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与人文“二生三”模式的跨学科探讨

2011-08-15刘仲林

河池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第三极布洛克斯诺

刘仲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科学与人文“二生三”模式的跨学科探讨

刘仲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在评述以科学为中心的“第三种文化”和以人文为中心的“第三极文化”基础上,从文理跨学科的视角,提出了以科学与人文互补为中心的新文化理路。

科学;人文;第三种文化;第三极文化、跨学科;创造

李大钊先生在《第三》一文中指出:“老子有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第三’之境,实宇宙生生之数,人间进步之级,吾人当雄飞跃进以向‘第三’。”[1]173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交会,或中国与西方两种文化交会,会产生第三种文化吗?如果能产生,第三种文化究竟是什么样式?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激辩了半个世纪并成为21世纪文化建设方向的前沿问题。

著名的英国学者查尔斯·斯诺(C.P.Snow,1905-1980)在他的《两种文化》1963年的第二版中,加入了一篇名为《两种文化:一次回眸》的短文,文中他乐观地提出了一种新文化,即科技与人文交会而成的第三种文化。这种文化将浮现并弥合人文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之间的沟通鸿沟。斯诺提出了“第三种文化”的议题,但没有做出解答。

本文探讨了“二生三”文化的三种模式:在评述国外以科学为中心的“第三种文化”和国内以人文为中心的“第三极文化”基础上,从文理跨学科的视角,提出了以科学与人文互补为中心的“创造之道”新文化理路。

一、以科学为中心的“第三种文化”

1995年,美国出版代理人布洛克曼(John Brockman)出版《第三种文化》一书,给出了“第三种文化”建构的布洛克曼模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这是他花了三年时间采访23位知名科学家兼作家后,编辑访谈内容而写成的。

科学家直面大众,是布洛克曼“第三种文化”的中心议题,但和传统的科普并不完全相同。“第三种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一、哲理的深刻性。第三种文化由这样一些科学家和思想家组成:他们用自己的工作和阐释性写作,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意义”、“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这些深邃的问题。[2]1二、跨学科综合性。上述深邃的问题,不是传统的单学科研究可以完成的,必须依赖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代表第三种文化的学者“不是典型的科学家,而是那些在某种程度上涉猎领域更广泛的人,他们发现自己正在研究的问题并不符合本专业的课题结构。”[2]11三、大众文化性。“第三种文化”展现的前景是:科学家直接参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增添新的自然哲学观。“第三种文化的思想家就是新兴的大众知识分子。”[2]3四、广义进化观。李·斯莫林认为,“第三种文化”的第一主题是“这个世界不是静态的,也不是永恒的,它一直在进化。”[2]15进化、自组织、复杂性是这一文化的关键词,他们不仅认为生物是进化的,而且整个宇宙都是进化的,广义进化观是新世界观的核心。

布洛克曼的第三种文化,并不是斯诺眼中的两种文化的融合。布洛克曼坦言:

虽然我借用了斯诺的这个名词,但我描述的第三种文化并不是斯诺所预言的。人文知识分子并没有与科学家沟通,而科学家正在直接与一般公众进行交流。传统知识媒介过去在耍直上直下的把戏:新闻记者往上写,而专家往下写。今天,第三种文化的思想家们试图摆脱中间人,并努力以一种可接受的方式向理性的读者或公众表达他们最深层的思想。[2]2

从这个层面看,布洛克曼并没有实现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架桥的使命。对此,台湾学者李国伟评价指出:

布洛克曼的这本《第三种文化》就是一个新企图、新运动的誓师,科学家不再等待人文学者的结盟,他们干脆转向大众直接诉求。布洛克曼虽然借用了斯诺第三种文化的称呼,而且也只有映照着斯诺区分两种文化的背景,才能恰当的评鉴他所宣扬的新取向。然而无论如何,此第三种文化已非彼第三种文化,这是科学文化的延伸,是以科学的思维与价值,进军传统上人文的擅场。隶属第三种文化的科学家,除了传达科学新知外,更进一步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宇宙的起源、心灵的作用、生命的意义等等,抒发他们的见解。就像布洛克曼在本书前言里所说的,从第三种文化里浮现出的是一种新的自然哲学。[3]导读

