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法与学法的双向融合与创新实践

2009-12-21聂耀武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教法学法素质

聂耀武

与现行的外语教学大纲相比,《英语课程标准》在框架结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尝试,构建了全新的课程目标体系,更新拓展了学习内容,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分别列人内容标准,努力解决以往语言教学中重知识轻运用的弊端,其鲜明特征是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列入内容标准,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融合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界定使英语教育的目标从培养学生单一的英语技能上升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想象,没有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结果充其量只能局限于教科书的更替。为此笔者在教法、学法尝试变革。实践证明我的几点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改革教法,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教学任务要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考试和升学为目的,只能是机械训练、语法翻译的教学过程。我们应该彻底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因此,我在以下三个环节作了变革。 (一)复习 新授之前通过值日生报告、小组对话、脚色表演、歌曲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表演,充分满足他们的表现欲,适时表扬,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不要小看这些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为了使自己在台上表现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他们课前必须充分准备,把学过的语言重新组合,自编自演,从而使学过的知识得以运用。这样做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二)新授 在新授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运用实物、简笔画、图片、动作、表情、投影、幻灯等直观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化的新语言变成具体的、形象化的、立体的直观影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情境,在边看边听边说的过程中,能较快地接受语言信息,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三)反馈 《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使学生运用新的语言材料表述思想,从而培养了学生具有就具体情境准确灵活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素质。当然反馈是多方面的,其中还可以包括书面、口头、听力三部分。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第一、掌握学情,面向全体。具体说来就是要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现状,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模仿阶段多叫水平低的学生,创造表演阶段多叫水平高的学生,使每种水平的学生都能说,都愿意说英语。第二、重视教学的情感性。传统的应试教育偏重认知活动,而忽略情感活动;只重视开发智商,而忽视开发情商,致使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耐挫能力低下。顺利时忘乎所以;受挫时悲观丧气,严重地阻碍着智力因素的发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兴趣训练、好奇感训练、情感训练、毅力训练、性格训练、注意力训练等诸方面的心理素质的基础训练。这样做,在语言方面,能够激励他们大胆进行语言实践,不害羞、不怕犯错误,勇于矫正错误,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在心理素质的铸造方面,也有助于他们逐步形成争强好胜,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于冒风险,敢于迎接挑战,勇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对挫折和失败具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健康完美的心理素质。 第三、增加教学的活动性。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习英语是靠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Internalization)。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是构建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应该遵循的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是素质教育的生命线,是灵魂。没有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就没有素质教育,也就没有成功的英语教学。 二、改革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学法决定教法,教法源于学法;反过来,教法又影响学法,学法依赖于教法。只有教的有方,学生才能学得有法。教法与学法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双向关系。素质教育提倡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掌握英语即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学科,更要采取科学正确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1)让学生掌握求知规律。学生由不知转化为知,必须经过观察、思考和运用才能内化为个体的知识能力、思想品质,即自身素质。教师的作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求知规律。如学生在学习单词或对话时,我一般都先利用多媒体如:录音、幻灯、图片等让学生先听说,用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反复操练,最后设置情境让学生体会和实际应用。(2)让学生学会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英语课上我总是鼓励学生培养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敢于唱反调,善于用不同语言结构表达同一思想,以使他们在具有普遍素质的前提下具有自己的特殊素质,成为“全面发展加个性”或者“合格加特长”的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曾经有人问李阳(疯狂英语创始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学好英语?”他说:“很简单,只要做到‘三个一,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读准;一个句子,一个句子读顺;一篇文章,一篇文章读烂。”他还说:“大量阅读,这是解决所有有关学英语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指导他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略读和详读)另外,我还经常挑选各种文体的简易英语读物,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达到精读与泛读的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4)严格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保证。我们必须教育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后提问;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做到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并重并及时改正作业错误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就会内化为学习品质,同样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当然,教法与学法的有效生成与融合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教、学一致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使之能更好的自主学习。教法与学法的有效生成实践贵在坚持,重在方法,如果大家共同来重视这方面的探讨,定能走出有一条成功之路。

猜你喜欢

教法学法素质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一)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