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78例治疗体会

2012-07-06毛崇涛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0期
关键词:迟发性一氧化碳高压氧

毛崇涛

引言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生活中毒性疾病,在基层医院甚为常见。其中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系指急性中毒患者经抢救,中毒症状缓解或消失2~60天后,再度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由于基层医疗条件较落后及重视不够,或因没有高压氧医疗设施,一氧化碳中毒经治疗清醒后就终止治疗,导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较高。在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10%~30%[1-2],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造成治疗困难,预后差的现状,成为当今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现将我院2008年至今病例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78例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14~78岁,其中14~20岁2例,21~30岁3例,31~40岁3例,41~50岁12例,51~60岁18例,60岁以上40例;病因:煤气管道泄漏中毒3例,冬季在密闭的室内用煤炉取暖,而无良好的排烟设施所致75例。发病时均有不同程度昏迷史,昏迷时间40min~2d,假愈期3~55d。

2.迟发性脑病判定标准[3]:急性CO中毒后2~60天"假愈期"后突然起病,表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多为发呆、缄默、记忆力下降、语无伦次、迷途、易激惹、二便失禁。行脑电图(EEG)、头颅CT或MRI检查异常等。

3.临床表现和体征如下表所示:

表1 78例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症状体征

4.辅助检查78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均异常,结果以长时间广泛出现持续性不规则弥漫性慢波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还可出现平坦波形,少数患者可出现棘波或尖波等异常波形,临床症状轻重与脑电图异常程度平行。头颅CT或MRI检查,检查结果发现:存在双侧基底节区低密度灶45例,双侧额叶皮质低密度改变12例,白质脱髓鞘改变31例,脑萎缩12例。

5.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予脑细胞活化剂和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以及对症支持疗法。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日,每日氧疗约 1.5h,10天为 1个疗程,治疗3~6个疗程。平均住院天数为40天。

结 果

1.疗效判定标准[4]: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语言及智能基本正常,从事原来的工作;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智力较前差,思维、记忆力减退,生活可自理;好转:症状与体征还存在,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对刺激有反应,无效;症状与体征治疗前后无改变.

2.治疗结果 痊愈19例(24.35%),显效39(50%)例,好转 16(20.51%)例,无效4(5%)例。

讨 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后,由于缺氧和脑水肿后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可促使血栓形成、缺血性软化及广泛脱髓鞘病变,致使一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经假愈期后又发生多种神经精神症状的迟发性脑病。多年来,国内外对其具体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①缺血缺氧机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黄素有较高的亲和力,同时与铁离子结合的一氧化碳不易分离,不仅使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降低,同时也使含氧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降低,使机体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5]。②细胞凋亡机制:实验表明活体神经细胞暴露在CO环境中可引起凋亡,应用抗氧化剂进行预处理后可以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率,说明氧自由基损伤在细胞凋亡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6]。③炎症及免疫损伤机制:Thom等认为CO中毒造成的神经病理损害不能单纯用缺氧应激来解释,CO中毒迟发性脑部病理改变与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的免疫应答有关。急性CO中毒后,脑内大量自由基的生成,激活了自身免疫反应,使脑内碱性蛋白髓鞘因免疫攻击而脱失,从而启动了致迟发性神经精神后遗症的程序。可见,氧自由基损伤在诱发DEACMP的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④血管及循环因素机制:血管在缺氧时出现通透性增高、血管内皮活性因子释放、炎症因子游离、炎症细胞活性增强、游离等,从而造成一系列继发性的损伤。研究发现在急性CO中毒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存在着异常,急性期脑血流灌注量不足,这些表现集中在额叶、颞叶、顶叶,与迟发性脑病病变部位吻合。⑤CO/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信号转导机制:NO在体内含量过多便具有神经毒性,可引起脑损伤。CO中毒后,NO合酶(NOS)被激活,导致大量NO生成;王伯良等[7]通过观察急性CO中毒患者血浆中NO在应用纳洛酮治疗前后的变化认为NO可能参与了CO中毒后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在上述几种学说中,中枢神经系统的缺氧缺血作为始动因素,在DECAMP的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均扮演重要角色。而高压氧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迅速纠正机体缺氧,促进碳氧血红蛋白解离的方法之一[8]。DECAMP与高压氧治疗及时与否密切相关,CO排除速度与氧分压呈正相关,治疗及时完全可以避免发生。据统计87%患者在1个月内不出现症状[9]。尽早使用高压氧治疗能促进碳氧血红蛋白解离、一氧化碳的清除,显著提高血中溶解氧,使大脑组织得到充分的氧供应,以便部分处于功能可逆状态的脑细胞恢复功能,并能促进轴索发生新的侧枝,建立新的突触联系,加快毛细血管再生和微循环建立,激活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促进脑苏醒,高压氧治疗对一氧化碳中毒后的各种神经精神异常具有良好的疗效。

本研究发现,病人预后与年龄及中毒后昏迷时间长短有明显关系。患者的年龄大小直接影响预后情况。年龄越大,昏迷时间越长,中间清醒期越短,预后越差。老年人多有脑动脉硬化基础,脑代谢异常,并且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浓度增高,白蛋白降低,脂质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致血液流动性降低和黏滞性增高,易造成弥漫性脑缺氧性损害。从本研究资料看,影像学改变轻或无改变,EEG异常程度轻者,治疗效果均较好,部分痴呆呈可逆性,可能与髓鞘再生修复有关。而病变广泛,痴呆明显者则不易完全治愈,此可能与重度缺氧致部分轴索变性、坏死,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有关。但无论病情轻重,只要积极治疗,特别是坚持做高压氧治疗,大部分病例均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总之,对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患者一旦确诊,应首选高压氧治疗。宜早期、长疗程,应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应配合综合治疗。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终令人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的效果。由于实验样本量较少、追踪观察的时间较短等诸多因素影响,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1 崔书杰,赵金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治疗研究进展[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2,20(1):35 -38.

2 Kwon OY,Chung SP,Ha YR,et al.Delayed postanoxic encephalopathy after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J].Emerg Med J,2004,21(2):250-251.

3 毛亚琴,王安明,李建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EEG与 MRI分析[J].山东医药,2005,45(19):30 -31.

4 王学英,刁鑫,刘玮,等.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82例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30(2):102.

5 Tian F,Ouyang S,Yang Q.Effect of thinking on intracranial blood flow velocities.[J].Chin Med J,2001,114(11):1211 -1212.

6 Tofighi R,Tillmark N ,Dare E,et al.Hypoxia - independent apoptosis in neural cells exposed to carbon monoxide in vitro[J].Brain Res,2006,1098(1):1 -8.

7 王伯良,仲月霞,曹义战,等.纳洛酮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0):853-855.

8 肖平田,彭争荣,易治,等.高压氧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0 -111.

9 肖平田,王钢主编.高压氧在急症中的应用高压氧治疗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9-110.

猜你喜欢

迟发性一氧化碳高压氧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胸科手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新兵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高压一氧化碳压缩机气阀及控制系统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