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8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发病时间特征及意义探讨*

2011-09-12马朝晖李贵福黄胜平张迎光罗望池尤劲松朱吉祥李铁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子午流秋分膀胱经

马朝晖,李贵福,黄胜平,张迎光,罗望池,尤劲松,朱吉祥,黄 燕,李铁林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脑病三科,广州 51012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有着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如何对其进行防治是一个难题。我院对自2005年3月以来收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特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发现其在发病时间上有一定规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其中男性 113例占 39.2%,女性 175例占60.8%,平均年龄 52.86岁 ±13.41岁。前交通动脉瘤78例占27.1%,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39例占13.5%,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30例占10.4%,左侧大脑前动脉瘤5例占1.7%,右侧大脑前动脉瘤6例占2.1%,左侧大脑中动脉瘤21例占7.3%,右侧大脑中动脉瘤24例占8.3%,左侧大脑后动脉瘤1例占0.3%,右侧大脑后动脉瘤2例占0.7%,基底动脉瘤18例占6.3%,左侧椎动脉瘤10例占3.5%,右侧椎动脉瘤7例占2.4%,左侧颈内动脉瘤20例占6.9%,右侧颈内动脉瘤27例占9.4%;入院时 CT-Fisher分级 0级 6例占 2.6%,1级130例占45.1%,2级74例占25.7%,3级56例占19.4%,4级 22例占 7.6%;入院时 HUNTHESS分级 1级 96例占 33.3%,2级 99例占34.4%,3级55例占19.1%,4级 34例占 11.8%,5级4例占1.4%。

1.2 发病时间收集方法

①采集患者具体发病日期及其对应节气;②采集患者在24h内发病时间点及对应12时辰,以统计线图阐述其发病特点。

2 结果

图1、2显示,其采集到节气资料283例,时辰资料233例。

3 分析

3.1 aSAH病人发病与节气关系

中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讲求“天人相应”,认为气候的变化与疾病发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研究了1979~1984年3个冬季270d、4个夏季335d 23057人广州死亡人数与气候的关系,发现寒冷、寒风、干燥能明显增加死亡率发生[1]。国外有研究亦认为,在寒冷天气,人体为减少失热而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增加了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2、3]。

图1 患者发病节气

图2 患者发病时辰分布

图1显示,本组 aSAH病人发病率与气候亦明显相关,发病以秋分至大寒节气为著,特别是在秋分至寒露之间有一个显著的发病高峰,自大寒以后,发病曲线逐渐降低。而中医外因致病病因里有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就季节发病特点而言,秋季多燥,而秋分后多属凉燥,冬季多寒、多风。秋分后天气转凉,气候干燥,燥伤津液,人体阴津耗损,故血液运行凝滞而生瘀,阴亏则阳升风动化火,寒性收引,故引起血脉迟滞、筋脉拘急,发为中风,其发病时间特点与上述研究亦基本相符。

3.2 aSAH病人发病与12时辰及子午流注关系探讨

从图2可以明显看到2个发病高峰,一个是从卯时起,至巳时为最高峰,然后至午时最低,其后又逐渐上升,至申时最高,其后又逐渐下降。其曲线符合人体生理基本作息时间。在广州人们多在卯时(7~9)起,开始一天的工作,巳时(9~11时)是上午最忙碌的时候,午时(11~13)始得休息,未时(13~15)开始工作,申时(15~17)是下午最忙碌的时段,酉时(17~19)开始返家,其后开始休息,所以劳累、紧张亦是疾病的诱发因素。而中医亦认为,自然界、人体气血运行、疾病发生发展演变的时间性变化及人体内存在类似生物节律的变化密切相关,是谓“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内经》提出了“子午流注”学说,它是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并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根据“子午流学说理论,从图3可知,巳时对应的是足太阴脾经,申时对应的是足太阳膀胱经。“脾主运化,脾统血”。故巳时血气最旺,管壁薄弱之处可能易受冲击以致破裂出血。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交会于头顶、络脑,背面走行,至阴穴接肾经。《灵枢·经脉》云:“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意思是说本经为病则可有下列症状:头重痛,眼睛要脱出,后颈像被牵引,脊背痛,腰好像折断,股关节不能弯曲,腘窝好像凝结,腓肠肌像要裂开;还可发生外踝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谓:“凡头痛乃足太阳受病……或上穿风府,引入泥丸宫而痛者是谓真头痛,责在根气先绝也。”是以酉时易发足太阳膀胱经病证。aSAH发病时头痛、项背强直是符合足太阳膀胱经发病特点的,故治疗aSAH头痛时应可遵照足太阳膀胱经治则为之。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膀胱经病可以从肾治之。

3.3 aSAH病人发病时间特征对防治未破裂动脉瘤的意义

图3 子午流注图与十二时辰发病率饼图对照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对于已破裂的动脉瘤或需手术的未破裂动脉瘤,处理方法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对于未破裂的动脉瘤如何防止其破裂尚是一个难题。从中医“治未病”理念出发,未病防变是关键。从本组的研究中可发现,女性患者居多,发病年龄平均在52岁左右,从中医理论来讲是天癸已绝,肝肾已亏,阴血不足。从发病节气可知,在秋冬季节应秋燥伤阴,寒凝血瘀,筋脉拘急;从发病时间来讲,高峰都发生在上午下午工作最劳累紧张之时,故患有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应避免风寒,滋阴润燥。从十二经脉子午流注可知,上午脾经气血生化最旺,应避免剧烈活动,下午易生膀胱经病变,可通过滋阴益肾以防止膀胱经病变,故“滋阴益肾柔肝”养生法则可贯穿始终。

[1]谭冠日,黄劲松.气候影响评价的两种统计学方法-论广州天气对死亡率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0,13(3):359-369.

[2]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Exposure related hypothermia deaths—district of Columbia 1972 ~ 1982[J].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1982,31(50):669-671.

[3]Gallow D.Comparative thermo—regulatory responses to acute cold in women of Asian and Europ European descent[J]. Human Biology,1984,56:19-34.

猜你喜欢

子午流秋分膀胱经
白露 秋分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子午流注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秋分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秋分
秋分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