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患者中的应用

2010-07-30刘领君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锐器针头急诊科

刘领君

(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科,辽宁大连 116001)

静脉留置针穿刺作为新一代的诊疗技术,可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急诊室经常会遇到一些外伤、烦躁、不合作患者,普通的留置针在撤出内芯时由于患者的躁动易引起针刺伤的发生,抢救环境下护士人均年锐器伤次数高于其他工作环境[1]。自2007年11月起,我科选用了美国BD公司生产的安全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绿色通道的抢救患者中,护士在撤内芯的时候没有发生针刺伤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1月~2009年8月,我院急诊科抢救使用安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选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是由美国BD公司生产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型号为18~22G。两组操作均由绿色通道的15名护士操作。外伤需急诊手术的患者选用18G的留置针,内科抢救患者选用22G的留置针。

1.2 血管的选择

对危重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的血管宜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液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近心端的血管,便于抢救给药。

1.3 穿刺置管方法

护士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穿刺前将输液器管道与静脉留置针连接好,气体排净,按常规准备用物及行局部消毒[2]。取下静脉留置针护针帽,左手托住针柄与针尾,右手旋转外套管,将针头旋出软套管外,使针尖的斜面略偏左,将左边针柄转向右方,使左右针柄重叠。穿刺时操作者用左手固定患者的肢体并绷直皮肤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柄沿血管上方或侧方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压低穿刺角度为10°~15°再进少许,放平左右针柄,左手拇指顺势压住针柄,右手拔出针芯,针芯拔出后针头即没入拔出的针杆内,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固定留置针。

2 结果

据黄建英等[1]报道急诊科护士人均年锐器伤次数高于其他科室护士。自2007年11月我科在抢救危重患者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时采用了安全型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静脉留置针相比较,由于安全静脉留置针在撤出针芯时针头完全没入拔出的针杆内,外面根本看不到针头,针杆无论放置在何处都损伤不了任何人,没有发生因撤出针芯时造成的针刺伤。见表1。

表1 两组操作者穿刺撤内芯时发生的针刺伤[n(%)]

3 讨论

3.1 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群体,急诊科护士面临感染血原性传播疾病的危险

急诊科是医院职业安全高风险科室,由于护理人员不足护士经常处于高度紧张忙乱的工作状态,在抢救工作中频繁接触安瓶、玻璃、针头等锐器,使发生锐器伤的机会大大增加。发生锐器伤后由于皮肤受损,病原体就会被患者污染的血液或体液接种到受伤者体内[3],而急诊科护士常在患者尚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到处置与抢救中,其中包括处于潜伏期和诊断前的传染病患者[4],使急诊护士面临因锐器伤经血感染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血原性传播疾病的危险。

3.2 危重患者的躁动不安及不合作增加了急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几率

急诊患者多是急、危、重的患者,多数患者会有精神症状、意识障碍、躁动不安、不合作。急性开放性外伤的患者需要急诊手术,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入液体和药物是抢救患者的关键,留置静脉留置针时患者的躁动增加了护士被刺伤的几率。另外,半开放的抢救场所使护士的治疗护理操作多处于患者家属直视下,护士心理压力增大,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且操作中还经常受到患者、家属咨询问题的干扰,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发生锐器伤。有安全装置的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护士在抢救患者时所发生的针刺伤。

3.3 管理者对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关注程度也决定了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几率

医院的管理者必须注重急诊科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管理,除了合理增加护理人员,改善急诊科的工作环境外,还要改进医疗护理器具,推广使用有安全装置的注射器、留置针、针头等,采取多种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5]。

总之,针刺伤这种医院内常见的职业伤害的发生并不是完全随机不可避免的。我科自从在抢救中使用了安全的静脉留置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后,不仅减少了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几率,还保证了抢救成功率。

[1]黄建英,陈肇婉,蔡丽娜.急诊科护士锐器伤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7):924.

[2]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70-272.

[3]应菊素,徐国英,牛小秀.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识及针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4.

[4]高霞(编译),秦惠基(审校).美国护理人员对注射针刺伤的防护[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4):153.

[5]武玉梅.护理安全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6):86-87.

[6]刘波.院前急救护理不安全因素探讨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08,15(6):63.

猜你喜欢

锐器针头急诊科
防倾倒双层伸缩锐器盒在临床的应用效果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移动式可伸缩锐器盒放置架的设计及应用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