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对体吸虫病的诊治

2013-01-26邹圣红邓华成

中国兽医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病鸭吸虫病吸虫

邹圣红,邓华成

(贵州省思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思南 565100)

鸭是对体吸虫的终末宿主,对体吸虫是寄生在鸭肝脏的一种大型寄生虫,长度为10~15mm,宽度为0.6~1mm,潜伏期为8~12d,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对养鸭业的危害较大。该病在我县首次暴发,现予报告。

主诉:蛋鸭基地现存栏蛋鸭11 860羽,为9个月龄大小的成鸭,2012年4月4日晚开始发病,发病的有680羽左右,死亡了563羽。主要表现为食量减少,下痢,旋转打圈等。经用头孢类、恩诺沙星、黄芪多糖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4月14日我中心前往诊治。

1 临床症状

鸭群采食量明显减少,只有正常时的2/3。发病鸭拉白色、绿色或白绿相间的稀粪,且恶臭。病鸭精神沉郁,神情恍惚,眼睛半闭,好打堆,站立不稳,没有任何先兆下忽然原地打转或胡乱打转,发病的鸭都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头颈尽量向后背扭曲抽搐,连续不断剧烈转动,多达18圈,10多分钟后死亡。

2 病理变化

对病鸭和病死鸭进行剖检,共同特征为:心脏充盈不足,心肌略萎缩;肝脏表面呈浅黄色、质地脆,肝脏内部形成大小不等的孔洞,充满了寄生虫,在一叶鸭肝中共检测到3~9条寄生虫;胆囊极易破碎,胆汁充盈呈墨绿色;肺脏切面呈深褐色的点状镶崁花样;卵巢霉烂,大小不一的未成熟的卵泡表面呈灰黑色花纹状血斑,腔内充满黄色黏稠状液体;肠黏膜易脱落,肠腔空,其他脏器肉眼观察均无异常。

3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鸭的全血、肝脏、肺脏。全血进行涂片,瑞氏染色,镜检未发现异常。

对肝脏和肺脏组织进行血液琼脂平板接种,经37℃,48h培养,未发现细菌生长。

虫体长度为10~15mm,宽度为0.6~1mm,是一种大型的线型寄生虫,虫体在生物体视镜10×1倍下观察 ,口器位于虫体头部正前方,尾部呈梭状钝圆形,体内靠近尾部有一对仿佛串珠状的脏器,整个虫体呈半透明,前部稍灰暗,。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鸭的对体吸虫病。

5 治疗

5.1 使用保肝护肝类药物治疗,应用了人用药物复方保肝宁片(普罗海派尔),每羽鸭的使用剂量为1/3片,1日2次,连续使用7d。

5.2 内服规格为200mg/片的吡喹酮片,按30 mg/kg体重1次服用,4d后服用第2次。

用药8d后,患鸭全部痊愈,没有发生新的病例。

6 预防措施

6.1 及时清理鸭舍内堆积的粪便污物,病死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舍内干燥舒适,清洁卫生,采光通风,温湿度适中。

6.2 消毒处理,对鸭舍、活动场所、通道及周围环境用20%~30%石灰乳进行1次全面消毒,之后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按1∶200~1∶300喷施,第1周每天2次,第2周每天1次,以后每周2次;用具进行相应的消毒;进出鸭场的人员和车辆等也需进行相应的消毒。

6.3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饮水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6.4 制定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如饲养管理制度、免疫程序、消毒制度、驱虫程序、药物使用记录等工作制度。

猜你喜欢

病鸭吸虫病吸虫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枝双腔吸虫的形态学鉴定及分子进化研究
藏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措施
新疆南疆规模羊场片形吸虫的基因鉴定及分析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