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能力为导向的助产专业正常分娩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1-03-19柯美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助产产程职业

柯美玲

(龙岩卫生学校,福建龙岩364000)

以能力为导向的助产专业正常分娩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柯美玲

(龙岩卫生学校,福建龙岩364000)

助产专业;正常分娩实验课;课程改革

现行的中职教育模式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本质上沿用了学科型教育模式。中职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成为一种独立的、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改革。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课程基础,构建以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1 现行的中职助产专业产科学及护理学中实验课程分析

现行的中职教育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的职业特色不突出,实用性不强。产科学与护理学也不例外,特别是产科学及护理学的实验部分,如实验:正常分娩时产程的观察、处理和护理,实践内容是按照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处理及护理来编排的,强调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以知识点为参照来设置。内容多不细化、笼统、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缺乏操作考核标准;临床岗位任务的要求在现行课程中没有充分体现;职业能力需求在原有课程中未能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及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办学方向不相符。

2 如何改革

以能力为导向的助产专业正常分娩实验课程改革,要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须实现以下4个转变。

2.1 教育目标:变“以掌握知识为主”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为农村、社区、基层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体系,它不强调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入性,而强调理论知识服从于能力培养,尤其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助产专业正常分娩实验课程的能力培养按临床岗位可分待产室护理、产房护理。待产室护理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如下:会正确采集病史、能正确评估第一产程、能正确实施产前灌肠护理技术、能熟练使用肛查的方法、能掌握滴注催产素时的护理常规、能识别异常产程、能施行高危待产护理、具有应对危重病人应急处理的能力等[1]。产房护理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如下:会触摸子宫收缩、会进行破膜处理、掌握保护会阴的方法和要领、会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会新生儿处理及Apgar评分、能够进行产房观察等[1]。

2.2 课程内容:变“语言文字”为“项目或任务”

职业能力的培养要以项目或任务来训练。任务驱动就是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教育、教学的形式,并以此为参考,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等环节,使学生获得与岗位要求相一致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将上述职业能力标准细化,正常分娩的实验课就分解为14个实训项目:(1)接待入院(模拟临产妇入院,进行病史采集,核对预产期及交待入院注意事项),参观或介绍待产室、产房的设施及管理;(2)产前肛门、阴道检查;(3)产程观察(正确评估第一产程,识别异常产程,填写产程记录,绘制产程图);(4)分娩监护仪的使用;(5)产包的准备;(6)产时外阴皮肤的消毒,接生人员消毒(外护已学);(7)临产时产包的使用;(8)助产-保护会阴、协助胎儿娩出;(9)新生儿脐带处理;(10)新生儿的处理;(11)胎盘娩出的处理;(12)产后2小时的观察;(13)家庭接生;(14)特殊环境下接生(车、船、田间、路旁等)。

笔者将助产士能力培养内涵融入助产专业实训课程中,每项实训都有操作准备、操作步骤、考核标准。通过对上述项目任务的不断训练,分组练习,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助产操作能力。助产士要具备规范地进行产前检查、正常接生、产后及新生儿处理、协助产科医师处理难产的能力,要做好计划生育、围生期保健和妇婴卫生的健康教育和技术指导。助产士职业能力培养主要有基础护理能力、助产操作能力及产科相关技能三大板块[2]。

2.3 教学过程的安排:变“教书”为“教课”

现行教材的实践内容是按照第一产程的处理及护理、第二产程的处理及护理、第三产程的处理及护理来安排教学的。

以能力为导向的助产专业正常分娩实验课程改革是按照精心确定能力目标,视频资料、引入必要的理论知识,实验示范、操作实训,模拟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展开、解决、讨论、提高、总结的过程来安排教学的。

这种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教学的,引入临床思维模式,使学生能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缩短了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距离,加强了岗位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过程不强调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入性,而强调理论知识服从于能力培养。

2.4 教学原则: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式,从规范教育体系、改进课程设置、改进教学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着手,变灌输式、封闭式、应试式的教学方式为开放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充分考虑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学生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思维的主体。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性学科,正常接生对于助产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项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学生自己光听不练不行,知识可以传授,而技能是不可传授的,是训练出来的。

那么,应该如何贯彻落实这条原则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在我校近几年助产班的教学实践中,基本上以5人为1组,人人有机会、人人都参与,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好生帮助差生,学到后马上教别人,记忆率是95%;差生没有心理负担,可以大胆实践;每人都要当助手,配合操作者,每次操作完人人都要动手整理产包,增强其合作意识;同时进行组内交流,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分组学习中进行角色扮演、情境演练、仿真实训,学生动手、动脑,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学生从被当作填塞知识的“容器”,转变成课堂活动的“主人”。

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是应该遵循的最根本的一条原则。当前生源素质有所下降,其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都较差,往往要反复示教好几遍。目前我校实验室配备了2台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供学生随时查阅,这也正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以学生为中心的表现。

3 体会与思考

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课程的内容、方法、模式就不同,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卫生职业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能力是靠任务训练出来的,学生不是靠教师讲授理论知识而得来训练能力的。改革过去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改变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应突出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课程内容的载体是项目或任务而非语言文字;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而非教师。围绕职业能力的养成,对课程进行改革,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各教学实习医院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良好。

当然,仅进行一门课程的改革,难以构建以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同时还应涉及到实训条件和评价体系及师资建设等配套的教学改革,要形成中职卫生教育独特的教学体系,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完善中职课程教育体系,培养出高技能型劳动者和服务型劳动者。

[1]梅一宁.基于核心能力的助产专业实训课程建设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42~143.

[2]王挺,杨友谊,刘荣志,等.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0):7~8.

G40-03

A

1671-1246(2011)06-0145-02

猜你喜欢

助产产程职业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