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也纳学派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

2013-03-26纪卫宁

当代外语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维也纳学派话语

纪卫宁

(青岛农业大学,青岛,266109)

1.引言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下简称CDA)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广阔研究前景的综合领域。它不是单个的学科流派,而是从批评视角研究话语和社会不平等之间关系的不同分析方法的总称。在这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领域中活跃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多个分支。以英国语言学家Ruth Wodak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Vienna school)是批评话语分析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它从认知的视角构建政治话语的概念框架,研究主题涉及歧视、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既为批评话语分析学说建立了独树一帜的研究分支,又为话语分析的应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但国内尚无人对其进行系统介绍。文章主要从话语观、理论基础、分析模式等三个方面对维也纳学派的话语分析理论做出评析,并对该学派话语分析模式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价。

2.维也纳学派的话语观

2.1 话语的开放性和社会性

维也纳学派对话语的理解以主题或研究的问题为出发点。他们认为话语是具有同时性和延续性的一组复杂的语言行为,是与主题相关的符号、口头或书面语言形式在社会行为领域的体现(Wodak & Meiyer 2001:66)。话语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宏观主题,每一个宏观主题会有许多次主题,如失业这个宏观主题会涵盖市场、贸易工会、社会福利、全球市场、雇用和解雇政策等许多次主题。话语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或互为话语性(interdiscursivity)。互文性是语篇中不同行为领域或不同体裁的混合交融。关于某一主题的话语会扩展到不同的领域和话语之中,他们彼此横跨、互相融合,并以某种具体方式在社会功能上密切相连(Wodak & Meiyer 2009:67)。因此,维也纳学派理解的话语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开放和混合的,宏观主题能产生新的次主题,互文性能使话语跨越新的行为领域。

不仅如此,维也纳学派秉承了批评话语分析学派的共同特点,将话语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他们把话语看作是“用具体的方法呈现社会实践某一领域的方式”(Fairclough & Wodak 1997:258),认为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社会文化背景影响和塑造话语;另一方面,话语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和政治过程及行为。换句话说,话语构建社会实践,同时又被社会实践所构建。正是这样一种以主题为出发点的、建构的、辩证的话语观奠定了维也纳学派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2.2 “批评”的特殊含义

维也纳学派的批评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植根于20世纪60年代的批评社会科学,他们吸收了哈贝马斯、阿多诺、霍克海默等批评社会学家关于“批评”的理念,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其所有组成部分都是某种权力的反映。他们认为“批评”就是要把话语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有一定距离地进行考察。他们将“批评”的含义具体分为三个层面:(1)对文本或话语本身进行批评,以挖掘文本或话语内部结构的不一致和似是而非之处。这一步骤需要在话语的各个层次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2)对社会进行诊断性批评(socio-diagnostic)。在这一层面,分析者要超越纯文本话语的范畴,利用自己的背景和语境知识,把交际结构嵌入到更广阔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揭示话语实践的隐性或显性的劝说和控制特征。(3)预后批评(prognostic critique)。该层面注重分析的实用性,通过实际性的工作使研究者和所有相关各方协同合作来改变社会现实,提高交际的效果。可以看出,维也纳学派从话语自身、社会以及实用三个角度来解释“批评”这一概念。概念的前两个方面与识别能力相关,第三个方面与行为相关。他们尤其强调批评的第三个方面—实用性和相关性,指出批评的目的是用来指导具体研究领域(如机构领域)的交际活动,使人们避免使用一些含有歧视和不平等的语言,使交际更加成功,这充分体现了维也纳学派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参与社会变革的理念。

此外,维也纳学派指出,批评分析者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而是有着具体观点和各自利益的社会群体或社会成员(Benjamins 2006:9)。为了避免过于简单和片面,社会批评家在批评的同时需要进行反省(self-reflective),考虑自己行为本身的社会意义。而反省和减少偏见的有效方法就是遵守三角法(triangulation)的原则,即在不同种类的经验数据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采用跨学科的方式,从多种视角,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可以说,维也纳学派的批评不是“评价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它实际上是在研究本身的意义上做出选择,并使这些选择透明”(Wodak & Meiyer 2009:65)。

