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泛昔洛韦、元胡止痛软胶囊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2012-08-30浙江余姚市人民医院315400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洛韦后遗甘草酸

谷 锋 (浙江余姚市人民医院 31540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95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皮疹、神经痛,求诊时间为症状出现5天之内,未接受任何治疗。具有以下症状者不列入统计范围:①皮损类型特殊者如泛发性、出血坏死型等;严重的肝、肾功能受损;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器质性疾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52 例,男34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岁(55~76岁);对照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岁(51 ~80岁)。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泛昔洛韦0.25g ,每日3次;元胡止痛软胶囊2粒,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75 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4 天。两组病例均依照水疱、皮损情况给予外用药配合治疗,如水疱未破者炉石洗剂外搽;水疱破溃者用0.1% 依沙吖啶溶液湿敷。

1.3 观察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病例在治疗后的第3、7、14、30 天进行观察并记录以下指标:停止发生新生水疱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水疱干涸结痂时间、止痛时间。如皮损愈合后1周仍有明显疼痛,判为后遗神经痛,并记录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为用药后红斑消退,水疱干涸结痂,部分脱落,疼痛消失;显效为用药后仅出现少数新皮损,红斑大部分消退,水疱多数干涸结痂,疼痛明显减轻;有效为用药后红斑少量消退,水疱少数干涸,疼痛减轻;症状无任何改善者为无效。

1.4 结果

1.4.1 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痊愈41 例(78 .8%),显效7例(13 .5%),有效4例(7.7 %);对照组痊愈20 例(46.5%),显效9例(20 .9%),有效14 例(32.6%)。治疗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P<0.01) 。

1.4.2 两组患者皮损、疼痛消退时间等比较(表1) 在止疱、止痛、结痂和皮损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短。

1.4.3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有2例(3.8 %)留有后遗神经痛,对照组中有7例(16 .3%)留有后遗神经痛。两组在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

表1 两组患者皮损、疼痛消退时间 (d,

表1 两组患者皮损、疼痛消退时间 (d,

?

2 讨论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常突然发生,表现为成群的密集性小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常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令人困扰的并发症,往往患者年龄越大神经痛症状越重。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早期应用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泛昔洛韦是一种全合成的阿昔洛韦类抗病毒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阿昔洛韦[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糖皮质激素的早期应用能有效缩短病程,缓解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但以泼尼松为代表的糖皮质激素有较多不良反应,其使用常受很多基础代谢性疾病所限制,在中老年患者中尤为突出。而复方甘草酸苷是以甘草酸苷为主药,配以甘氨酸及盐酸半胱氨酸制成的,化学结构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2],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抑制病毒增殖、灭活病毒等作用,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糖皮质激素。本次观察也显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泛昔洛韦、元胡止痛软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痊愈率高于未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止疱、止痛、结痂和皮损愈合时间也缩短。另外,此次观察部分指标数据变异性过大,可能与测量标准不严格或误差较大有关,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

[1] 苏腾良,张佳贞.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 ,32(11):679.

[2] 范慧英,路云环,李静,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维生素B1、B2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 ,40(1):4.

猜你喜欢

洛韦后遗甘草酸
STANDING WITH CHINA AND THE CPC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HPLC 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制剂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铵含量*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更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