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狼疮性脑病4例

2011-08-15王亚军胡玉蕾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头颅脑电图

王亚军 胡玉蕾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云南昆明65003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且以内脏(肾、中枢神经)损害者预后较差[1,2]。而SLE脑病(NPSLE)是SLE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0.9%,占SLE死亡原因的第2位,是SLE活动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儿童SLE为成人发病数的4%~10%,且儿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3],部分儿童患者无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诊断存在一定难度,以致漏诊或误诊,重症弥漫性神经精神狼疮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现将我院4例NPSLE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儿童狼疮性脑病的临床特征。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1

患儿,女,12岁,因“发热、头痛、呕吐3d,抽搐1次”收入我科治疗。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急性热容,体温39℃,颈阻(-),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102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腹软,肝脾未及,肠鸣音不亢,四肢活动正常,克布氏征(-),双侧巴氏征(+)。入院后行脑电图检查示清醒期以5~7Hzθ波为主要背景。头颅MRI示:双侧额、顶及基底节区T1WI为高信号,T2WI为稍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脑脊液显示:细胞数139×106/L,蛋白质837mg/L,糖和氯化物正常。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给予抗病毒和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患儿仍持续高热,3d后患儿面部出现红色皮疹,渐增多且融合成片似碟形红斑,遂查尿常规示蛋白(+++),管型(+),抗核抗体谱(+),抗ds-DNA(+),诊断为“狼疮性脑病”。立即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患儿热退,临床症状好转,脑电图和头颅MRI好转。

1.2 病例2

患儿,女,10岁,因“反复头晕、头痛及发作性晕厥5月余,关节疼痛和眼睑浮肿2周”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表情淡漠,慢性病容,贫血貌,无皮疹,皮肤和巩膜无黄染,双侧眼睑轻度浮肿,颈阻(-),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80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腹软,肝脾未及,肠鸣音不亢,四肢温,双侧膝关节稍肿胀,活动稍受限,克布巴氏征(-)。患儿曾在外院诊断为“贫血、癔病”等给予治疗,病情无好转。入院后行尿常规示蛋白(++++),管型(+),血常规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沉78mm/h,CRP 109mg/L,抗核抗体谱(+),抗ds-DNA(+)。行脑电图检查示清醒期枕区优势缺乏。头颅MRI示:双侧顶枕区小片状T1WI为高信号,T2WI为稍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脑脊液显示:细胞数8×106/L,蛋白质312mg/L,糖和氯化物正常。临床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狼疮性脑病,立即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患儿热退,临床症状好转,脑电图和头颅MRI好转。

1.3 病例3

患儿,女,13岁,因“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1年余,头痛1月”入院,患儿1年前因双侧眼睑浮肿、面部红斑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强的松治疗,病情好转。1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头顶部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严重时呕吐胃内容物,无发热,来我院复诊。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慢性病容,柯兴氏貌,无皮疹,皮肤和巩膜无黄染,双侧眼睑轻度浮肿,颈阻(-),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66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腹软,肝脾未及,肠鸣音不亢,四肢温,克布巴氏征(-)。行脑电图检查示清醒期和睡眠期以中央、顶为主3~4Hz的棘-慢波全脑阵发。头颅MRI示:双侧大脑皮质下白质见小片状T1WI为高信号,T2WI为稍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脑脊液显示:细胞数11×106/L,蛋白质502mg/L,糖和氯化物正常。诊断为“狼疮性脑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好转,脑电图和头颅MRI好转。

1.4 病例4

患儿,女,14岁,因“双上肢不自主抖动2周”入院,患儿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不自主抖动,渐加重,目前双手不能持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轻度柯兴氏貌,无皮疹,皮肤和巩膜无黄染,颈阻(-),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66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腹软,肝脾未及,肠鸣音不亢,双手不自主抖动,指鼻试验(±),闭目难立征(-),跟膝胫试验(-),克布巴氏征(-)。入院后行尿常规示蛋白(++),管型(+),血沉34mm/h,CRP 53mg/L,追问病史,患儿9个月前曾在外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强的松治疗,因患儿体重迅猛增长,1个月前家长自行停用强的松。查抗核抗体谱(+),抗ds-DNA(+);脑电图检查示正常;头颅MRI示:双侧基底节T1WI为高信号,T2WI为稍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脑脊液显示:细胞数11×106/L,蛋白质249mg/L,糖和氯化物正常。诊断为“狼疮性脑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头颅MRI好转。

2 讨论

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以关节痛、面部皮疹和发热多见,其典型病理改变是微血管及中小动脉炎[4]。NPSLE脑部表现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癫痫发作,头晕头痛,严重者意识障碍。NPSLE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以往文献报道为机体免疫异常致特异性脑血管炎性反应,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血管腔闭塞,导致脑细胞缺血性损伤,而引起脑实质改变[5]。近年来研究认为免疫异常可直接损伤神经细胞,其脑部症状为SLE全身系统损害的一部分,而且这种损伤早于SLE皮肤及其他临床损害表现。

狼疮性脑病(NPSLE)可以出现于任何时期。本组病例1和病例2患儿因脑病症状首次就诊,说明SLE可以NPSLE为首发表现,尤其是只有神经系统症状时往往易误诊,病例1就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因此,需要重视尿常规、血沉、CRP及抗核抗体的检查。其余2例患儿于SLE病程中出现NPSLE,病程不等,提示SLE无论病程长短均可发生NPSLE。故SLE患者如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表现,除外感染、药物等继发因素,结合影像学、脑脊液、脑电图等检查可诊断NPSLE。

EEG作为非创伤性简单易行的客观检查法,EEG检查对NPSLE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本组3例异常,表现为:①弥散性慢波;②局灶性尖波、棘慢波综合、尖慢波综合。临床治疗2周后病情好转时再复查EEG,发现其EEG异常改变亦有随之好转。故对于活动期的儿童SLE患者,如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怀疑NPSLE时应及时行EEG检查,其在NPSLE早期即有异常,阳性率较高,具有诊断价值。EEG也可反映临床的治疗效果,便于病情监测,指导治疗。

头颅MRI检查,对病变早期检出及判断疗效,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组4例患儿头颅MRI检查均有阳性发现,但由于病理改变的非特异性,造成了MRI表现也缺乏特异性,本组病例1患儿曾误诊为“病毒性脑炎”。

本组4例患儿除脑部病变表现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证实其他系统病变和免疫系统异常活跃。NPSLE早期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时常不被重视,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时又极易被误诊为脑炎、脑病、癫痫等。因此,当SLE患者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性别、年龄等基本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方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4.

[2]高曼,宋丽君.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治疗新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9):714-716.

[3]宁寿葆.现代实用儿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56-259.

[4]王晓玲,王树才,苏净,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及病理特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20(2):90-91.

[5]由炜,陈修哲.神经精神性狼疮临床资料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5):291-293.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头颅脑电图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油菜花
散发型克雅病的首发症状、脑电图及影像学分析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嵇康·绝响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