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远志合剂对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0-07-30褚福明程慎令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远志合剂半夏

孙 毅,褚福明,程慎令,郭 玲,黄 振

(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滕州 2775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到下级支气管树(不包括肺泡)气道黏膜的炎症。该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咳嗽、咳痰为其主要症状,是美国发病率最高的急性病之一[1]。中医中药在止咳、化痰、退热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位居华盖,喜润恶燥,易受外邪侵袭;在生理上,“肺主气,司呼吸,其有宣发和肃降的作用”[2];而咳嗽、咳痰多因邪热由口鼻而入,壅肺,肺气不宣失其肃降之职,致肺气上逆,故治疗宜清肺热、调肃降、止咳化痰为主。我院在镇咳祛痰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口服液、肺力咳合剂、远志合剂等,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院又研制出了复方远志合剂,这一院内制剂在临床上应用近20年来,使用量达12万瓶,疗效确切,质优价廉,无不良反应报道,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10月~2007年10月符合上述标准的我院门诊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23岁,平均40岁;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中度30例,重度20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4岁,平均38岁;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中度32例,重度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选择我院门诊患有急性支气管炎、伴有中度以上咳嗽症状的患者,跟踪观察,研究对象可合用抗菌药物,但不得服用其他祛痰药。

1.3 排除标准

实验前使用过其他镇咳祛痰药患者,喘息性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患者,既往有心、肝、肾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血液病患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3次/d。治疗组口服复方远志合剂,一次20 ml,每天3次,共1周。对照组口服急支糖浆,一次20 ml,每天3次,共1周。观察期间不再加用其他镇咳祛痰药及抗菌药物。观察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改善情况。

1.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3]

1.5.1 单个症状评价标准 按临床积分的改变评价。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临床症状评分降为0分;显效:临床症状评分由3分转为1分,或由2分转为0分;好转:临床症状评分由3分转为2分,由2分转为1分,或由1分转为0分;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1.5.2 综合症状评分标准 症状改善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临床痊愈:服药后症状改善率≥90%;显效:改善率为60%~89%;好转:改善率为30%~59%;无效:改善率<30%。

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病例数]×100%。镇咳祛痰临床症状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镇咳祛痰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1.6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是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发热)。一般常规检查血常规,必要时行肺部摄片。

1.7 统计学方法

两组疗效以率计算,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临床上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疗效分析,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0.0%、98.0%和60.0%、92.0%,P<0.05),说明在镇咳祛痰治疗中,复方远志合剂疗效优于急支糖浆。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肺部X线检查情况的变化

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升高的病例中,治疗后两组血白细胞总数复常率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高。肺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者,治疗组治疗后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升高者,两组复常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血常规及X线治疗前后比较(例)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后检查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微生物感染、物理、化学性刺激或过敏因素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为主,常持续1~3周,起病常先有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本病多属于中医学的咳嗽范畴[4]。

痰是一种病理性致病因素,是人体水液代谢和津液运行障碍及气血不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停积于局部或变为稠浊之物),又可作为治病因素引起多种病症;咳是一种病理性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症状。咳、痰成因很多,治法亦不同,刘河间称“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根据其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可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及治风化痰五类。

复方远志合剂的主要成分为远志酊、清半夏、蜜炙麻黄、蜜炙冬花、瓜蒌、甘草等,主归肺经。在功效主治上,远志酊具有止咳平喘、化痰开窍之功效。彭汶铎[5]分别采用酚红法和氨水引咳法测定4个新皂苷的镇咳祛痰作用,结果表明,其中一种为安神祛痰的主要成分,另外两种为镇咳的主要成分。半夏含半夏淀粉、半夏蛋白I、半夏胰蛋白酶抑制物、氨基酸、生物碱、无机元素、脂肪酸等成分,具有燥湿化痰之功效[6]。亦有报道表明半夏具有祛痰作用,且贮存时间越长,药效越强[7]。麻黄经蜜炙后,能增强宣肺平喘功效,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和挥发油[8]。蜜炙冬花起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兼可养阴润肺。瓜蒌性寒,与其他药物配伍起到清热化痰之功效。刘隽[9]研究发现西药治疗大部分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停药后咳嗽易复发,观察80例患者用瓜蒌皮等组成的中药治疗组中,总有效率为90%。动物实验表明,瓜蒌皮中提取的总氨基酸有良好的祛痰作用,其中天门冬氨酸能促进细胞免疫,有利于减轻炎症,减少分泌物;半胱氨酸能裂解痰液黏蛋白,使痰变稀而易于咳出;蛋氨酸可转变为半胱氨酸及胱氨酸,起协同作用[10]。甘草在发挥止咳祛痰作用的同时,兼具调和药性的作用,邵玉蓝等[11]研究表明,甘草具有皮质激素样抗感染、抗变态反应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是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能够抑制磷酯酶A2的活性,阻止组胺等活性物质的释放,降低活性因子的反应性,抑制抗体生成,临床上多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王丽荣等[12]将从甘草根中提取的甘草多糖以不同剂量用于实验小白鼠,实验结果表明,甘草多糖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因此,复方远志合剂君臣佐使配伍,诸药相互为用共同发挥镇咳祛痰作用,已成为我院临床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基本药物。

[1]张文斌,蒋红丽,周维.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对照实验的系统评价[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8):706.

[2]唐阿梅,刘良丽.活血化痰、益气养阴法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举隅[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2):6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西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汇编[C].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993:51.

[4]李建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概要[J].河南中医,2009,29(10):983.

[5]彭汶铎.远志皂苷的降压作用及机制[J].中国药理学报,1995,17(5):639-642.

[6]郑虎占.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二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660.

[7]邹积隆.贮存时间对半夏的药理作用影响[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2,16(1):54.

[8]钟凌云,祝婧,龚千锋,等.炮制对麻黄发汗、平喘药效影响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6):53.

[9]刘隽.中医药为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79.

[10]王姗姗.瓜蒌皮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67.

[11]邵玉蓝,曹岗,熊耀康.甘草生物活性研究的某些新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3):228.

[12]王丽荣,李杰,董永军,等.甘草多糖对小鼠生长性能及细胞免疫能力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1):226-228.

猜你喜欢

远志合剂半夏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毛远志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毛远志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卷卷当道之花开半夏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
宣痹祛风合剂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