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女生投掷项目教学有效设计策略研究与实践

2011-08-15李建立

运动 201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笔者目标

李建立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浙江 平湖 3142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高中女生投掷项目教学有效设计策略研究与实践

李建立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浙江 平湖 314200)

笔者通过本校2008 ~ 2010年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实心球)分析以及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对高中女生投掷项目教学有效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文章分别从导入、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目标设定、组织形式、课堂评价几个方面的进行了设计策略阐述。

高中女生;投掷项目;有教;教学设计;策略

通过对本校2008 ~ 2010年女生实心球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对比发现,良好率、优秀率等出现年级越高反而越低的正常现象。为此,笔者进行了专项调查与研究,其结果表明,之所以出现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是学生主观性方面的存在问题,即考试态度、参与动机、参与兴趣等。投掷项目教学与练习形式的单一性是直接导致学生对其项目失去兴趣的关键原因。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体育教师就必须要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组织、练习手段等方面上下足功夫才行。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积累下的经验和对其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与分析,对高中女生投掷项目(实习球双手头上前抛)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并撰写成文旨在与同行交流共勉之。

1 有效的教学与设计策略

1.1 有效教学的界定

“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学生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练习、改进、巩固与运用为载体的身体活动实施与实现体育课程学习目标。”崔允漷指出;“有效教学是人们在特定教学价值观支配下,依据教学研究成果所描述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愿望。有效教学的理念概括为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发展、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习、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等。”也有专家给出了三重说,即“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

对有效教学的界定远远不止以上两种,但笔者自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是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开心,教学与学习目标达成充分。

1.2 有效的设计策略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李烈明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设计的重新审视和策略研究》中阐述到;“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教学问题,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教学设计要关注的是学生需要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和最终学生学得怎么样。”

从上段阐述中可以得出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也能看出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那种形式花俏、过程复杂、表演成分多的教学设计策略不是我们一线教师想要的,也不是常态体育教学所能应用的。笔者体悟到真正有效的教学设计策略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和教学实际分析基础上,对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么教的充分解读后的教学设计策略,要以学生为主体去考虑目标的设定、教法的选择、练习手段与途径确定等。

2 投掷项目运动技能教学现状分析与影响因素

2.1 投掷项目的教学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投掷项目包括铅球、铁饼、标枪和链球等,在基层学校一般以铅球和实心球居多,实心球相比铅球还要常见些。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投掷项目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安排中的由高到低依次是小学、初中、高中,但在教学形式上和手段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因此,目前投掷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比例越来越小,越来越不被重视,这个现状值得我们体育教师们去深思。

2.2 影响投掷项目教学的因素分析

通过文献查阅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影响投掷项目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开展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学校等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自身的原因,包括教师的体育专项问题、对其熟悉、讲授与示范能力问题、对其作用的认识程度问题;其次是学生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技能掌握程度问题、参与兴趣问题;最后是学校方面的问题,包括场地器材的配置问题、行政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问题、相应管理制度问题。这3个方面以相互交叉的形式干扰着投掷项目的教学有效问题,如果不处理好3个方面问题,投掷项目教学还将在被忽视基金有可能消失的危险边缘。

3 提高投掷项目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几个策略

3.1 教学导入的有效设计策略

目前,常用的教学导入种类很多,理论依据也很多,这些导入设计可以归成“听、看、说、动、想5类,听类(常规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激励导入法等)主要是利用了学生的听觉完成课堂教学导入;看类(插图导入法、视频导入法等)主要是利用了学生视觉效应完成教学导入;说类(讨论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等)主要是利用师生间的交流完成教学导入;动类(游戏导入法等)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身体体验来完成教学导入;想类(情境导入法、价值导入法等)主要是通过老师的描述学生自身的联想完成教学导入,还有些是以上几个的综合。”笔者认为投掷项目教学的导入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好联系实际生活。可采用情景导入、故事导入等。

3.2 教学内容安排的有效设计策略

在常态教学中,体育教师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1 ~ 2个学习内容,但有时也只安排1个学习内容。根据投掷项目的学生参与兴趣敏感度低的特点,笔者在实践中的做法是采用绑定式安排法。所谓绑定式安排法就是将投掷项目与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项目进行绑定,如实心球和篮球绑定、铅球和羽毛球绑定等,这样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理论依据是心理学上的“满足一方需求时提出一个以往不感兴趣的要求时往往容易实现”。在实践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季节、天气等因素进行选择性绑定。

3.3 教学目标设定的有效设计策略

新课程标准对目标的设定有了更加明确的确定,要以学生为主。因为,我们教育的目标是服务与学生的未来。笔者在实践中对投掷项目的教学目标制定采用分层设定法。就是根据以往的运动技能水平、学习态度、参与积极性进行不同层次的目标设定。如将学习态度不端的学生放到一个层次,要求通过学习端正其学习态度;对参与积极性较高的学生根据运动技能再进行分层。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目标有针对性,学生也能容易实现目标获得成功,从而激发投掷项目的学习热情。

3.4 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效设计策略

对教学组织形式界定有这样几种,其一界定为:“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也有学者认为:“所谓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如何组织和表现出来即如何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安排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等。”分类按照教学规模大小可分为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小班教学、大班教学、合班教学)等,其实分类知识标准不同而已。无论哪种教学组织形式都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为制定依据的原则。在投掷项目教学组织形式选择上可以采用小组学习、个别学习、以优带差、讨论学习等。

3.5 课堂评价的有效设计策略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催化剂,教师要掌握课堂评价的设计策略。笔者认为评价方式有主动性评价和被动性评价两种,教师要做的不是自己喋喋不休的评价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自己主动性评价。因为,在主动性评价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便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笔者认为在评价方案设计上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去设计才能达到有效性。具体做法可以采用上课前给学生一个自我评价的小提示,即我今天参加什么内容学习、学习了几分钟、掌握没有?

[ 1 ] 潘绍伟.运动技能教学有效性的五个追求[ J ].中国学校体育,2010(12).

[ 2 ] 孙英俊.浅议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策略设计[ J ].体育教学,2010(2).

G807.3

A

1674-151X(2011)09-11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9.060

投稿日期:2011-05-27

李建立,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笔者目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性能相差达32%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