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缩宫素对超期妊娠计划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2-08-30潘茜茜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310015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滴速生儿催产

潘茜茜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310015)

超期妊娠是指孕期超过41周,未达42周尚未分娩者。对于此类产妇的分娩应该如何处理,目前临床上还存在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不应过早干预,也有学者认为超期妊娠可增加分娩风险,降低围生儿生存率,应该给予积极地干预。我们采用小剂量缩宫素(催产素)进行计划分娩,并与自然分娩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研究对象为2007 年9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超期妊娠患者82例。均为单胎头位初产妇,骨盆条件良好,身体健康,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瘢痕子宫、肾脏疾病、心脏病、血液病以及产科合并病症。年龄(27 ±4)岁,孕41 周+1~3,头盆评分均≥11 分。82例根据是否应用小剂量催产素进行干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不采用催产素干预,自然分娩。

1.2.2 试验组 采用计划分娩,通常以小剂量作为起始剂量,循序进行增量,起初一般使用2.5U 催产素配入500ml 10%葡萄糖注射液,8滴/min,持续滴注半小时后,依据胎心及宫缩的变化情况调整滴速,通常间隔15min 调整一次,每次调整递增3滴,直至每10min 出现3次规律宫缩,并且每次宫缩的时间持续50~60s 及宫口扩张时,将滴速调整为≤60滴/min。若已达到了最大滴速,仍无规律宫缩,不可再递增滴速,而采取改变催产素的浓度。增加催产素浓度的方法:以瓶中存有的液体毫升数进行计算,通常每100ml增加0.5U 催产素,并将滴速进行减半,减至30滴/min,然后再继续依据宫缩的情况调整滴速,增加浓度后,若达到60滴/min 时仍无规律宫缩,无需再增加滴速或改变浓度,继续滴注。连续滴注10h 时仍未出现规律宫缩,应停止滴注,改行剖宫产术。在胎儿娩出后将余下的液体配入20U 的催产素进行静脉滴注,预防产后出血。

1.3 数据处理 统计两组分娩方式(剖宫产、阴道分娩、阴道助产),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人工破膜、软产道裂伤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相关数据采用SPSS11.5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表1)

由表1可见,试验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二产程时间、人工破膜率、软产道损伤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率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超期妊娠的具体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头盆不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导致子宫下段及宫颈刺激不够,从而不能及时发动分娩。从我们的临床经验来看,常见的临床头盆不称一般较为轻微,临产前较难诊断,这可能是导致不能按期分娩的因素之一。有资料显示[1],妊娠38 周时胎盘功能达到顶峰,过期妊娠可导致胎盘功能老化,胎儿停止生长,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增加。因此,对于超期妊娠产妇的干预,主要目的是促进顺利分娩,改善围生儿结局,并减少对产妇身体的创伤。

目前,临床上有采用小剂量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和普贝生等药物进行计划分娩。催产素可增强子宫收缩力及收缩频率,选择兴奋子宫平滑肌,促使宫颈成熟。其半衰期短,虽然需要持续静脉给药以保证血药有效浓度,但剂量容易控制,临床上应用广泛。

表1 小剂量催产素试验组和对照组相关指标比较

随着相关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自然分娩患者随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术分娩,是否使用药物催产与分娩结局的联系已经相对不那么紧密。我们认为,使用催产素的主要意义在于引发宫缩的敏感性,缩短产程,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和减少机体创伤。临床上关于使用药物催产的争议最主要在于是否能改善分娩产妇和围生儿预后。杨会兰[2]采用小剂量催产素催产,与对照组相比,围生儿结局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降低了剖宫产率,有效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有利于阴道分娩。杨奕梅等[3]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催产,也得到相似结果。

我们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与杨会兰的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提示小剂量催产素能改善宫缩情况,帮患者选择更为合适的分娩方式;而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率与对照组接近,提示应用小剂量催产素不会增加围生儿风险。综上,我们认为使用小剂量催产素可在不增加围生儿安全风险的前提下,可能与减少产妇的创伤有关;分娩产程缩短,也减少了产妇和胎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1] 刘红丽,李允光.小剂量催产素引产过程中联合应用地西泮促宫颈成熟及加速产程进展的临床观察[J].淮海医学,2006 ,24(1):25-26 .

[2] 杨会兰.小剂量催产素对超期妊娠计划分娩产科结局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6 ,23(7):1133-1134.

[3] 杨奕梅,赵娟,李琼珠.小剂量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用于妊娠晚期引产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 ,7(2):75.

猜你喜欢

滴速生儿催产
双针刺疗法联合米索前列醇在118例孕足月产妇催产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宫颈成熟的影响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人工催产药物使用进展
戴明环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滴速准确率中的作用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治疗与围生儿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
医用智能输液报警器的设计
某省围生儿缺陷病因及引起死亡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