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

2011-02-11孙轶秋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哮喘发作小儿

付 慧 孙轶秋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小儿哮喘属中医学 “咳嗽”、“哮证”、“喘证”、“痰饮”等范畴,中医认为患儿除有标实症状外,多有脏腑气血不足的症状,累及脏腑肺、脾、肾,多为阴盛阳虚,痰饮伏肺而引起,以阳虚为本,痰瘀为标。患儿多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机体虚弱,腠理疏松,卫气不固,不能适应外界气候环境变化,易为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若反复发作可波及脾肾,脾虚则运化失调,积液成痰,痰阻气道则呼吸不利;而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摄纳失调则气不归根,从而三脏功能失调,因此正虚是本病的主要矛盾。

1 病因病机

患儿体质较弱,易受外邪侵袭,禀赋不足可导致哮喘的发生。《保婴撮要·作喘》云“哮喘…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多”。中医学认为哮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有伏痰,而伏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素体肺脾肾功能不足。李明等[1]认为小儿哮喘缓解期的表现以正虚为主,主要涉及脏腑为肺脾肾三脏,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为肺脾肾三脏所司,肺为水之上源,脾胃为水谷之海而主运化水谷精微,肾主水,若三脏功能失调,则水液代谢失调,痰浊内生,成为哮喘的夙根,遇外邪等引触而发。所以哮喘缓解期治疗多从肺脾肾着手,以扶正为主。江霞等[2]认为哮喘乃因虚生痰致瘀,故在哮喘缓解期防治过程中要坚持扶正与化痰祛瘀并施的原则。用自拟方防哮汤(黄芪、沙参、当归、蛤蚧、补骨脂、冬虫夏草、丹参、桃仁、川芎、白芥子、莱菔子、地龙、钩藤),临床观察表明可明显降低复发率。卢宏昌等[3]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寒、风热之邪侵入人体,首先犯肺,而肺的功能失调极易导致哮喘发作。吴兆利[4]从小儿肺与脾在生理、病理诸方面的关系出发,认为脾胃虚弱,痰浊内生为小儿哮喘的宿根;小儿脾胃亏虚,正气不足,易感外邪,诱发哮喘。李雪莹等[5]认为小儿哮喘的发作根本在肾,其基本病机为肾阳不足或相对不足,且这一病机始终贯穿整个病程,发作期及缓解期都应注意对肾的治疗。

2 辨证论治

小儿哮喘缓解期多以肺脾肾三脏阴阳失调为主,因此扶正固本对于哮喘缓解期治疗非常重要。

2.1 从肾论治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肾虚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因病所伤而致。曹宏[6]认为,哮喘无论缓解期或发作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虚存在,尤其是肾阳虚,提出补肾培元为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哮喘的治本之法。周兆山等[7]认为哮喘为病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哮喘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与肾虚有关。并提出“肾虚质”的概念,认为从补肾立法,进行辨体质施治,这才是哮喘缓解期中医药防治的上上之策。黎经兰[8]在临床上主要以七味都气丸补肾纳气,并根据病情加用温肾补阳之药如鹿茸、冬虫夏草、紫河车、蛤蚧、核桃仁等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38例,结果临床控制19例,显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

2.2 从肺论治肺主气,司呼吸,气虚则卫表不固,自汗,易为外邪所侵,或因气候变化不能适应,而发哮喘。治宜补肺固卫,益气定喘。王明明等[9]认为小儿肺常不足,易感触风邪,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风邪引动伏痰,致哮喘反复发作,用玉屏风散为主预防哮喘,以补肺益气,充实肌表,使外有所卫,风邪难以乘隙感触。姚丽群等[10]用小阿胶汤治疗哮喘缓解期,用阿胶滋阴润肺,配乌梅补肺气,苏叶既可散肺中之寒,又不使阿胶、乌梅收敛太过。通过补肺固表,哮喘发作次数减少。闵亮等[11]认为,补益肺气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从而减少或减轻哮喘的发作。

2.3 从脾论治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失健运,精微难化,各脏腑濡养不佳,机体御病能力下降,成为哮喘发作的内在因素之一。于作洋[12]总结刘弼臣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强调调理脾胃亦有助于补肾,主张在哮喘发作缓解后应长期服用加味二陈汤,以健脾化痰,远期疗效好。张洁等[13]从脾胃论治支气管哮喘,认为缓解期补虚治本为要,健运脾胃为先,补益脾气,上可荫肺,下可制水,临床常用黄芪六君子汤加减,可明显减少哮喘的复发。其治疗哮喘缓解期85例,治疗组均口服黄芪六君子汤方:黄芪、党参、黄精、茯苓、白术、五味子、百合、山茱萸肉、法半夏、陈皮、桔梗、桃仁、白僵蚕、牡蛎、甘草;对照组口服玉屏风颗粒,治疗3个月后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4 肺肾同治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肾中精气不足,摄纳无权则气浮于上;肺虚日久及肾,则肾不纳气,动则气喘。邢向晖等[14]认为,哮喘缓解期肺、脾、肾三脏不足为根本,尤以肺、肾二脏虚损为主,确立“补肾培元、益气固表”为治疗大法。其将9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防哮颗粒(中药治疗组)、固本咳喘片(中成药对照组)口服,普米克都保(西药对照组)雾化吸入,观察患儿用药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呼吸道感染次数、肺功能的变化及对患儿气道炎性因子、免疫因子的影响,并统计3组之间的疗效。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在减轻患儿主要症状、体征,减少感冒次数等方面优于两对照组,在改善肺功能方面与西药对照组的疗效相近,而明显优于中成药对照组,并能降低哮喘缓解期患儿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抑制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提高IgA、IgG、IgM 水平,增强患儿免疫力。