2.3 语境知识的充分性和历史性

语境是批评话语分析重要的方法论和理论因素(Blommaert 2005:39)。维也纳学派尤其强调语境的作用,他们把语境分为四个层次:(1)直接语境:话语或篇章内的上下文;(2)言语之间、篇章之间、体裁之间和话语之间的互文和互为话语关系;(3)具体情景语境中语言之外的社会逻辑变项(如形式、地点、时间、情形、团体和参与者的角色);(4)与话语实践相关的社会政治和历史语境。语境的第一个层次是描述性的,第二个层次涉及文本的互文性分析,第三个层次涉及认知层面,需要借助有关中层理论来阐释,而语境的第四个层次则需要结合宏观理论。关于宏观理论和中层理论我们将在后文论及。

维也纳学派强调语境知识的充分性和历史性,他们认为语境和背景知识应尽可能地“记录”精确,因为文本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被正确地描述、理解和解释(Titscher & Meyer 2000:159)。首先,文本接受者的个人经验、观点以及社会地位都会影响对文本的理解,不同的文本接受者会对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文本分析时要考虑这些语境因素。同时,对文本的分析也要结合历史语境以研究文本的历时变化和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另外文本分析还要涉及各种体裁,各种公共领域的语料以及互文性和互为话语关系。在探讨政治语篇时,Ruth Wodak调查了大量的历史背景知识和资源,涉及各种体裁和行为领域,并通过研究话语具体体裁的历时变化来分析话语行为的历史变化。可见,语境知识在维也纳学派的话语分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彰显了维也纳学派的研究特征。

3.认知和心理科学观照下的理论框架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总是自动地利用心智模型①(mental model)或常识来指导我们的交际活动。任何一个社会化的人都能迅速地识别新发生的事件,采取相应的行动,并更新大脑中的信息(Titscher & Meyer 2000:159)。维也纳学派认为文本生产和文本理解的过程也存在着这样一些思维活动,因此,他们在认知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根基上构筑自己的理论模式,利用跨学科的手段研究话语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理论框架具体分为两个层面:文本生产和文本理解。维也纳学派认为除了语言活动,非语言因素,诸如言语的情景、说话者的地位、时间、地点、各种社会变项(组织成员、年龄、职业的社会化)以及心理决定因素(经验、习俗)等也在文本生产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和控制说话者意图和文本生产的过程。按照这一思路,他们把文本生产的过程分为三个向度:认知向度、社会心理向度和语言向度。认知向度也叫知识和经验向度,包括计划(plan)、框架(frame)、图式(schemata)、脚本(script)等认知层面。“计划”是指向某种意图的模式。“框架”是指概括情景的一般知识(general knowledge),着眼于情景知识的整体结构或宏观模式。“图式”比框架更具体些,是指实现文本或情景的具体结构或模式。“脚本”是因具体使用而固定化了的计划,决定交际者的角色和预期的行为。文本生产的第二个向度——社会心理向度包含文化、性别、阶级成员、言语情景、个性等前提条件,人们关于现实的结构框架、图式都是从这些前提条件中产生。社会心理向度还包括社会化的各种策略,也就是用来达到社会、政治、心理或语言目的的手段。策略依赖于主观评价和可能性,并受目的驱使,但这并不意味着交际中的参与者总是意识到他们在使用策略,因为策略常常以非理性和感性的方式发生作用。第三个向度——语言向度包括文本主题的宏观结构、文本种类(text sort)、文本类型和实现了的文本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抽象性依次降低,具体性依次提高,并分别与认知向度中的计划、框架、图式、脚本相关联。文本的这三个向度是密切相联又相互影响。社会心理向度影响认知向度,认知向度又影响语言向度。

我们用一个外交领域的例子来解释文本生产这一理论。假设一名外交官要为政府撰写关于双边关系的报告,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首先要制定撰写的计划。该意图的实现方式会依赖于外交官的认知图式,即大脑中关于向中央政府提交的报告应采取什么形式的知识。另外,他也受有关这一类报告的框架或一般知识的指导,知道该说什么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格式。报告的脚本最终什么样则取决于撰写者的个性、时间、地点以及其他因素。这一例子表明,社会变量和文本的语言形式之间不是一对一的直接对应关系,同一主题的文本受不同框架、图式的影响会被转换成不同的文本类型。

