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公安文化建设探析

2012-04-12李运庆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公安建设文化

李运庆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网络环境下的公安文化建设探析

李运庆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安行业基本特征、要求及规范的深层体现和反映,公安文化既具有一般文化的基本特性,也具有公安行业自身的基本要求、特征和内涵;其既是公安行业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也是公安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之所在。如今,随着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的到来,公安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各公安部门及相关从业人员要从当前国内外信息网络发展的基本形势出发,进一步明晰公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从提升公安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加强现代信息网络建设和利用、加强公安档案管理、加强公安文化创新、强化终身学习理念等多个层面着手,全面加强公安文化建设。

网络环境;公安文化;建设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以及全球化趋势的持续推进和迅猛发展,公安从业人员及公安行业自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公安部门必须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国际警察行业发展的基本形势和趋势出发,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以及自身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而公安文化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既是公安行业的灵魂、核心和公安行业自身发展水平和层次的反映,同时,也是促进公安行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方法和途径。因此,各公安机关及相关从业人员要充分认识公安文化对公安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明晰公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并结合当前信息社会、网络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多管齐下,全面加强公安文化建设。

一、公安文化基本内涵探析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作为一种较为广泛的存在形式和方式,其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定义,根据美国学者克罗伯的研究和总结,到目前为止已有160余种关于文化的定义和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化主要有三种解释,其一,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其二,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其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1]。英国著名学者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一种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规、习俗以及所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2]”。陈桂生教授则认为,文化是个相对概念,即相对于自然,文化是指整个社会遗产,即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相对于物质文化,指的精神文化;相对于知识—技术形态的文化,专指价值-规范、信仰-世界观体系的文化。反之亦然[3]。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从广义上将文化定义为“作为群体或人的活动方式,以及为这种活动所创造,并又为这种活动方式所凭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4]。”也有学者指出,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类型、内涵的日益多样和丰富,“人们愈来愈趋向于不应把文化简单、笼统地说成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应从历史与逻辑、过程与结果、结构与功能诸对范畴的相互联系中界说文化的定义[5]。”

(二)公安文化基本内涵探析

公安文化作为公安行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反映,其本身既是一种结果,也是一个过程;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因其涉及层面的广泛性及其表现形式的内在性,使得不同的学者对公安文化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有学者认为,“公安文化是在警察特定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的具有鲜明公安特色的一种行业文化,它是警察特有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意志品质、行为规范和警务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因素的总和[6]”。有学者认为“公安文化就是公安机关及公安干警在长期公安实践和公安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并为全体公安干警认可和奉行的公安精神、公安价值、公安宗旨、公安目标、共同理想、道德规范等公安精神文明成果[7]。”有学者将公安文化归结为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在公安工作实践中以自己的信念、政治态度、核心价值观、人生追求、工作态度以及自己的警容、举止、风范、语言、礼仪等综合的警察文化素养所展现的一种为社会全体成员所认可、赞扬、学习的感人力量和威慑力量[8]。有学者认为,“公安文化是行政文化在公安部门的表现形式,是公安部门的行政组织文化和行政主体文化的统称[9]。”有学者认为,“警察文化是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警察精神、警察观念以及文化氛围的总和[10]。”有学者认为,“公安文化,是指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活动中不断创造、积淀、传承和更新的内在精神内容和观念体系[11]。”也有学者认为,公安文化是指公安群体在警务实践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包括警察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情感意志、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等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12]。还有学者将公安文化分为广义公安文化和狭义公安文化,并将广义公安文化定义为公安机关在长期公安工作实践及不断加强公安队伍自身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征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将狭义公安文化定义为“反映公安机关行业特色和人民警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文化、艺术作品的总合[13]”。

由此观之,公安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类别和种类,其既有一般文化的基本特征,又具有公安行业的特殊要求和内涵。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知识经济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更进一步扩大了包括公安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在此背景下,要想准确界定公安文化的定义,必须将其放在特定的背景、环境和氛围之中。因此,根据文化以及公安文化自身的属性和特征,结合公安行业的基本要求和内在规范,可将公安文化概括为公安机关在党中央、国务院、公安部等的统一领导、组织、规划下,根据我国国情及公安工作实际需要,按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经过长期的公安工作实践与探索,凝练而成的、具有鲜明的公安行业特色、反映公安工作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追求、并为公安从业人员所自觉接受、认同、追求与践行的公安行业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规范体系、服装器械以及传统习惯等的总和。其既具有较为稳定的内在性,又具有较为统一的外在性和显现性。公安文化作为公安行业的灵魂之所在,其既是公安实践与探索的结果和外在表现,又是公安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内在动力、源泉和保障。其对我国公安工作的健康发展及公安精神、公安形象和公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二、网络环境下公安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矛盾