2.5 肺脾同治“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是哮喘之根本,只有脾健才能杜绝生痰之源、脾健则化源充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最终达到完全控制哮喘的目的。李向东等[15]采用健脾益肺口服液(党参、白术、鸡内金各9 g,茯苓、山药、白扁豆、黄精各 10g,黄芪、丹参各 15g,陈皮 6g,防风 3g),每日 3次,每次10 mL,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哮喘缓解期50例,对照组30例服用酮替酚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6 脾肾同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理脾以制生痰之源,补肾以固气之根。脾虚者方用六君子汤加减,肾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等加减,肾阳虚者用肾气丸等加减。

2.7 肺脾肾三脏同治哮喘是由于痰饮留伏,遇诱因而发。发作时痰气交阻,肺气失于肃降,表现为邪实之证,反复发作气阴耗损,肺、脾、肾渐虚,缓解期则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俱虚的症状。李贵才等[16]认为,哮喘久发,必导致肺、脾、肾三脏亏损,临床观察治疗组应用参蛤河车散(人参、蛤蚧、紫河车粉)防治哮喘,对照组予酮替芬口服,3个月后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外周血嗜酸细胞绝对计数、呼气峰流速,结果示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刘仁慧等[17]认为,哮喘缓解期治疗宜肺、脾、肾三脏并补,可充分改善哮喘患者的过敏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气道的防病能力,彻底消除气道炎症,从而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缓解期的系统治疗-治本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久病入络为血瘀”,《丹溪心法》亦云“痰夹瘀血碍气而病”。本病宿痰内伏,壅于气道,气壅而血瘀,即有痰必会有瘀;哮喘反复发作,日久肺脾必虚,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气虚血瘀。因此有些医家认为活血化瘀对于小儿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也起着极大的作用,孙红梅[18]使用自拟方:川芎、赤芍、当归、核桃仁、柴胡、红花、白术、枸杞子、枳壳、黄芪、太子参、茯苓、牛膝、补骨脂为基础方,合必可酮治疗小儿哮喘100例,总有效率达90%。

3 现状及展望

近年来随着医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疾病的防治,也越来越重视哮喘缓解期的预防。西药对于小儿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因其长期使用产生的副作用以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使得中医对于防治儿童哮喘方面逐渐展现出其优势和特色,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对于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缺乏系统的治疗标准及理论依据;(2)没有安全的值得推广的公认的中药方剂;(3)对于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仍处于理论指导阶段,缺乏试验性的研究。今后应大力发展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的优势,达到控制哮喘发作,增强患儿体质,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和哮喘缓解率,丰富和规范哮喘复发的中医药方案。

[1]李明,原晓风.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药防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3):362.

[2]江霞,廖宝军.从痰瘀论治小儿哮喘 116例分析[J].陕西中医函授,2000,3(5):41-42.

[3]卢宏昌,郭芹.玉屏风散预防哮喘发作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2(4) :148.

[4]吴兆利.小儿哮喘缓解期从脾论治的探讨[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7,26(1):3-4.

[5]李雪莹,梁鸿富.刍议温肾法治疗小儿哮喘[J].光明中医,2009,24(1):7-9.

[6]曹宏.补肾培元法治疗小儿哮喘体会[J].陕西中医,2002,21(8):57.

[7]周兆山,王燕青,姜洪玉,等.哮喘缓解期从肾虚体质辨证[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8(9):22-24.

[8]黎经兰.补肾纳气法治疗小儿哮喘 38例[J].中医研究,2005,18(1) :39- 40.

[9]王明明,胡英同.汪受传从肺论治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 (8):466.

[10]姚丽群,钟谈.小阿胶散妙治小儿哮喘缓解期5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1,36(6):294.

[11]闵亮,沈惠风.补虚三法防治哮喘[J].中医杂志,2008,19(4):191.

[12]于作洋.刘弼臣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J].山西中医,2008,14(2):6-7.

[13]张洁,施光其.黄芪六君子汤治疗哮喘缓解期85例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4):204-205.

[14]邢向晖,陈鲁,曲晓红,等.防哮颗粒防治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08,4(5):16-20.

[15]李向东,蒋雅萍,蔡寅寿,等.健脾益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 50 例[J].陕西中医,2003,24(6):499.

[16]李贵才,谢鹤.参蛤河车散防治小儿哮喘缓解期60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3,25(4):69-70.

[17]刘仁慧,袁颖,郭忻.哮喘缓解期治疗宜肺脾肾三脏并补[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4):3354.

[18]孙红梅.活血化瘀方合必可酮防治小儿哮喘100例[J].河北中医,2004,26(1):25.

猜你喜欢

哮喘发作小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