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烯紫杉醇单硬脂酸甘油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前研究

2013-01-22贾江松张海峰王锌李鹏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5期
关键词:多烯甘油酯硬脂酸

贾江松 张海峰 王锌 李鹏远

多烯紫杉醇,商品名为泰索帝,是法国罗纳普朗克乐安公司开发、已广泛上市的一种紫杉烷类抗癌药物[1]。由于多烯紫杉醇为非极性药物,它的注射液使用了大量的吐温80作为增溶剂,而吐温80溶血性和黏性大,大多数患者会产生明显的过敏反应,同时它可以干扰正常细胞p2糖蛋白表达,会与一些联合使用的其他抗癌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选用更为安全的增溶剂或者用其他的增溶手段就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制剂处方前研究是制剂研发的基础,是设计安全、有效、稳定药物制剂的前提[2]。本课题通过对多烯紫杉醇单硬脂酸甘油酯固体脂质纳米粒[3]处方前研究,为其制备及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1 仪器与试剂

BP211D型电子天平,KQ-500 OE型数控超声波,UV-2102C型紫外分光光度计,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多烯紫杉醇(纯度:99.38%;批号:20080801;北京怡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单硬脂酸甘油酯(药用级;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多烯紫杉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1.1 多烯紫杉醇紫外检测波长的确定 精密称取1.00 mg多烯紫杉醇用无水乙醇溶解,容量瓶定容至10 ml。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200~400 nm范围内进行紫外吸收扫描,结果:多烯紫杉醇在233nm处有较强的吸收峰,而233nm处溶剂干扰较小,故选取该波长为测定波长。

2.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1200 Eclipse XDB-C18柱(4.6 mm ×150 mm,5 μm);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31 nm;流动相:乙腈:水=50:50;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 μl;用外标法测定。

2.1.3 测定方法的专属性 按拟选用处方比例称取各种辅料[4],置于10 ml容量瓶中,以流动相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取配制好的标准品溶液,样品溶液和混合后的辅料溶液,用0.45μm滤膜过滤,按2.1.2色谱条件进样20μL。

结果:多烯紫杉醇在所选HPLC色谱条件下保留时间为6.9 min,峰形良好,拖尾因子在0.95~1.05之间。按多烯紫杉醇计算,理论塔板数为5000。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专属性。单硬脂酸甘油酯在所选HPLC色谱条件下保留时间为1.916 min,和多烯紫杉醇主药峰分离良好,无干扰,对多烯紫杉醇含量的测定没有影响。该方法专属性良好。

2.1.4 标准曲线的建立 精密称取多烯紫杉醇9.95 mg,流动相溶解,容量瓶定容至10 ml,摇匀,配制成0.995 mg/ml的储备液。将储备液分别稀释成浓度为9.95、19.9、49.75、99.5、248.75、497.5μg/ml的标准溶液。按“2.1.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样检测,记录色谱图,并以多烯紫杉醇的峰面积(A)为Y轴,浓度(C)为X轴,进行线性回归。

以峰面积A为Y轴,浓度C为X轴,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Y=41762X-409.02,相关系数r=0.999 9,在9.95-497.5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2.1.5 精密度实验 日内精密度:取浓度为10、40、100μg/ml的多烯紫杉醇溶液按“2.1.2”项下进行HPLC测定,1 d内重复5次,求得日内RSD分别为1.93%,0.73%,0.29%(n=5)。日间精密度:取浓度为10、40、100μg/ml的多烯紫杉醇溶液按“2.1.2”项下进行HPLC测定,连续测定5 d,求得日间RSD分别为2.74%,0.66%,0.78%(n=5)。

2.1.6 回收率实验 称取多烯紫杉醇原料药5 mg,精密称定,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后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高浓度样品溶液。然后分别精密吸取5 ml,0.4 ml该溶液于10 ml容量瓶中,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中、低浓度样品溶液。将此三个浓度的溶液分别用0.45μm滤膜过滤,在前述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进样20μL。结果表明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1.18%。

2.1.7 稳定性实验 将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0.0993 mg/ml)在室温[5]下贮存,于间隔时间为 0,2,4,6 和 8 h 时重复进样,结果测得多烯紫杉醇的峰面积积分值的 RSD值为0.97%,说明多烯紫杉醇样品溶液在8 h时间内稳定性良好。

3 讨论

本文建立了多烯紫杉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在该方法下,单硬脂酸甘油酯不会干扰到多烯紫杉醇主药的含量测定,具有良好的专属性。为下一步实验的包合物中多烯紫杉醇的含量和载药量的测定提供了方法,为处方研究提供了依据。

[1] Ruoslahti,E.,Bhatia,S.N.,Sailor,M.J.,etc.Targeting of drugs and nanoparticles to tumors.J.Cell Biol,2010(188):759-768.

[2] Bhavsar MD,Tiwari SB,Amiji MM.Formulation optimization for the nanoparticles-in-microsphere hybrid oral delivery system using factorial design.J Control Rel,2006,110:422-30.

[3] Manjunath K,Reddy JS,Venkateswarlu V.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as drug delivery system.Metho ds Find Exp Clin Pharmacol,2005,27:1-20.

[4] Mayank Sha h,Kam la Pathak.Development and Statistical Optimization of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of Simvastatin by Using 23 Full-Factorial Design. AAPS PharmSciTech,2010,11(2):489-496.

[5] Mukherjee S,Ray S,Thakur RS.The current status of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Pharmabit,2007,XV(1):53-60.

猜你喜欢

多烯甘油酯硬脂酸
硬脂酸粉着火敏感性影响因素及惰化研究*
GC-FID 法和HPLC-ELSD 法分析爆珠溶剂辛癸酸甘油酯的主要化学成分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高纯度硬脂酸凝固点
中链脂肪酸及其酯对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KDF2 滤棒成型机甘油酯自动供给防溢流装置的设计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蜂蜡中硬脂酸的影响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与丹参注射液、氨甲环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复方氨基酸配伍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