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2012-08-30毛惠丽朱璐卡胡国华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合胞发绀丙种球蛋白

毛惠丽 朱璐卡 胡国华

(1浙江义乌市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22000 ; 2义乌市中心医院; 3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喘息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有报道,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与患儿受到感染后,尤其是受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体内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并与常规治疗作比较,以观察丙种球蛋白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2008 年1月至2010 年6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除外结核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异物及气道压迫等疾病引起的咳嗽喘息,无心、脑、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所有患儿除咳嗽外,还伴有发作性气促与喘憋,两肺闻及哮鸣音或散在性啰音;将6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一般资料水平接近。

1.2 治疗 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吸氧、补液等。治疗组加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应用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5d;静脉滴注时需控制滴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7天后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1.3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3d,咳嗽、气促、发绀、喘憋症状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消失;有效:治疗3~7d,咳嗽、气促、发绀、喘憋缓解,肺部啰音好转或消失;无效:治疗7d 后咳嗽、气促、发绀、喘憋无缓解,肺部啰音无好转。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表1) 本研究检测的免疫球蛋白包括:血清IgA、IgG、IgM。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 (g/L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 (g/L ,

?

由表1可见,治疗前上述三项指标两组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对照组除血清IgG略有升高外,余两项变化不明显;除血清IgG外,余两项治疗后治疗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上,治疗组的免疫球蛋白升高效果好于对照组。

2.2 两组疗效比较(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2可见,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5) 。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3.1 %)在输注免疫球蛋白后出现面红、烦躁、皮疹、瘙痒,经减慢输液速度及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有3例(10.7 %)出现腹泻,口服蒙脱石散后好转。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与感染后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衡状态有关。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机体Th1/Th2亚群功能失调,尤其Th1细胞不能被激活,IL-2 活性下降,降低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清除能力。同时体内IFN-γ减少,而IL-4、IL-5、IL-6 等分泌增加,激发B细胞合成分泌IgE、IgG4,进而诱导变态反应发生。

丙种球蛋白可以活化Th1,抑制Th2,从而使毛细支气管炎存在的Th1/Th2失衡得以恢复,阻断气道炎症反应,减轻毛细支气管炎时的支气管痉挛,控制存在的Ⅰ型变态反应。因其具有免疫调节和免疫替代的双重治疗作用,能在短时间内使血循环中的IgG水平高达健康人水平的3~6倍,常应用于各种重症感染,特别是重症下呼吸道感染。

本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可以显著减少患儿喘息和肺部哮鸣音持续时间,缩短病程,且应用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

猜你喜欢

合胞发绀丙种球蛋白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相关性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多次体肺分流术的体会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作用研究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怎么办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