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氏搽剂联合倍佳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40例

2010-10-17刘和祥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毛囊炎色菌马拉

刘和祥

(江苏省东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东台 224200)

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MF)是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慢性、复发性毛囊炎性疾病。2006年8月~2008年11月笔者采用卡氏搽剂联合倍佳外用治疗MF,并与2%酮康唑洗剂外洗治疗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MF患者共78例,均为本中心门诊患者,其中,男58例,女 20 例,男女之比为 2.90∶1;年龄 16~45 岁,平均(26.5±6.1)岁;病程 0.5~72个月,平均(18.0±5.5)个月。7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均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1]

①典型的临床表现;②毛囊内容物直接镜检马拉色菌孢子阳性;③2周内未外用抗真菌制剂;④1个月内未内服抗真菌药物;⑤无对本方案用药禁忌或过敏者。

1.3 临床表现

皮损均表现为孤立的半球形毛囊性炎性丘疹或脓疱,直径2~4 mm;发病部位以上胸部、背部、面颊、肩臂为主,有13例(16.7%)患者皮损较泛发,除以上部位外,腹部、腰部、臀部也可见皮损;28例(35.9%)伴不同程度的皮脂溢出;5例(6.4%)伴花斑癣;32例(41.0%)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11例(14.1%)患者发病前曾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先用卡氏搽剂(本院自制复方间苯二酚搽剂[2])涂擦患处皮损,2~5 min待药液略干后再以倍佳(1%盐酸特比奈芬凝胶,保定步长天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外用;对照组将2%酮康唑洗剂2~10 ml涂擦患处皮肤,揉搓2 min后保留5~10 min,用清水冲洗干净。每日1次,连续使用4周为1个疗程。

1.4.2 观察方法 用药前、停药时及停药后2周各观察1次。根据瘙痒、红斑、丘疹、脓疱按0~3级评分:0分=无,1分=轻,2分=中,3分=重。同时夹取毛囊内容物真菌镜检。

1.5 疗效评定标准

用药后依据疗效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疗效指数=(用药前总积分-用药后总积分)/用药前总积分×100%。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退,临床评分为“0”,查真菌阴性;显效:临床评分减少≥60%,查真菌阴性或阳性;好转:临床评分减少≥20%且<60%,查真菌阳性;无效:临床评分减少<20%,查真菌阳性。有效率以治愈率+显效率计。

1.6 统计学方法

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4周停药时疗效

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7.5%、87.5%,对照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44.7%、65.8%,两组治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9,P>0.05;χ2=3.88,P<0.05)。停药后 2 周 (即第 6 周)疗效: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70.0%、92.5%,对照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47.4%、68.4%,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2,P<0.05;χ2=4.84,P<0.05)。 见表1。

表1 两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停药时和停药2周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1例患者在用药初期出现局部皮肤轻度瘙痒及灼热感,均为一过性,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MF是与马拉色菌相关的一种慢性复发性毛囊感染性皮肤真菌病。近年来,将马拉色菌分为7个种,其中,糠秕马拉色菌等6种为嗜脂性马拉色菌,而厚皮马拉色菌为非嗜脂性。一般认为MF多系由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但也有报道系由球形马拉色菌和厚皮马拉色菌引起的[3]。在MF的发病机制中,物理和生物因素联合起了作用。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作为人体正常菌群的马拉色菌在毛囊中大量繁殖,依靠其脂酶将三酰甘油分解为游离脂肪酸,从而刺激毛囊口产生大量脱屑,引起毛囊导管阻塞,阻塞的毛囊扩大破裂,内含物释放产生炎症[4]。诱发MF的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皮肤油腻、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免疫功能低下、恶性肿瘤、妊娠和糖尿病等都是易患MF的自身因素。外界因素如炎热、潮湿、多汗等在MF的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5]。

本组病例中有35.9%的患者伴不同程度的皮脂溢出,有6.4%的患者伴发花斑癣,14.1%患者发病前曾有使用大量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史,而5~10月份由于天气炎热病例相对较多,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上述理论。因此,对中青年皮脂溢出或痤疮患者,在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原有症状好转后,又突发孤立的毛囊性丘疹、脓疱时须警惕MF的发生。

MF对于抗真菌治疗效果好,多数患者对外用抗真菌制剂反应较好[3]。抗真菌药物治疗MF在于它直接作用于毛囊,杀灭其内的马拉色菌。1%盐酸特比奈芬凝胶是最新合成的第二代丙烯胺类外用抗真菌制剂,它通过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活性,致使真菌麦角甾醇合成受抑制,达到杀真菌和抑制真菌生长双重作用[2]。卡氏搽剂 (复方间苯二酚搽剂,Castellani搽剂)系由间苯二酚、雷琐辛、苯酚、硼酸和丙酮等组成,是一种治疗皮肤真菌病的制剂,具有消炎止痒杀真菌和轻度角质剥脱作用。将复方间苯二酚搽剂与特比奈芬凝胶配合使用治疗真菌感染,能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促进药物向角质层渗透,增强治疗效果。本组采用复方间苯二酚搽剂和1%盐酸特比奈芬凝胶外用治疗MF,效果满意,治疗4周疗程结束时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7.5%、87.5%,其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停药2周后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达到70.0%、9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笔者考虑,可能由于盐酸特比奈芬凝胶有极强的亲脂性,停药后表皮仍有较高杀菌药物浓度,产生一定的后续治疗作用。故笔者认为,卡氏搽剂联合倍佳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可靠,可作为临床常规选用外用药之一。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

[2]王侠生.皮肤科用药及其药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60.

[3]熊心猜,冉玉平,周光平.马拉色菌毛囊炎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2):159.

[4]吴绍熙.皮肤性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2:81-82.

[5]Rhie S,Turcios R,Buckley H,et al.C1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Malassezia folliculitis with fluconazole in orthotopic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J].Heart Lung Transplant,2000,19(2):219.

猜你喜欢

毛囊炎色菌马拉
关于毛囊炎的科普小知识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分析
马拉利的账单
毛囊炎是什么,有毛囊炎要怎么办?
康尼马拉国际马拉松·爱尔兰
伊曲康唑联合氯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200例临床效果分析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
马拉色菌临床鉴定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