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激发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以一节篮球运球教学课例分析为例

2011-08-15

运动 2011年10期
关键词:运球体育运动篮球

方 敏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一中学,浙江 杭州 3111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激发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以一节篮球运球教学课例分析为例

方 敏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一中学,浙江 杭州 311100)

本文以一节篮球运球课的设计与教学实践分析了提高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策略。文章着重对课堂教学导入策略、准备活动设计、教法与学法设计和体育课最后5分钟的利用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激发;策略

笔者认为体育运动参与是学生为了掌握某一体育知识或技能而采取的行为,形式主要有看、听、说、练4个方面。体育课课堂参与主要是练,即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各种实践练习。为了找出影响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影响因素,笔者对学校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内容、教师组织、成绩评价标准,同时笔者也认为在教学的其他环节设计上也有影响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因素,如教师的课堂导入设计、教师自身魅力、场地器材布置等。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为此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具体以一节篮球教学分析进行详细分析。

1 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体育教师若能将导入策略应用得淋漓尽致,必将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提高有利。导入策略在分类上可以归成“听、看、说、动、想5类,听类(常规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激励导入法等)主要是利用了学生的听觉完成课堂教学导入;看类(插图导入法、视频导入法等)主要是利用了学生视觉效应完成教学导入;说类(讨论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等)主要是利用师生间的交流完成教学导入;动类(游戏导入法等)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身体体验来完成教学导入;想类(情境导入法、价值导入法等)主要是通过老师的描述学生自身的联想完成教学导入”。尽管导入策略种类很多,但笔者的经验是有些导入策略在运用时要灵活应变,否则将影响其功能的发挥。例如,笔者在篮球运动教学的导入设计。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体育课是篮球课(学生们异常兴奋并相互议论)。内容是复习运球(学生们嘘声一片),为什么要复习它呢,老师认为运球是篮球运动中重要的基本技术,要完成比赛就一定要依靠运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比赛的连续性。想想NBA中明星有没有运球很差的,就连中锋也要练习运球的(学生情绪有些稳定)。我想你们会和老师有同样的看法,是不是?是!(学生声音宏亮且很齐,说明学生的参与欲望被激发)

在上面笔者的导入设计中涉及到的导入策略有激励导入、明星效应导入、心理暗示导入、运动价值导入等。可见笔者的导入获得了成功,分析原因可以归结为笔者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导入策略的有效应用。因此,在进行导入策略设计时笔者认为要紧贴学生实际、教学实际。

2 准备活动的有效设计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身心进入正式学习前的重要练习内容,其包括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门准备活动两种。一般准备活动是提高各机体技能和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机能水平,使温度升高,促进新陈代谢;专门准备活动是继一般准备之后,再做专门性活动练习,其内容与运动项目练习相类似,进一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正式练习适应能力。例如,学生的兴奋性较低,就应进行一些节奏较快、幅度较大的活动,以提高其兴奋性;如果学生刚上完课间操,则应突出安排一些专项准备活动;如果学生平时的机能水平较高,准备活动的时间则可适当缩短些。

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自身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认为,“准备活动”质量的高低、是否有效是体育课能否上好的基本保障。那么如何有效地设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呢,笔者认为具体措施可以归纳为5要5不要。

2.1 要端正态度,不要无所谓

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教师和学生中出现了准备活动无所谓的错误的声音,态度上不能正确对待,或者认为简单地动一动就可以了。然而,我们都知道体育课的特殊性,只有认真的准备,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运动损伤带来的痛苦,因此,笔者建议师生们对准备活动要有所谓。

2.2 要认真设计,不要随意敷衍

尽管一些教师能够每次课都能带学生做准备活动,可是在内容的选择和准备上不认真,随意性太强。这还是没有充分地认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只有精心地准备才能更好地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

2.3 要形式创新,不要格式化

学生不喜欢做准备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活动形式太陈旧、老化,每次就是那几个动作,太格式化。因此,要想学生喜欢做准备活动就必须在组织形式上、内容上做好文章,打破传统模式。