有的学者在评价《第三种文化》时认为:

其实,他(布洛克曼)讲的“第三种文化”,本来是不可能脱离开斯诺原来理想中的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合成形成的“第三种文化”的语境的。但他所谈的第三种文化,实际上完全是另一回事。在书中,他将来自与一般公众直接进行交流的科学家们的思想和工作与“正在浮现的第三种文化”相联系。事实上,布洛克曼所讴歌的方式,其实也就是国内科学界所说的“高级科普”而已,要从这上面“浮现”出“第三种文化”来,确实是极为困难的。

董光璧从两种文明的视角批评了布洛克曼“第三种文化”的缺陷,并指出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第三种文化”建设新方向:

40年前斯诺的见解可能是对的,而当今的布洛克曼洞察则可能是错的。在我看来斯诺的两种文化冲突本质上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人文的文化是农业文明文化的延续,而科学的文化是随工业文明而兴起的文化。斯诺意义上的第三种文化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冲突与融合中产生的新文化,而布洛克曼的第三种文化仍然属于科学文化。布洛克曼不是超越斯诺,而是从斯诺向后退。

像工业文明产生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样,未来的新文明也必然通过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而产生。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为这种融合准备了丰富的人文文化资源,保存和清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并从中鉴别和挑选出能与当代科学文化融合的成分,无论是对世界的未来发展还是对中华民族的振兴,应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有趣的是,董光璧由科技与人文会通的话题,引申出了中西文化会通话题,下面我们评述一下以中西文化为主题的“第三极文化”。

二、以人文为中心的“第三极文化”

和布洛克曼的“第三种文化”说相类似,近年我国学者提出了“第三极文化”说,两个提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迥然不同。“第三极文化”是影视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黄会林教授针对当前世界文化格局、中国文化与艺术发展现状于2009年首倡并提出的。黄教授指出:当今世界文化格局大体呈现欧洲、美国与中国三极发展态势,作为“第三极”的中国文化是一个有独立传统、强大文化根基与绵长生命力的持久存在,无论观照历史背景还是现实状况,都是世界文化不容忽视的一极。

“第三极文化”首先是指要在中国文化系统内部,梳理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使之成为中国文化自身的“极”。这个“极”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于这些核心价值所生成和建构的民族精神。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的价值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和道义担当;“厚德载物”、“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品格和道德追求;“兼相爱,交相利”、“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人文追求等。

黄会林认为:“第三极文化”的首要目标是要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进一步梳理、总结、提炼、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重塑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最终目标是通过“会通”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及各种文化,实现自我“超胜”和整体“超胜”,为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6]44

“第三极文化”说引起文艺界、特别是影视评论界较大反响,2010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新世纪艺术十年·第三极文化理论与中国艺术发展”学术研讨会。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三极文化论丛”(第1辑):《中华文明的现代演进》。

这的确是令人耳目一新而又能引发出诸多思考的理论构想。对此,有些学者做出高度肯定的评价。例如:仲呈祥认为,“第三极文化”是面对人类文化、经济发展新态势,顺应时代需要提出的新概念,是一种大胆的文化和理论创新,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学术自觉和责任担当。王一川指出,“第三极文化”理论将开拓我们的想象力,帮助我们在文化物化的年代,思考如何重塑精神高度,如何重新把握人类生存的精神维度,寻找未来的文化建设之道。于丹对“第三极文化”的界定是:随着中国经济崛起,文化话语权上升,我们希望建立一套与美国文化、欧洲文化相抗衡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两大范畴。[7]69-70