信息网络作为现代科技的一种典型代表,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空间概念,而且,改变了世界之间的联系及国际格局,从而将全球连为一体,形成了“地球村”。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外在形式及交流、沟通方面,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地域观念、乃至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们的基本生活观念。正如有学者所言“互联网的崛起,作为一件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事件,正在逐步转化为当今人类生活的社会图景。并已形成初具雏形的网络社会[14]。”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其在信息网络方面的发展同样令世人瞩目。据C N N I 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85亿。而微博用户则从2010年的6311万增长至2011年的1.95亿。其规模之大、参与人员之多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现代信息网络的迅速推进和持续发展,一方面更新、拓展了人们的交流方式、方法和途径,改变了信息传播的路径和选择,并从根本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如根据江苏团省委和江苏省社科院对青少年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当被问到“获取信息和资讯的主要途径”和“平时接触最多的媒体”时,分别有74.9%和89%的青少年选择了网络[15]。由此可见网络对我国经济、社会以及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但另一方面,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也滋生了诸如信息泛滥、失真,网络暴力以及网络犯罪等现象。此外,由于网络运行的匿名性、隐蔽性及其运行范围的广阔性、跨国性以及参与人员的多样性和高技术性等特点,使得对其监管难度相对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安文化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公安机关及相关从业人员可以利用网络迅速快捷、简单易行、受众面广、且能交流互动等特点将公安文化及其相关理念、信息、规范以及核心价值观等进行相应的宣传和引导,利于公安文化及其核心精神的宣传及良好警察形象的塑造;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人员的多样性、技术的先进性和犯罪的隐蔽性,使得其在公安文化宣传和引导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未知因素和风险。而且,由于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粗浅性和间接性,使得很多信息更容易被放大和误导,这更进一步增加了公安文化传播的困难和矛盾。此外,随着当今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的持续推进,使得公安文化的内涵不断扩大,其组成因素及其排列顺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公安机关及相关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网络在公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并通过多种途径,多管齐下,全面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公安文化建设,以此促进公安工作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三、网络环境下公安文化建设方法与途径探析

(一)加强学习和引导,全面提升公安从业人员自身信息素养和能力

公安从业人员作为公安活动的主体和公安文化的实际创造者、体现者和实践者,其自身信息素养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其自身对信息的分析、辨别和处理,而且,直接影响公安工作的质量、效率以及公安职业的形象。尤其是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更对公安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各公安机关要注意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分批次的对各公安从业人员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信息处理、分析能力和素养,对于特殊岗位的相关人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专业教育和训练,使其掌握相应的技术,并能胜任相关工作。各公安从业人员要根据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公安工作实际需要,结合自身信息素养状况,不断加强自我学习、研究和探索,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公安文化宣传手段和工具

有学者指出,按照传播范围的不同,公安文化的传播可分为公安内部传播和公安对外传播[16]。而无论内部传播还是外部传播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和途径。而从当今社会交流、沟通的方式来看,信息网络将在公安文化传播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各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网络在公安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积极构建安全、高效、快捷、方便的现代公安网络办公系统,并依靠该体系,一方面加强对公安从业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和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改善警民之间的关系。哈贝马斯指出:“真理是人们在理想沟通情境下所达成的相对共识,沟通使各自的愿望得到充分的阐述,各自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顾及,即便不能达致合意,也能缓释矛盾[17]。”与此同时,各公安机关要注意利用信息网络加强对对公安形象的正面宣传和引导,不断更新、完善、优化公安文化宣传的手段、方式和途径,以此,在塑造良好公安形象的同时,为公安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强公安档案管理,固化公安文化建设成果

