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导管室护士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2013-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心导管医师心血管

邹 兵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导管室,辽宁 阜新 123000)

心导管室护士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邹 兵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导管室,辽宁 阜新 123000)

心导管;护士;素质;能力要求

目前,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为有效的方法,随着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对导管室护士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回顾我科2006年至2011年近千例的PCI手术,深刻体会到导管室护士的综合素质能力与娴熟的护理配合是保证心血管介入诊疗安全的重要因素,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导管室护士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

1.1 敏锐的观察力

心导管室是心血管患者生死攸关的重要场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胸闷、胸痛,心律及血压的改变,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在开通闭塞血管时,往往存在心肌再灌注损伤,这是心室颤动的高发时刻[1]。心动过缓,频发室早二联律、三联律,短阵室速等都是可能的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医师在手术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关注影像的变化,因此护士要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及动脉内压力的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关注手术进程,熟悉手术操作步骤及术者的意图。准确、及时向医师报告心电图波形和动脉内压力曲线的改变。对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主动处理,做到分秒不误。

1.2 超前的预见性

高龄、高危及复杂病情及病变是心血管介入手术的高危因素。高危患者在入导管室的路上、手术操作过程中及术后返回CCU的途中,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护士要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各种意外事件做出预测,做好充分的准备,配合医师处理突发事件。

1.3 熟练的操作能力

心导管室仪器、设备多,介入材料复杂,应设专人管理,做好登记。护士还要掌握各种材料的生产厂家、性能、用途、价格;熟练掌握血管造影机、心电除颤仪、临时起搏器、多导电生理仪、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工作站等设备的使用、维护及简单故障排除,熟练掌握心血管介入护理操作流程及各种急救技术,做好患者影像资料的存储及登记、统计工作。

1.4 影像识别能力

介入治疗整个操作过程是在大型X线机的照射下完成的。护士要熟悉不同脏器解剖及影像知识,学习正常人体血管的分布和心脏影像及常规投照角度,同时要掌握PCI冠脉造影血管病变的影像常规知识,这样在手术过程中就能够跟随手术进程为术者正确准备、传递术中所用器材[2]。

1.5 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导管室护士日常工作中面对可能影响生理、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如X线的照射,频繁的紧张抢救,长期的负重站立,经常加班加点引起的饮食、睡眠不规律及医疗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工作和学习上的压力等。面对这些,护士要有坚强的毅力,良好的心态来面对。

1.6 科学的管理能力

1.6.1 环境管理

心血管介入诊疗是一项无菌技术操作,护士要做好室内的清洁、消毒处理。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治疗空间。

1.6.2 手术管理

安排手术患者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术者的时间、精力和X机的状态。其原则是先急诊后平诊,先复杂后简单,高危多支分次完成。如患者高龄、有多器官疾病、照影剂使用超过400mL及对手术耐受力差的患者,应建议医师分次完成手术。对病情危重、手术结果不理想或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安排有经验的医师和护士护送。

1.6.3 物流的管理

对使用的器材严把进货关,由院里统一招标采购,三证齐全。护士根据患者的数量、使用的材料进行请领,认真检查材料的包装、有效期,有序摆放,做好使用登记。

2 导管室护士应具备的专科护理能力

2.1 术前配合

手术前护士应做好患者的评估。对年龄>65岁,女性,心力衰竭,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急性心肌梗死,严重不稳定心绞痛,糖尿病患者及合并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病变、复杂病变的患者,提前做好急救药品、设备的准备。要用平车运送,途中注意安全。术前留置套管针,嘱患者排尿,排尿困难者给予留置导尿,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介绍手术的简单过程、术中如何配合[3]。

2.2 术中配合

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及动脉压力曲线的变化并及时向术者报告,主动询问、倾听患者的主诉,准确、迅速的传递手术材料,正确执行医嘱,及时提醒医师肝素、照影剂的使用剂量,沉着、冷静,准确、迅速的配合医师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如冠脉急性闭塞、室颤、冠脉穿孔、心绞痛、急性左心衰、高血压、低血压及心源性休克等。

2.3 术后配合

协助医师压迫、包扎穿刺动脉,指导患者穿刺动脉制动12h,24h后方可下床轻微活动。术后8h内饮水1000~1500mL,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与病房护士认真做好床头交接班,术中用药、术后结果、液体通路及其他管道。做好使用材料的登记和收费。

3 小 结

在介入治疗手术中多角度、多层次的医护配合,大大提高了介入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和减少了术中并发症,介入护理无论从护理对象、内容、方式都具有它的专业特点。从事这项工作不但要掌握介入护理知识,还有掌握多学科、多系统的疾病护理技术及相关理论。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从业素质能不断提高整体介入护理水平[2]。

[1]陆压娥.冠状动脉诊疗术中发生心室颤动的救治配合和护理[J].现代实用医药,2008,20(3):229-230.

[2]侯 桂 华,霍勇.心血管介入治疗 护理实用技 术[M].北京:北 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4.

[3]韩亚玲.心 导管室护 士的素质要求与配合技巧[J].解 放 军护 理 杂志,2002,19(5):57.

R192.6

:A

:1671-8194(2013)09-0389-02

猜你喜欢

心导管医师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心导管室前驱激活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心导管术的ICD-9-CM-3编码探讨及案例分析
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检查测量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内径的对比研究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