2.4 要及时纠正,不要太放任

造成学生不喜欢的原因也有教师发现问题不及时纠正所致。一些学生在做准备活动是动作简化,有气无力,教师发现不去纠正,久而久之促成了不良思想的产生也影响了其他学生。

2.5 要有针对性,不要风马牛不相及

一些教师没有认真地思考设计的活动与上课的主要内容有无直接的关系。我们应该知道,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才是有效的,不要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3 教、学法有效选择与设计

教、学法的有效设计对于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激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法是教师如何保证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主要手段,而学法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手段。在篮球运球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抢球游戏”(几种练习)与分组练习来完成篮球运球的复习任务,具体过程如下:

师:那么现在就让老师通过游戏(抢运球)来检验我们自己的运球技术,如何?(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他们)

生:反应平淡

师:宣布游戏规则,“预备,开始”宣布游戏开始。

生:相互间抢运球,随着时间推进部分学生开始丢球(兴趣度有所提高)。

师:鸣哨,停止游戏。刚才是一对一的,现在我们完全开放可以抢任何一个人的球,但保证自己不丢球(增加难度,继续调动参与性为下个任务铺垫)。

生:丢球学生明显增多,评论对手球技声音增加(情绪高昂)。

师:(再次鸣哨,停止游戏)同学们,让我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推进时遇到“障碍”如何变方向,二是变向后,怎样快速推进?

师:好,问题我们思考到这里,现在我们在实践中去找到答案。宣布练习内容及要求。

生:分组练习(部分学生积极性仍然不高,但能够跟着练习)。

师:发现问题,鸣哨停止练习,集中纠正(恢复练习后进行个别学生单独指与导纠正。练习时教师一旁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练习内容和次数)

师:好!(拍手发出停止信号)下面我们进行运球过障碍投篮比赛练习。

生:好!学生声音特别响亮(压抑心情得到释放)。

师:用认可的目光扫视学生(学生参与积极迅速得到激发,分组组织等特别顺利说明这个内容是他们非常喜欢的,所以配合才积极)。

师:看看哪个组运球最快,投球进的多(心里暗自高兴,告诉自己稳住)。

实践证明,单一的练习形式会使练习变得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了厌学。因此,学法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教法上教师要精讲示范、恰当点拨,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在这种欢乐有趣的练习氛围中,学习活动会变得轻松愉快,与此同时也实现了知识巩固的目的。设计中笔者试图通过游戏、情景、比赛等方法来实现创新,从效果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够独特。

4 最后5分钟的有效利用

常态教学中往往把最后5分钟安排为放松与总结,其目的主要是调整心率,放松身心。可以说这个时侯学生已经是体力和精力处于最低谷,那么如何利用好这最后的5分钟就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动动脑经了。篮球运球一课中笔者的设计如下: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放松自己!“闭上双眼-深呼一口气-屏住-好慢慢呼出;双手提前慢慢提起-停-慢慢放下……”

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放松过程中(新颖,没有做过)。

师:好,放松结束。下面就这节课,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进行评价,组长最后代表发言。

生:积极讨论。

师:下面开始,第一组先来。

生:“我们组认为这节课比较有兴趣,就是动作太小儿科了……”

师:第二组的呢?

生:“我们也认为这节课比较有兴趣,自由练习的时间不够多。”

师:第三组呢?

生:“我们也感觉游戏很有意思,以后我们还要玩……”

师:最后一组!

生:“我们认为这些内容应该自己课后练习,上课应学些战术什么的……”

师:好,很好呀!同学说得很好,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你们的意见和建议正式老师急需的,老师非常感谢你们。运球看似简单的技术可在比赛中是非常重要,课的开始部分老师已强调过了,老师只是想通过这节课使同学明白其重要性和了解一下自己掌握情况。两个目的今天都达到了,你们的表现老师很满意。

实践证明,教师的有效评价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利武器,如果能合理地、恰当地、及时地给于评价,那么教学必将变得顺利。这种评价不仅有总结本次课学生学习情况的作用,还有为下次课做好铺垫之用。

[ 1 ] 刘海燕,于秀.关于运动参与概念的研究[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1).

[ 2 ] 孙英俊,提高中职生体育与健康课堂参与度的策略研究[ J ].体育教学,2011(5).

G807.2

A

1674-151X(2010)09-11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9.058

投稿日期:2011-05-26

方敏,中学一级,本科,篮球国家二级裁判员。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运球体育运动篮球
体育运动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