公安档案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其本身是承载公安文化信息的重要媒介和延续公安文化的重要纽带,其在公安文化形成过程中具有传播功能、借鉴功能和教育功能[18]。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及现代化办公程度的不断提升,公安档案所承载的价值和意义将更为重要和特殊。因此,各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公安档案在公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并将其与现代网络社会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相结合,一方面努力树立现代公安档案建设理念和意识,将公安档案建设作为公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公安档案管理程序和技术,加强现代公安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和建设,不断提升公安档案管理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以此,促进公安档案及公安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

(四)加强公安文化创新,丰富公安文化内涵

有学者指出,“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征,在文化形成时期对组织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因素,可能到了文化具有稳定模式之后便成为一种阻碍发展的因素[19]”。而“相对于自然生命,文化生命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的自我创造性和自我超越性。也就是说,文化生命以自我创造为其基本的表现形态,同时也是靠自我创造作为其存在的基本动力[20]。”作为文化中的一个类型,公安文化不仅面临类似的问题和矛盾,而且,因其文化构成要素的相对稳定性和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其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方面面临更多的问题、困难和矛盾。因此,各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自身在公安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根据我国整体文化发展状况,结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和公安工作实际需要,努力树立文化创新的理念和意识,并将其付诸实践,不断更新、完善公安文化基本内容,真正使其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并成为引领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源泉。

(五)进一步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公安组织文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知识、信息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自身的知识储备日显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终身学习的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举行,并将终身学习确定为21世纪发展的核心思想;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进一步提出“全民终身学习”的概念,并进一步阐述了学习权、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21]。而对于我国公安工作从业人员而言,因其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多样性、地域以及人员素质阈值的宽广性,使得其面临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公安从业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意识,并真正做到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各公安机关要将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意识纳入自身公安文化及公安工作的日常规划和实践之中,努力构建学习型的公安组织机构和组织文化,以此为公安从业人员进行终身学习以及公安机关不断发展和进步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总之,随着我国及世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持续推进,公安文化建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和挑战,其无论在公安文化建设的内容、层次、结构,还是公安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等方面都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而且,公安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本身需要多个部门以及全体公安从业人员的密切配合和相互合作,这就需要各公安部门及相关从业人员依托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加强公安文化的凝炼、宣传、引导以及公安文化的创新、提升和完善,以此促进我国公安工作的健康发展和不断进步。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18.

[2]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91-92.

[3]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9.

[4]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296.

[5]胡建华,周川,陈列,龚放.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27.

[6]孟富强.大力发展和繁荣富有时代精神的公安文化[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1):11-14.

[7]郑智瀚.对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安文化建设的思考[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8,(5):28-31.

[8]王建舜.公安文化理论创新与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武警学院学报,2011,(9):49-51.

[9]吕云平.公安文化与行政文化的关系和公安文化建设[J].公安研究,2007,(3):82-86.

[10]张宏志,阎志强.公安文化育警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02-106.

[11]张煌.试论先进公安文化的建设[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40-43.

[12]郭文丽,刘琪.公安机关文化软实力探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7-50.

[13]张宁.公安电影、公安文化与人民警察职业教育[J].电影评介,2010,(24):13-18.

[14]李森有.网络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J].情报科学,2010,(1):66-70.

[15]超7成青少年获取资讯的来源是网络[N].教育文摘(周报),2012-05-23.

[16]伍晓阳.公安文化传播刍议[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3-77.

[17]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166.

[18]黄臻睿.档案在塑造和弘扬公安文化中的作用与途径[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44-47.

[19]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99.

[20]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1.

[21]徐辉,李薇.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宣言—写在《学会生存》发表 40周年之际[J].教育研究,2012,(4):4-8.

Analysison Public Secur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LI Yun-q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Nanjing Forest Police College,Nanjing,Jiangsu,210046)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overall socialist culture,and the deep reflection and embodiment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requirements and specification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industry,public security culture itself not only h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neral culture,but also has the basic requirements,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 of the public security industry. It is both a result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curity industry,and the soul and the core of the public security industry’s healthy development.Now,with the arrival of knowledge society,information society and network era,public secur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e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s and practitioners should star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further define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and enhanc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the public security employees,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network,stress public security file management,public security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so as to construct the public security culture in an all-round way.

network environment;public security culture;construction

D631.19

A

2095-1140(2012)05-0140-04

2012-09-18

李运庆(1980- ),男,山东淄博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左小绚)

猜你喜欢

公安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