文本理解与文本生产的模式有点相似。维也纳学派指出文本理解同样也受制于社会心理因素。听话者和阅读者首先根据框架来对文本进行分类,利用各种策略来审视原始文本,然后解读文本以构建其谋篇布局的基础,并最终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他们同时指出没有对所有文本接受者都普遍适用的谋篇布局标准,因为文本接受者不仅构建文本而且构建社会语境,文本和语境之间不断相互作用,而不同的文本接受者会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解读。文本理解是循环的、阐释性的过程,并与文本生产的过程相通。在这些过程中,人的认知和长期记忆的心智模型不断得到知识和经验的反馈,并被不断更新(Wodak 2006:183)。

除了构建具体的理论框架,维也纳学派把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从宏观上做了区分。Wodak把话语分析的理论分为两个层次:宏观理论(grand theory)和中层理论(middle-level theory)。宏观理论是指批评话语分析的认识论来源(20世纪60年代的批评社会科学),为话语分析提供抽象的哲学理论基础。中层理论是指话语分析中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将语言和社会连接起来的中介理论。中层理论以实用为取向,分析者可按研究问题的需要进行选择。前文我们所提到的框架、图式、脚本等都是来源于认知科学,被维也纳学派用于实际分析的中层理论的概念性工具。CDA不同学派所运用的中层理论各不相同,Wodak建议把不同学派提出的概念分析工具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批评话语分析的中层理论框架。她强调宏观理论只是基础,是抽象的理论,在具体分析中不要过多涉及,中层理论更适合分析目的,有利于解决具体问题,是阐述、建构的重点。这一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正如Mouzelis(1995:73)所言:“不要在理论的迷宫中穷尽自己,也不要在宏观理论的运用上下太大功夫,因为它不具有操作性。精力应该花费在处理具体社会问题的概念工具上”。

4.解释性的分析模式和语料的广泛性

基于上述理论模式,维也纳学派构建了三向度话语分析框架:内容、文本的语言学实现形式和话语策略。“内容向度”确立话语中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或主题。维也纳学派的话语分析以问题为出发点,分析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要研究的问题,如政治语篇中的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问题。“文本实现形式向度”探讨研究问题的“原型”②(stereotype)实现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手段,通常在语篇、句子和词汇各个层面上展开,分析的语言形式可包括修辞疑问句、断言、比较、暗喻、类比、模糊语、委婉语、衔接以及语法隐喻等。“话语策略向度”研究文本中使用的各种策略,是连接交际者的意图和实现形式的中介,也是内容向度和语言学实现向度的中介。这一向度的分析通常围绕五种话语策略:(1)命名(nomination)和指称(referential)策略:运用语言学的一些工具给人物命名的方法,如利用成员归类(membership categorization)方法把一些群体称作“反对者”(the opposition),将该群体归为一类范畴;(2)述语(predicational)策略:社会角色确立后,用明显或隐诲的语言赋予该角色“标签”(label)的方法,如“great leader”中的great以显性方式赋予人物正面、褒义的特性;(3)论证(argumentation)策略:验证社会角色的正面和负面标签属性的方法,如论证个人或群体是被歧视还是被欣赏,是被接受还是被排斥;(4)角度(perspectivation)和表征(representation)策略:说话者报道、描述、叙述或引用他人话语的角度和方式,如说话者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他人的话语;(5)激化(intensification)和缓和(mitigation)策略:说话者话语的言外之意(illocutionary force)经过表达是被激化了还是被缓和。维也纳学派的整个话语分析的程序是解释性的(hermeneutic),三个向度的分析不是孤立的,都有系统地、回归式地与上文谈到的四个层次的语境知识相连。任何分析的结论都是通过对话语语境的再建构,在对文本的精确描述以及对大量语料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的。

分析语料的选择是维也纳学派话语分析理论的一大亮点。批评话语分析大多数学派都是选择一两个典型文本进行定性分析,而维也纳学派的语料取材广泛,涉及口头文本和书面文本,具有人类文化学和历史学的研究特征。在研究奥地利总统竞选运动中大众语篇的反犹太主义形象构建这一问题时,Wodak收集了三家报纸关于总统竞选的每日的新闻报导,时间跨度长达4个月。不仅如此,关于这一主题的日常广播、电视新闻、访谈、电视讨论、大型的新闻和记录片系列专题、各种机构背景下的讨论以及纪念奥地利抵抗运动也被纳入到分析的语料中。后来,Wodak利用搜集的部分材料举办了一次展览,甚至将参观者参加展览时的讨论拍摄记录下来作为分析的材料。由此可以看出,维也纳学派的分析材料具有小型语料库的特点。语料不同程度的“正式性”和不同的背景都被考虑到分析中,这就使分析者能够对政治和媒体话语进行不同角度的考察,并对要探讨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这种方法具有CDA其他学派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解决了“CDA局限于简短语料片段的分析不够充分”(Stubbs 1997),以及“选择分析的总是语篇那些能够支持其偏爱的解释的特征”(Widdowson 1995)等问题,使分析的语料不再零散。

