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课堂还给学生

2013-04-28陈艳玲

关键词:主体性课堂

陈艳玲

【摘 要】 文章重申了学校教育中学生应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论点,并进一步阐释了中学教育中该怎样才能建立完整的主体性教学机制,保证学校培养出真正符合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具有创造性、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时代接班人。

【关键词】课堂 还给学生 主体性

目前的学校教育虽然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强调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一般强调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把学生当成是教学的客体,而不是自我活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只有建立了完整的主体性教学机制,才能保证学校培养出真正的创造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人。

一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爆炸的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是社会产品更新和企业转产频率加快,个人职业更换可能性增大的社会,要求人们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要求人们有独立思维能力。现代社会既为人的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又给人的创造性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主体性教学的一般模式

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必须把教学过程本身建构成学生主体性的开发、培养、提高的过程。主体性教学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以人的整体统一发展而非片面发展的模式指导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形成教学相长而非彼此消损。

1.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定向作用和动力作用。没有目标或者兴趣点不正确,其学习就是盲目的、被动的,学生就不会真正进入主体的角色,不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长远的学习需要,持久的学习动力,强烈的学习欲望等。既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责任感、义务感,又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满足感、成功感。

长期以来,造成教学被动局面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忽视或没有重视培育学生正确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得困苦,教师也教得艰辛。学生在内心深处滋长着厌学的情绪,甚至对教师的恶意。这种不协调的师生关系也阻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从人的需要层次角度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不想学或不愿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外界环境的强迫或缺乏必要的吸引力而造成的。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是要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即讲清楚每门学科,以及每个知识要素对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建设、个人成长的有机联系。同时,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并把它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系统目标。二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创造一种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求,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一旦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学生学会学习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即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思维处于活泼状态,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教学虽然也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但仅仅局限在教师讲授范围内的消化理解,是在死记硬背知识基础上的苦思冥想。在这种教学模式指导下,学生只是充当了知识的储存器,而且不善运用,最终导致思想僵化。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实现从记忆型教学模式向思维型、创造型教学模式转变。比如,一位物理教师用“木块和铁块放在水里哪个会沉?”“如果铁重才沉,为什么万吨钢轮在水里不沉?”等一系列提问,从而引出浮力定律,就收到了较好的提问效果。

3.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使学生独立地进行智力操作和行动,进而顺利完成教学的全部任务。这里的自主活动不仅包括学生课外的作业、观测,以及自学、自评、自测等活动,而且包括课堂内学生的独立思维、独立演算、阅读、练习等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学生自主活动的展开。

首先,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传统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师,认为教学要以教为中心,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就会放松学生的纪律,就会浪费时间。所以,常常是满堂灌,课外布置大量作业。即便是课堂提问,也常常是仓促点“将”,很少给学生思考回旋的余地。殊不知,教学的这种“间歇”就是学生“悟”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思维的过程。

其次,在教学时间和内容分配上,教师要精心构思,合理布局,使整个教学疏密有间,张弛有致。要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

最后,要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进行自主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的翅膀和车轮,是“学会学习”的时代要求。

4.发扬教学民主,创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

教学民主是顺利进行主体式教学的内部环境条件。发扬教学民主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尽管现在许多教师都在尽可能地适应学生,努力改善师生关系,但教学中的非民主现象总是屡见不鲜。要真正实现教学民主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在人格和政治上的真正平等。教师和学生只有以相互尊重人格为前提,才有可能建立一种正常的教学秩序,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运用自己的人格、形象、情感,以及言语手段来调节和控制各种教育影响,努力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形成师生合作的课堂气氛。

第二,教师要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品德不良或学业困难的学生要有信心、耐心,并加倍付出爱心,从唤醒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改善学习状况。

第三,教师要教育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帮助,摒弃互不往来、相互攻击、相互保守学习秘密的不良风气。同时开展一些有利于团结协作的教学竞赛活动,形成奋发向上的学习气氛,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主体性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师生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教师不懈的努力,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素质;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完善的教学设备条件,优美的教学环境和配套的教育改革政策和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更加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主体性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