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1-08-15赵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食管癌切口手术

赵丽

(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南沈丘4663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增加,老龄化患者越来越多,老年患者要求手术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各器官功能趋向衰退,应激能力和储备能力差且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病变[1],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差,在此基础上又受疾病的影响,加之食管癌患者逐渐加重的消瘦、贫血、无力及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等,对手术治疗和护理及术后的康复等都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为使老年食管癌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笔者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实际,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进行的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9.2岁。合并高血压9例,合并糖尿病7例。上段食管癌7例、中段食管癌28例、下段食管癌13例。

1.2 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肿瘤部位、病情程度、麻醉方法、手术类别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采用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及出院护理指导,定期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3 护理干预

1.3.1 术前护理干预 ①心理护理。患者往往对进行性加重的进食困难、日渐减轻的体重焦虑不安,由于疾病的折磨,老年患者情绪多不稳定,加上环境陌生和医院特定的气氛以及对手术效果不确定、今后的生活质量、麻醉和手术意外、术后伤口疼痛及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等表现出日益紧张、恐惧,甚至明显的情绪低落、失眠和食欲下降,护理时要更加耐心,用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话语抚慰他们,加强沟通,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心理疏导,讲解手术和各种治疗和护理的意义、方法、大致过程、配合与注意事项,尽可能减轻其不良心理反应,以最佳状态迎接疾病和手术。②营养支持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术前吞咽困难、进食明显受限,常有脱水、营养不良、贫血,应静脉补充营养液,必要时输红细胞、血浆或白蛋白、静脉高营养等。能进食者,应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少量多餐。辅助要素饮食。③术前指导。耐心细致地做好术前宣教,对吸烟者,劝其戒烟,指导并训练患者正确地咳嗽、有效排痰和腹式呼吸,练习卧床大小便。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围手术期个体化准备,对合并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术前要对重要脏器功能作出正确评估,尽量调整至手术、麻醉所需要的基本要求,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食管癌出现梗阻或炎症时,术前1周遵医嘱给予患者分次口服抗菌药物溶液,可起到局部抗感染作用。术前3d改流质饮食,术前1d禁食。术前1d晚遵医嘱给予100mL生理盐水加抗菌药物冲洗食管及胃。拟行结肠代食管手术患者,术前3~5d口服肠道抗生素,术前1d晚清洁灌肠或行全肠道灌洗后禁饮禁食。术晨常规置胃管、尿管(也可在麻醉完成后放置),并做好患者的安慰解释工作。

1.3.2 术后护理干预 ①术后监护。老年人各个器官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功能不全,尤其是主要器官功能不全,对手术、麻醉等刺激的适应能力下降,因此,应特别注意术后护理。及时连接好各种引流管道及监护仪器,密切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控制输液速度及补液量。②加强膳食营养管理。术后3~4d需禁饮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此期应做好口腔护理,静脉补充营养,以保证机体需要,胃肠减压停止后,如无吻合口瘘的发生可开始进食,宜少量多餐,进食后2h内不要平卧,睡眠时床头抬高,以免食物返流。③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护理。(1)疼痛的观察与护理:术后24h内切口疼痛较剧烈,引起患者生理和心理变化,产生恐惧、痛苦和焦虑,护理人员应耐心地给予心理护理及对症处理。(2)引流管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者注意维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量、性质并记录;术后3~4d内持续胃肠减压,妥善固定胃管,防止滑脱,保持管道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量、性状、气味并准确记录。(3)呼吸道护理:防止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密切观察呼吸形态、频率和节律及有无缺氧征兆。鼓励患者深呼吸,锻炼吹气球,促使肺膨胀,定时给患者叩背,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第2天给予超声雾化吸入。(4)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烦躁、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等出血表现或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及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寒战、甚至休克等吻合口瘘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5)老年人切口愈合差,术后应加强全身营养支持疗法,促进切口愈合,以预防切口裂开。

1.3.3 出院指导 我们针对老年人记忆力及反应力下降的特点,采取简单易记的教育方式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出院指导。让其了解保持稳定的情绪、合理的营养、适当的社交活动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体恢复的重要性。同时,利用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愈后情况,指导患者继续应用抗癌药物、预防复发[4]。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应注意的问题,定期复查,以延长存活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切口延期愈合2例、切口感染2例、焦虑9例、总发生率为64%。干预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切口延期愈合2例、焦虑2例、总发生率为20%。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状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半年后随访,观察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死亡2例、感染1例、发生癌转移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性食管癌发病率的日渐提高和其手术适应证的扩大,接受食管癌手术的患者人数也相应增加,如何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早日康复、延长寿命是广大护理工作人员的重要问题[5]。传统的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只侧重基本护理,护理工作盲从、随机、大大降低了护理效果,已不能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的需要。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使护理工作细化到患者住院的每1天,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建立了信任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主动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6],从而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重视出院指导,针对老年人记忆力及反应力下降的特点,采取简单易记的教育方式,使患者能学以致用,能够接受并实施,可明显降低出院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1]Oskvig RM.Special problems in the elderly[J].Chest,1999,115(Suppl5):158-164.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5.

[3]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4]王春芹,马丽梅,刘峰.老年食管癌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3):236-237.

[5]李田云.老年食管癌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7,15(31):159.

[6]郭爱平.71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2(22):129-130.

猜你喜欢

食管癌切口手术
手术之后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