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生儿出血症100例护理

2011-02-11谢美玲

中外医疗 2011年35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消化道病房

谢美玲

(新邵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900)

新生儿出血症为新生儿自然出血,是由于维生素依赖凝血因子显著缺乏所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多在生后发病,以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1]。为探讨新生儿出血症的最佳护理对策,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出血症患儿,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出血症患儿,男64例,女36例,入院时日龄<1d32例,2~4d36例,>4d22例,胎龄<37周28例,37~42周72例。颅内出血24例,消化道出血44例,脐部出血16例。并发新生儿硬肿症4例,肺炎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6例。皮肤出血16例,皮肤广泛出血,表现为局部及全身多个部位皮肤对称性分布散在瘀斑。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病房应保持空气新鲜、温度为22~24℃,湿度在60%~65%,每天紫外线灯照射30min,床、地面、桌椅等用5%过氧乙酸消毒、擦洗,保持室内安静,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注意保温、及时吸氧。每天3次口腔护理,便后用温水洗臀部,防止红臀发生。每次护理病人前后均应洗手或用0.5%碘伏擦手。

2.2 常规护理

空气消毒每日2次,床椅地面桌每日用84消毒抹洗2次,病房每日定时通风2次,颅内出血的护理中应保持病房安静,患儿头肩部抬高,右侧卧位,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操作轻柔以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免加重出血,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瞳孔、呼吸、面色、四肢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消化道出血应禁食,使用胃肠外营养密切观察有无腹胀、呕吐物情况,大便性状。呕血时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注意观察患儿皮肤情况以及出血的部位性质、范围,尽量避免肌肉注射,可采用皮下注射,注射后可采用压迫止血,按压时脐部出血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护理患儿时,尽量减少拖拉,保持床单位平整。

2.3 严密观察主要生命体征变化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尤其是开放性颅脑损伤,接诊患者时,尽量使伤者头部保持静置,减少不必要的搬动,有活动性出血时,即用钳夹对出血点止血或行简单消毒后伤口包扎;严密观察患者的血、脉搏、呼吸等主要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大汗淋漓、脉搏快且细弱或触摸不清,血压低或测不到说明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应迅速扩充血容量,必要时输给使血压迅速回升,纠正休克,并进行有关并发症预防。

2.4 注意皮下出血的部位、范围、性质、以鉴别其它原因引起的出血

观察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颅内出血时,可有烦躁不安嗜睡、尖叫、精神不振等症状,尽量避免搬动患儿头部。

2.5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出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以呕血为早期症状。失血量大的病例给予输血,纠正贫血,禁食期间静脉输入脂肪乳、爱咪特等以提供能量。所有病例在出血停止后均根据患儿胎龄、日龄尽早给予母乳、早产儿奶试喂,以促进肠道菌群的建立,有利于维生素K的合成。试喂期间应注意奶温不宜高,奶的浓度不宜大,少量多次(每2小时喂1次),同时最好置胃管密切观察胃内容物、有无鲜血等。

2.6 预防感染

新生儿的防御机制尚未发育成熟,且发生新生儿出血后免疫功能低下,故进行各项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口腔、皮肤清洁及干燥,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新生儿室与普通病房分开,减少病房人员流动,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3 结果

转归:治愈86例,占86%,自动出院10例,占10%,死亡4例,占4%。

4 讨论

新生儿易发生维生素 K缺乏性出血症,主要与如下因素有关:(1)维生素K经过胎盘通透性低,仅1/10的量达胎儿体内,早产儿更少;(2)新生儿肠道内尚未建立菌群,所以不能合成维生素K,故易缺乏;(3)母乳中含维生素K(15μg)为牛乳的1/4,本组病例母乳喂养儿多见,也支持这一观点;(4)新生儿易发生腹泻、肝胆疾病等,影响维生素K吸收而导致缺乏。

维生素K缺乏之所以导致出血,是由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主要在肝微粒体内合成,此过程需要维生素K参与,故有肝脏疾病患儿易患本病。维生素K参与本病主要过程在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的谷氨酸残基羧化为γ羧基谷氨酸,只有羧化后才有生物活性。而新生儿由于其肝脏未成熟,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以上凝血因子在生后48~72h中度下降,7~10d回升至出生时水平。当凝血酶原降至成人水平30%,即有出血倾向,至20%时即出血[2]。

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出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以呕血为早期症状。颅内出血是造成新生儿出血症死亡的重要原因。故加强临床观察,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是挽救新生儿出血症患儿生命的关键。

本临床观察可知,严密、细致、有效的护理对降低新生儿出血症的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促进患儿迅速康复有重要作用。

[1]张会丰,王卫平.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3970例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儿童保健杂志,2006,12(1):31~32.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80.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消化道病房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更正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
凝血因子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