也有学者提出商榷意见。郑洞天说:“美国文明只是欧洲文明的一个延续,是一个后资本主义时代的变种或者发展,除了好莱坞电影跟欧洲电影有很明显的区别,其他文学艺术和欧洲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为什么是两极,而不是一极?”赵葆华说:“文化没有高低之分,这种提法,把灿烂的阿拉伯文化、美丽的恒河文化放到第几极呢?我们自己已经限定住三极了,为何不改一下,首先提出世界文化是多极的这个前提。”李晓枫提出:“‘第三极文化’究竟是我们中国传统的牺牲精神、大局精神、奋斗精神等精神品格,还是我们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等和谐的价值观,又或者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意象、重表现等艺术手法呢?”[8]

三、以科学与人文互补为中心的“创造之道”文化

以上,我们看到了两个不同内涵的“第三文化”:一是布洛克曼提出的以科学为中心、科学大众化为主旨的“第三种文化”;二是黄会林提出的以人文为中心、中国文化崛起为主旨的“第三极文化”。乍看起来,一个谈的是科学与人文话题,另一个谈的是中西文化话题,两者平行而不相交,似乎难以放在一起探讨。但是,当我们站在中西文化会通、科学与人文会通的高度,并以斯诺“第三种文化”为参照系,就会发现,以上两种观点在推进各自会通目标方面虽然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各自固守原有科学与人文的学科界线,缺乏广阔的跨学科视野,都有虚拟“第三文化”之嫌。

美国科学史家萨顿(George Sarton)早在1930年就提出“新人文主义”的主张,并断言“新的启示可能还会,并且一定还会来自东方。”[9]87萨顿的话,令中国人感到自豪,同时也感到汗颜,中国文化为发展世界性的“第三种文化”做好准备了吗?众所周知,谈到西方文化,有古希腊罗马文化,也有文艺复兴文化和复兴以后加速发展的现代西方文化。反观中国文化,虽有古今之分,但缺乏一个与西方“文艺复兴”相媲美的变革和加速发展时期,近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自身理论建设薄弱,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经学范式,没有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足以引起世界关注的学理和学派。如今我们贡献给“第三种文化”建设的资源往往仍然是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推荐的是孔子、老子等几千年前的思想。

这样就形成鲜明的反差:西方主打现代牌,我们主打古代牌,阵势强弱,一目了然。所以,中国文化要为世界“第三种文化”发展做贡献,首先要做的,是这一古老文化自身的转化和创新。正像西方有“文艺复兴”历史阶段一样,中国文化的大变革,也必经一个“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时期。否则,只拿几千年前的传统国粹与现代西方文化交流对话,是难以“会通”或“超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自身古今文化会通,是中西文化会通的基础。

西方文艺复兴有许多内涵,其中最根本的内涵,是人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全面觉醒和爆发。今日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主要是一种泛伦理观,认为“仁”具有最高的价值。其主要缺陷是:忽视人的创造本性,忽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创造实践。从“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向“创”为核心的价值观的提升,是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转换的关键问题。中华文化复兴有许多内涵,其中最根本的内涵,也正是人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全面觉醒和爆发。简言之,我们可以发现:人的“创造”本性的解放,是西方文艺复兴和中国文化复兴的共识,也是在更高文化层面上建设“第三种文化”的立足点。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说“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追求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联和均衡,是人的创造力的本能。”[10]13清楚的表明了“创造”是科学、艺术、人文更深层面的会通点。

当然,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创”是广义的,既包含人的创造,也包括天地自然的创造。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创造,是一种狭义的创造,主要是对人而言。但若放宽我们的视野,仔细体察我们身边的万事万物,特别是地球上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生命,我们就会惊叹:这是多么精美绝伦的大自然创造!当然,天地的创造和人的创造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自发的,后者是自觉的,一个属无意识的自然创造,一个属有意识的实践创造。天地创造,进化生人;人类创造,改造天地,所以“创造”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地。

