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温除大热法治疗脾切除术后发热33例

2011-02-11孙建飞葛宏升魏海梁陈志国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咸阳712000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降温体温

孙建飞 雷 霆 葛宏升 肖 刚 魏海梁 陈志国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咸阳 712000)

甘温除大热法治疗脾切除术后发热33例

孙建飞 雷 霆 葛宏升 肖 刚 魏海梁 陈志国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咸阳 712000)

目的 观察甘温除大热法治疗脾切除术后不明原因持续发热的疗效。方法 应用甘温除大热法治疗脾切除术后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患者33例,观察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33例,治疗后24h体温<37.2℃且不反复者26例,48h体温<37.2℃且不反复者6例。24h内降温有效率78.79%;48h降温有效率96.97%。结论 甘温除大热法可有效治疗脾切除术后不明原因持续发热且不良反应少。

甘温除大热 脾切除 发热

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又称脾热,是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远较其他腹腔手术者为多[1]。术后持续性发热2周以上占8.8%~49.2%[2]。本病可能与脾切除术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临床多采用柴胡注射液肌注、双氯芬酸钠置肛、尼美舒利口服等对症治疗。笔者采用甘温除大热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脾切除术后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患者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 40~70 岁,中位年龄 54 岁;体温 38.3~39.5℃,平均(38.90±0.60)℃;其中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23例,单纯脾功能亢进症5例,脾囊肿4例,脾肿瘤1例;所有患者均为术后1~2周发热。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排除感染性疾病后,未采用其他降温方法,均予甘温除大热法治疗即用补中益气汤口服或胃管注入,基本方为黄芪 25g,党参 25g,白术 15g,当归身 15g,陈皮 15g,升麻12g,柴胡12g,甘草6g。伴自汗加龙牡蛎、麻黄根、浮小麦;时冷时热,汗出恶风加桂枝、芍药;胸闷脘痞、苔腻加苍术、厚朴、藿香。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48h后评效。

1.3 观察项目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h及48h记录患者体温情况,以腋温为准。

2 结 果

本组33例,26例24h内体温降至<37.2℃且不反复,6例在48h内体温降至<37.2℃且不反复;24h降温有效率78.79%;48h降温有效率96.97%。均未出现胃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

3 病案举例

李某,男性,42岁,2008年5月3日就诊。患者诉乏力纳差半年伴黑便1周,既往乙肝病史5年。查体:体温正常,腹软,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脾大,甲乙线12cm,甲丙线15cm,丁戊线+3cm,质硬,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胃镜示:(1)食道静脉曲张(中度);(2)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B超示:(1)门静脉主干16mm;(2)脾大。肝功能无异常。于全麻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顺利。术后第8日出现发烧,体温39.3℃,血常规未见异常,B超检查腹腔无积液。脉细数,苔淡薄白。给予柴胡注射液肌注、尼美舒利口服等对症治疗后效不佳,病情反复。中医辨证为气阳两虚,而生内热。治宜健脾益气,甘温除大热。遂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24h内体温下降<37.2℃且不反复。

4 讨 论

目前,脾热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认为与脾脏、肝脏功能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与免疫机制有关,可能与脾切除术后脾脏的解毒、过滤、分解异性蛋白的作用短期不能被其他网状内皮系统代替有关。同时,肝脏Kupffer细胞的数量和吞噬功能下降,使来自肠道的含有微生物和食物抗原的血液不能被肝脏清除,刺激了免疫系统而发热,且与肝功能分级显著相关[3]。甘温除大热法乃李东垣所创。其在《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曰 “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坦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亦解”。李东垣所指包括扪之壮热、久按热减之中热一类因虚而致之发热。《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中医学认为机体阴阳失调时,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此为阴阳与寒热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普遍适用理论原则,治疗上当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法。但亦有气虚发热、阳虚发热之说,实热可泻,虚热宜补。此因虚致热。需用甘温之品治其气虚、阳虚之本而达到除其标热。此法即为甘温除热法。手术创伤及脾切除后易致脾气亏虚,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其热自退,大忌苦寒清热之剂。本报道应用的补中益气汤既是益气升陷,又是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以温中散寒,补气健运为主,盖补气升阳,清气上升,气机通畅,枢机运转,则阴火下浅,发热自退。方中黄芪为君药,利用其长于走肌表的特性,补气升阳固表,与党参、白术、甘草等同用,共同达到益气健脾,治疗发热之源的作用;当归身使浮阳回归,依附在阴血当中;陈皮补而不滞,能理气醒脾,助脾胃之运化;浊阴向下,清阳向上,气虚则阳陷,气旺则阳升,升麻、柴胡可升举下陷之清阳,以助全方阳气之升发。诸甘温之药配合共同达到治疗气虚发热的目的。药理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能明显提高人体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4]。

本观察表明甘温除大热法能有效治疗脾切除术后不明原因持续发热,并且无胃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疗效确切。

[1]齐兆生.脾切除术后近期发热的原因分析[J].实用外科杂志,1985,5(6):319-320.

[2]田雨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腹部并发症引起的发热[J].实用外科杂志,1989,9(6):285-286.

[3]谢志杰,姜蔚,陶厚权.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持续发热原因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2003,15(7):4-5.

[4]胡仕祥.甘温除热法加脾组织移植防治脾切除术后发热68例[J].四川中医,2003,21(8):29-30.

R657.6

B

1004-745X(2011)08-1326-01

2011-01-30)

猜你喜欢

降温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动物降温有妙招
春天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降温不知待何时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页岩气开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