后又遇到有人丢烟头掉进了下水道而发生了这起爆炸事故。学生阅读后,深感生活中化学知识无处不有,加深了点燃“一切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都应验纯”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对我国很多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此,教师可以进行知识拓展,设计一个“点燃不纯氢气”的爆炸实验,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验证,获得为什么会“爆炸”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探究的内容是“怎样预防矿井的爆炸事故发生?”学生会感受到搞好矿井的安全是多么重要,也使学生对社会,对人民增添了一份责任感。

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对有一种新鲜感,阅读与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因此从中选取相关的内容创新情境,非常方便,而且教学效果好。比如,“在学习天然气”这一课题时,某市报道了“天然气,会给你带来什么?”的内容,其中涉及天然气的成份,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污染与煤气燃烧对比,天然气与煤气燃烧热值的大小,最后引导市民计算了每立方米的价格问题。这实际上是创设学生学习“天然气”知识的良好情境,让学生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热值与价格等多方面获得了训练,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又让他们感受到实用。

所以说,新闻报道在教学创设情境的方面有宽阔途径,可以达到引人人胜,立竿见影的效果。

五 结合调查与实践设置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可以联系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已受到污染,那我们的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的呢?让学生带着要“探究”清楚这一过程的问题学习“水的净化”的全部过程,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又如,据报道,有位五十多岁的农妇到自家地窖中拿红薯时不幸身亡。经分析确认,农妇是因地窖中二氧化碳过多使其缺氧而窒息身亡。读了这篇报道,就可以提问学生怎样测定地窖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对地窖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进行探究。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并且对学生以后在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又添了重重一笔。

此外,还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创设情境,增加学习化学的愉悦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活中现存的化学情境无处不有,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利用,促使化学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总之,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联系生活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