中国文化特有的精髓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中国文化精髓凝聚成一个字就是:“道”。换言之,“道”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也是通贯诸子百家、古往今来的一条主线。什么是“道”?“道”有多种含义,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存在)之道。葛荣晋说:“道是标志宇宙本原(或本体)及其过程、规律的哲学范畴”[11]155,这一观点代表了现实流行的看法。另一种是内在(境界)之道,笔者认为:“道是通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12],这一观点代表了中国文化修身明德的看法。

展望中国文化复兴之路,试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就是“画龙点睛”。我们说的“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之“道”,代表了中华文化道统的传承;“睛”就是“创”,代表了时代的精华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更新,两者融会而成的“创造之道”则是传统与现代交会的新文化结晶。[13]

“成己”“成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对范畴,《中庸》说:“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认为“诚”不仅有“成己”的含义,也有“成物”的含义,成己体现的是“仁”;成物体现的是“智”,把二者结合起来,方能“合外内之道”。

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是关注客观事物规律的学问,探索“成物之道”的外学;人文是关注人类内心世界的学问,探索“成己之道”的内学。两者有机融合,方能达“合外内之道”,但我们看到,许多现代科学家由于过于专注外在事物研究而忽视内学之道的修养,而许多人文学者由于过于专注内心世界弘扬而忽略外学之道的启示,内外之学长期疏离,“合外内之道”自然难以实现。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西学和中学问题上,张之洞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张之洞:《劝学篇》)当然,不能说西方文化就是外学,中国文化就是内学,但是从中西文化发展史比较而言,的确西学外学见优,中学内学见长,只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复兴无期,中学没有大的发展,内学的优势只得主要靠古人来支撑。

著名中国哲学家梁漱溟把这“成己”“成物”运用到对“创造”认识上,认为“任何一个创造,大概都是两面的:一面属于成己,一面属于成物。”[14]95简单说来,“成物”着重事物成果;“成己”着重身心境界;前者重内,后者重外,一外一内构成了“外内之道”。探索以“创造”为核心、融“成物”与“成己”为一体的新文化理论,这既是当前中国新文化建设重要方向,也是中西文化互补、科学与人文互补的“第三种文化”建设的着力点。笔者《中国创造学概论》,对这一方向做了较为系统的初步探索。[12]

[1]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美)布罗克曼.第三种文化[M].吕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3]李国伟.“跨越两种文化的鸿沟,走出第三条路”[M]//布鲁克曼.第三种文化.唐勤,等译,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1998.

[4]江晓原,刘兵.今日中国之“第三种文化”[N].文汇读书周报,2003-7-4.

[5]董光璧.何为第三种文化[N].科学时报,2003-8-14.

[6]黄会林,等.“第三极文化”的命题、内涵及目标[N].山西大学学报(哲社会科学版),2011,(6).

[7]李瑞华,等.“新世纪艺术十年·第三极文化理论与中国艺术发展”学术论坛综述[J].艺术评论,2010,(10).

[8]纪秀君.“第三极文化”设想引发争论[N].中国教育报,2010-8-14.

[9](美)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M].陈恒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0]李政道.致“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级研讨会”的贺信[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11]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3]刘仲林.中国文化创新与第三种文化探索[C]//李喜先,等.国家创新战略.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4]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An Interdisciplinary Investigation of the Model of“Two Generates Three”in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IU Zhong-li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Anhui 230026,China)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science-oriented“third culture”and the humanities-oriented“third pole culture”,this paper,from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presents a new cultural approach built on the complementarity of science and humanities.

science;humanities;the third culture;the third pole culture;interdisciplinarity;creation

G05

A

1672-9021(2011)06-0001-04

刘仲林(1948-),男,河北乐亭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哲学、创造学、中国文化、交叉科学。

2011-12-20

[责任编辑普梅笑]

猜你喜欢

第三极布洛克斯诺
李德仁:从溱潼走出的布洛克金奖中国第一人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保护“第三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绘制西藏纪录片类型的新图景——《第三极》《天河》的纪录精神大转变
文化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第三极文化” 的思考
以《第三极》为例探析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发展途径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牛仔裤也能弹神曲
用牛仔裤当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