5.优势与不足

批评话语分析的大多数学派都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而维也纳学派对文本的生产和理解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新的探索,并给与了重新解释。他们的话语分析范式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其中有几点尤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首先,维也纳学派的分析注重语境知识的充分性和历史性,强调分析时必须结合历史语境对语篇中的现象做出解释;样本选择具有语料库的特点,囊括各种体裁或类型的书面或口头语料。这些都增强了其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弥补了话语分析定性分析的不足。其次,维也纳学派注重分析的实用性和相关性,强调分析结果适用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这种理念有利于话语和社会实践的变革。另外,维也纳学派利用跨学科的手法研究话语,融合了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等理论精髓,这种路径能帮助分析者更好地发现主题、语境和文本变项的系统差异,以及文本接受者在文本理解上的系统差异。

然而维也纳学派的话语分析范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认知的视角来解释某一历史具体时期的话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行之有效的,但解释社会变迁的现象则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人的心智模型或信仰体系是长期形成并有其历史根基。同样,人的认知框架的改变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整个信仰体系和意识形态需要重新建构和被替代,且变化的具体过程非常复杂,难以说清。那么,现有的心智模型是否适用于解释正在变化或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现象变得不确定,而选择什么样的心智模型也成了棘手的问题。这一局限性也同样验证了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是万能的观点。另外,维也纳学派的话语分析大多围绕文本的语言分析,没有为话语的其他形式,如图像等视觉符号提供多模态分析方法,而这些非语言的形式也是社会研究不可忽略的元素。

从原则上说,如果一种理论没有缺陷或没遇到任何挑战,那么这种理论恐怕就不会有生命力,更不会有什么影响力。尽管维也纳学派的话语分析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优秀的话语分析范式。他们的研究路径为话语分析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附注:

① 心智模型(mental model)概念源于Kenneth Craik。他认为人类心智是一个象征性系统,人类将外部事件转换成内在模型,并通过这些象征性模型进行推理。因此,心智模型是指以无数次重复的日常行为经验为基础形成的知识结构,是人们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起来的对世界的认识。

② 原型有两种解释:一是指范畴内的典型代表;二是指范畴的核心概念的概括性图式的表象(schematic representation)。维也纳学派对原型的理解倾向于后者,把话语分析中所要研究的主题(如种族主义、歧视等问题)的概括性表象看作是原型。

Benjamins, J.2006.MediatingIdeologyinTextandImage:TenCriticalStudies[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Blommaert, J.2005.Discourse:ACriticalIntroduc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 N.& R.Wodak.1997.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In Van Dijk (ed).DiscourseasSocialInteraction[C].London: Sage.258-84.

Mouzelis, N.1995.SociologicalTheory:WhatWentWrong:DiagnosesandRemedies[M].London: Routledge.

Stubbs, M.W.1997.Whorf’s children: Critical comments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In A.Ryan & A.Wray (eds.).EvolvingModelsofLanguages[C].Clevedon: BAAL/Multilingual Matters.100-16.

Titscher, S.& M.Meyer.2000.MethodsofTextandDiscourseAnalysis[M].London:SAGE.

Wodak, R.2001.Critical linguistics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In J.Zienkowski & J.Osman (eds.).HandbookofPragmaticHighlights[C].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204-10.

Wodak, R.2006.Mediation between discourse and society: Assessing cognitive approaches in CDA [J].DiscourseStudies8(1): 179-90.

Wodak, R.& M.Meyer.2009.Methodsfor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M].London: SAGE.

Widdowson, H.G.1995.Discourse analysis: A critical view [J].LanguageandLiterature4(3): 153-72.

猜你喜欢

维也纳学派话语
解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畅游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维也纳
夏天探测器测试维也纳情感知足感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图说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