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用药探讨

2013-01-22陈晋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5期
关键词:制霉菌素口炎伊曲康唑

陈晋蓉

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osis)是由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近些年,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造成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使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1]。该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按其主要病变部位可分为: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及念珠菌口角炎。临床上常见的口腔念珠菌病为念珠菌口炎。本文主要探讨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用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45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1~56岁,平均年龄37岁。45例患者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念珠菌口炎,其中急性假膜型20例(急性假膜型多见于婴幼儿,又称为雪口病),急性红斑型15例(急性红斑型多见于成年人,又称为抗生素口炎),慢性红斑型10例(慢性红斑型多见于老年人,又称为义齿性口炎)。

1.2 方法 治疗首先应去除可能诱发的因素如停用抗生素等,治疗以局部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全身药物治疗。

1.2.1 局部药物治疗 ①2% ~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是治疗婴幼儿念珠菌口炎的常用药物,用于清洗婴幼儿口腔,轻症患儿病变在2~3 d内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天,以预防复发。也可用本药在哺乳前后清洗母亲乳头,以免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也可用于浸泡义齿。②0.05%甲紫(龙胆紫)水溶液:涂搽3次/d,以治疗婴幼儿念珠菌口炎。注意,市售1%甲紫醇溶液刺激性大,不宜直接用于婴幼儿口腔黏膜。③氯己定:0.2%溶液或1%凝胶局部涂布,冲洗或含漱,也可与制霉菌素配伍成软膏或霜剂,加入少量曲安奈德,以治疗义齿性口炎等。④制霉菌素:局部可用5~10万U/ml的水混悬液涂布,每2~3小时一次,涂布后可咽下。疗程为 7 ~10 d[1]。

1.2.2 全身药物治疗 白色念珠菌为单细胞酵母样真菌,所以全身治疗应以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①西地碘每次1片含化后吞服,3~4次/d,但碘过敏者禁用。②氟康唑:首次200 mg,以后1 次/d,100 mg/次,口服,连续7 ~14 d。

1.3 临床疗效标准 痊愈:白色绒膜及病损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舌背萎缩逐渐恢复,白色念珠菌培养试验呈阴性;有效:白色绒膜及病损大部分消失,病损区域缩小,临床症状得以减轻缓解,白色念珠菌培养试验呈阳性,但其菌落在100以下为有效;无效:临床症状及病损未见明显改善,白色念珠菌培养试验呈阳性,且其菌落在 200以上为无效[2]。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SPSS 11.10软件。

2 结果

45例患者中,痊愈21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

3 讨论

口腔念珠菌病是念珠菌属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真菌性疾病。早在公元610年,由隋代隋太医博士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就认识到了口腔念珠菌病,当时称之为“鹅口疮”[3]。临床上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药物一般有吡咯环类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咪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等,但由于三唑类抗真菌药(代表药物为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生物利用度高,作用强(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为新型广谱高效抗真菌剂,对于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疗效优于酮康唑),且毒副反应尤其是肝脏毒性相对较小,所以现在临床一般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除吡咯环类抗真菌药物外,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也常用来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多烯类抗真菌药物的代表药物有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其作用机制在于与麦角固醇结合,造成细胞膜多方面改变,至细胞溶解、坏死。目前制霉菌素即作为局部用药,而两性霉素B由于作用较强一直广泛使用,但由于其毒性较大,临床使用其脂质体质剂,降低毒副反应[4]。除上述两类药外,临床还可以用西地碘进行治疗。西地碘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其含有的分子形态的碘,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功效,且低毒,实验已经证实,西地碘能够高效的、无固定性的杀灭病毒、细菌及真菌,其作用机理是西地碘内的分子碘能够氧化病原菌的原浆蛋白活性基因,并与病菌蛋白质氨基相结合,从而有效杀死病菌。但注意,碘过敏者禁用[2]。

临床上除药物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外,应指导患者定时清洗口腔、保持口腔内弱碱性环境[5],增强体质,增加抵抗力,去除致病诱因,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及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1] 张志愿,俞光岩.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2008:73-74.

[2] 晁秀玲.浅谈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中国医学创新,2012,9(24):81-82.

[3] 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史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5.

[4] 吕艳红,潘东晟,王秀锋.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及新进展.中国医疗前沿,2011,6(7):11-12.

[5] 施云,陈建祥.口腔念珠菌病224例临床表现及真菌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中外医疗,2008,7(17):43.

猜你喜欢

制霉菌素口炎伊曲康唑
肉牛口炎咋防治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小儿口炎的护理
不同剂量低浓度制霉菌素治疗中度鹅口疮患儿的临床效果
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预防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感染的分析
甲硝唑联合制霉菌素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伊曲康唑的特性鉴定
流化床包衣工艺在伊曲康唑速释微丸制备中的应用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