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业类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意义研究

2011-08-15

运动 2011年10期
关键词:矿业体育课程

王 宾

(华北科技学院体育部,河北 三河 065201)

理论与方法探索

矿业类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意义研究

王 宾

(华北科技学院体育部,河北 三河 06520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分析了拓展训练课程在矿业类高校开展的效果和实际意义。研究表明,拓展训练课程作为矿业类高校近几年新增设的体育课程,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顺应现代教育观念的改革和创新,对在校大学生的安全培训、心理健康,意志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和项目设置的局限性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矿业类高校;拓展训练;体育课程

1 前 言

2002年教育部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体育课程内容的自由度。矿业类院校近几年体育教学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体育课程项目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开设拓展训练课程其目的就是要充分挖掘和拓宽体育教育的未尽功能;研究拓展训练课程开展的实际意义,对培养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素质人才提供更好的保障。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矿业类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意义。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万方数据库,Internet检索等方式,查阅拓展训练课程的相关书籍和资料,通过文献资料检索;整理和收集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并对所获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对矿业大学、华北科技学院拓展训练教师进行访谈。

3 结果与分析

3.1 矿业类高校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

矿业类高校主要专业由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等主干学科组成,毕业学生就业主要服务于国家煤炭行业,为煤炭工业培养“高学历、高能力、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但此行业工作环境恶略又是一个高危行业,多年以来经常发生瓦斯爆炸、井下透水、塌方等安全事故,伤亡人数少则几人,多则上百人,给国家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此行业从业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学生不愿报考这些专业,家长不愿子女去煤炭系统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去煤炭企业。给煤炭行业带来很大的专业人才缺陷。据煤矿安全监察局的一份调查表明,现在部分国有重点煤矿,高级技工占有比例不足4%,煤矿生产一线工人80%以上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采矿与安全技术技能欠缺的职工占到80%以上,下井挖煤的90%左右为农民工,基本上都是文盲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当前在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煤炭产量处于高位增长的情况下,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作为矿业类高校的大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有正确的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素质,结合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第二,大学生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和转变,需要进行长期的、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自我修炼。第三,大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身体素质。

3.2 矿业类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意义

3.2.1 拓展训练的安全保护意义拓展训练中会有户外极限项目或场地高空锁架、高空协作等体能和心理承受能力要求比较高的项目,为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损伤应加强安全保护,在项目开始训练前,指导教师组织训练前热身必不可少,在进行高空科目练习的时候,安全保护师的责任尤其重大,训练人员不能有任何的懈怠,不然轻则关节损伤,重则出现人员伤亡。训练开始前安全保护员要认真检查设备等保护器具,按规范要求做好各种保护准备,训练过程中保护人员始终要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不能有任何的粗心大意,训练结束后撤出装置也不能松懈,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是拓展训练课程的重中之重,这种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日后的安全责任意识教育有重要意义。

3.2.2 拓展训练课程具有体育课程的扩展和延伸意义拓展训练课程有具体的完成目标,项目内容新颖,操作方法灵活,校内开展的项目包括游戏、攀岩、定向运动;空中项目包括高空单杠、高空漫步、天梯、断桥、绳网及个人挑战项目和团队协作等。授课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以游戏活动为形式,有明确的操作过程,需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教师传统的讲解示范、学生机械性地模仿练习,而教是通过提供学习情景、信息、游戏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环境;学是学生通过学习在现实环境中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目的是通过学习的态度和观念启发学习者的潜能,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提升自信心,磨炼毅力,并能够锻炼相互沟通,共同面对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中的经验教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打破了体育课长期以来封闭的教育形式,以培养个人意志品质、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成员之间的协作和积极进取的态度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拓展训练课程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教育方法和训练形式,在传统体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了学习者的素质能力,体现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领域目标的不同要求。

3.2.3 拓展训练课程对提高矿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意义矿业类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学服务于矿山、煤炭等偏远、工作环境条件差的地方。矿山行业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些地方工作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团队意识。如果没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难以胜任这种艰苦环境的工作,而且自身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会因心理原因而无法充分施展。然而,当今的大学生是经受挫折较少的一代,很多还是独生子女,享受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待遇,很少有机会接受吃苦教育,其心理的承受能力普遍脆弱。其次我国基础阶段的应试教育大多脱离发展的实际需要,刚入学的新生身体素质差、生活能力差、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心理问题。在矿业类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是创造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素质。对于经常参加拓展训练的学生,在体质得到增强的同时,心理状态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心理素质比以前更好了。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在高空训练中人体上下快速攀爬、急停,随机应变地快速改变动作的方向,兴奋-抑制快速地转换和精确地调节,有助于支配各种效应器和神经机能的改善,从而提高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有利大脑皮质机能的提高。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空中紧张、挑战极限的运动中,人的心理承受着或大或小的压力,同时也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意志的磨炼。多数集体项目在相互间协作、配合的基础上发挥着个人的潜能和智慧,这些不仅能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还能提高适应环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2.4 拓展训练课程对提高矿业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拓展训练项目的展开可能会出现挑战活动在众人面前出丑和失败的问题,而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人与人之间建立信赖感,就可以更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种行为的建立不仅可以学习确保安全的技术,也可提高团队联系、建立同伴之间信赖关系。团队之间通过信赖的方法加强面对困难的态度和勇气。其次,对释放自身压力有帮助作用。拓展训练设计了一些看起来十分危险,使参加者感到压力的活动,但绝不是追求惊险感觉的活动,这是建立在个人和团队目标的基础上,通过个人和团队的努力,克服困难,体验达到目标转化来的成功感。第三,训练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学会怎样合理和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中安排一些逐一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的项目,让学习者从设置的活动中尝试新学到的技能,并在反复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活动后通过回顾进一步的分析学习方法,以便更扎实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所借鉴。

4 拓展训练课程存在的不足

学校由于地理位置、校园面积、产地设施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设计训练方案时,教学内容过少,缺乏体育课应有的逐步提高和掌握技能的教学进度,教学大纲的考核内容、各项目的教学时数等缺乏合理性。应该主要借鉴拓展训练先进的培训理念和一些好的培训项目,但不能简单模仿、照搬拓展训练机构的常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绝大部分的高校没有有效利用教材对学生所学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教学手段也还比较单一,在课程以外的时间不能提供场地和设施进行课后练习,导致学生掌握技能不够扎实。有些高校因扶持力度不大,经费投入不够,致使学校拓展体育设施比较落后,安全保障存在隐患。其次高校从事拓展运动的教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毕业于高校的攀岩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另一部分是高校里的体育教师。这两部分人各有特点,前者具有较高的运动能力和经验,但是没有雄厚运动训练理论作后盾;后者拥有较高的体育素质和理论基础,往往实践水平不高。由于项目开展较晚,国内人才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更不用说在一些矿业类高校了,所以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5 结 论

5.1 矿业类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符合教育对行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为行业培养合格加特长的高学历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保障。

5.2 拓展训练内容对矿业类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心理健康、团队协作、社会适应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5.3 由于拓展项目在我国起步较晚,在矿业类院校师资力量薄弱,项目设置、项目推广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1 ]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 2 ] 王宾,刘立伟:户外休闲体育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9.

[ 3 ] 张宏如.拓展训练的理论与实务 [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G807.4

A

1674-151X(2011)09-12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9.062

投稿日期:2011-05-10

王宾(1976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矿业体育课程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
矿业企业境外资源风险管理的“道”与“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