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刍议

2009-12-21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单导学活动单导学建构主义

蔡 建

【摘 要】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引领,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活动单设计的基本理念。 活动单设计的活动程序。 活动单设计的“五项注意”。【关键词】生本观念 活动程序 五项注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风靡全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自己建构的;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引领,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活动单”是基于过去的教学案而又高于它的一种新的产物,是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一种新式的教案。在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活动单是线索、是章程,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和依据。 一、活动单设计的基本理念活动单设计体现四个“第一”的生本观念:将第一思考时间还给学生;将第一表达机会还给学生;将第一体验过程还给学生;将第一认知反思还给学生。教师不再在课堂前照本宣科、讲个不停,而是师生依据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以及实际的学习水平设计的教学“活动单”,通过“自学——展示——讨论——答疑——小结——检测”等环节实施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老师由过去前台的“演员”变为了幕后的“导演”,从而使过去机械、呆板、沉闷、单一的课堂变得活泼灵动、丰富多彩。 二、活动单设计的活动程序 1、创设情景:活动单设计要注重对教材的分析,情景创设尽量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2、活动组织:活动设计要有十分明确的目标要求,每个问题的设计要注意整体性和层次性。活动的形式可以个人独立完成、有也可以两人合作交流,还有四人小组共同探究的,这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进行构思。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自学讨论、合作交流、课堂辩论、成果交流、实验设计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3、调控指导:老师对学生活动要进行适时、适度的补充、认同、激励、拓展等合理的价值判断,以激励和引导学生,达到效益最大化。4、结果反馈:活动单设计还要通过观察、提问、检测等多种途径反馈学生(尤其是“弱势”学生)的目标达成。 三、活动单设计的“五项注意”1.活动设置的起点要低,而落点要高。教育家魏书生说:“我们要蹲下来看学生”,活动要求太高,学生想动也动不起来!就像高高挂在树上的苹果,我们不能让学生拼命的去跳着摘它,而应该是我们用工具把它摘下来,放在学生可以拿到的地方!这个工具就是活动单!起点低也能顺利的启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动起来,避免“冷场”;落点高是活动的总结、归纳与提升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深度,不能停留于知识层面,要提升到能力和情感方面。2.活动中使用的素材要尽可能的新颖、有趣味性。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要师生情感交融,并以兴趣为切入口,以激发学习动机为目的,让学生去发现、探索新知,学生学习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愉快学习”、“自主学习”等,目的也是在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潜在动机,发挥创造性。 3.活动中问题设置的科学性要强,梯度要小。活动中使用的素材、“背景材料”一定要准确,要切合活动的目标与主题,否则会误导学生活动的“方向”,最终导致活动目标无法达成。问题的设计要循序渐进,要尽可能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的设问。给学生设置一定的“台阶”,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否则将直接导致活动无法进行。4.活动时间要合理调控。老师对每一个活动的时间要有预判,应先做一定的限制,在具体设施活动时,教师应灵活的进行调控,否则将可能导致部分活动无法完成,影响整体学习效果! 5.活动成果一定要有展示与评价。对于学生活动的结果一定要有展示,展示的方式不能单一,要多样化,比如:填表、画图、转换曲线、建构模型、情景表演等等!尽可能避免的简单的填空和一问一答的形式!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展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学生能够给自己提出恰当的学习任务,并寻找完成有效的任务解决路径这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活动单导学模式正是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活动单导学”模式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方兴未艾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 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2、布鲁纳 《教育过程》3、肖琪坤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

猜你喜欢

单导学活动单导学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活动单导学”模式
关于“活动单导学”模式的事件与思考
活动单导学在中职英语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探索
立足活动单导学课堂 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