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甘肃黄河文化的时代精神

2024-06-26张宏伟

丝绸之路 2024年2期
关键词:黄河文化时代精神甘肃

张宏伟

[摘要] 甘肃黄河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流经甘肃过程中甘肃两岸人民在与黄河长期共存共生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衍生出的黄河文化精神,在甘肃历史发展各个阶段都对社会演进、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当代更形成了具有庄严使命感的时代担当精神,迎难而上、与时俱进的锐意开拓、进取精神。进入新时代,甘肃要进一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精神,加强相关黄河流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用甘肃黄河文化精神育民、惠民、利民,加强甘肃黄河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助推甘肃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甘肃; 黄河文化; 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3115(2024)02-0092-0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绵延不绝。黄河流经九个省市,形成了光辉灿烂的黄河文化,滋养着黄河沿岸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甘肃是黄河发源、流出青海的第一站。黄河在甘肃境内流经甘南、临夏,穿过兰州市、白银市,过靖远县流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黄河流域境内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沿线多为多民族聚居区,由此形成了层次分明、复杂多样、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意蕴的甘肃黄河文化。由甘肃黄河文化衍生的甘肃黄河文化精神,具有创新超越、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为推动甘肃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甘肃黄河文化的形成演进

甘肃黄河文化与甘肃黄河文化精神是两个互相依存又有所区别的概念。甘肃黄河文化是指甘肃黄河两岸的广大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语言、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史学、道德规范、民间信仰和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自然遗产、文化艺术、非遗传承、历史传说、古风民俗等。甘肃是黄河文化的中心代表地,文化符号众多,文化形态多元,根脉特征显著。

(一)甘肃是黄河流域史前文明的肇兴之地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45公里处的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距今8000多年,是黄河流域文明的最早曙光。距今5000多年的马家窑彩陶文化遗址,已经具备了早期华夏文化的典型特征。距今2000多年、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来源,它为我们探讨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与政权提供了完备的史料。上古诞生于甘肃的伏羲氏神话传说与黄河流域在甘肃段的诸多史前文化遗存相互印证,生动诠释了在文明初始期居住于黄河上游流域的先民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以启山林的开拓进取精神。

(二)甘肃是黄河流域传统政治文明的发祥之地

夏朝末年,周人后稷之子率领族人抵达迁徙至甘肃东部庆阳地区,以此为根据地,辛勤耕作,建立了中国早期农耕文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周代礼乐制度。春秋中叶,秦人拓土开疆,首次在甘肃天水甘谷、秦城等地建立郡县制度,并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并在公元前230年统一全国,为秦以后中国地方行政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甘肃同时也是礼乐文化的滥觞之地,周工制礼之地在甘肃,随后在黄河流域乃至全国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核心元素。

(三)甘肃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步入巅峰的出发点

西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躲避战乱,大批中原士民迁徙至河西走廊,在此地保存并延续和发展了汉民族的政教文化,这种政教文化成为隋唐政治文化的重要来源。北魏末年,鲜卑族为了团结汉族民众,与汉族门阀结合,形成了关陇政治集团,建立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王朝。由此可见,隋唐的文化种子在甘肃河西走廊得以保护,关陇集团发展的沃野也是泾河渭河流域为其提供的,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一大批甘肃人才,为古代黄河文明走向繁荣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四)甘肃是黄河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的前沿阵地

河西走廊是黄河文化与丝路文化交汇融通的窗口。史前时期,通过甘肃的敦煌,西亚的小麦等农作物传入黄河流域,从而代替糜子、谷物等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汉魏时期,印度佛教通过河西走廊传入中国,印度的许多高僧从敦煌等地进入中国,经张掖、武威等商业都市进入中原地区,既学习汉朝文化又进行佛教传播。丝绸之路开通后,许多波斯商人涌入中国,将西方的物种、医学、艺术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陶瓷、丝绸等也传入西亚东亚地区,甘肃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域。陇右地区也成为当时全国最富庶的地区,“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1]。

二、甘肃黄河文化精神的生成逻辑及内涵特征

(一)生成逻辑

甘肃黄河文化精神是甘肃黄河文化的升华和发展,是甘肃黄河流域两岸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甘肃黄河两岸人民与黄河相互依存、深层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导向,凝聚成了甘肃黄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具体而言,甘肃黄河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如下:一是甘肃黄河两岸人民在同黄河长期共生过程中所产生的深刻的精神体验和热爱黄河的深厚情感;二是甘肃黄河两岸人民在利用、治理黄河过程中凝练出来的坚韧执着的精神导向以及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三是甘肃黄河流域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形成了积淀深厚的农耕文化,这种文化形态凝练成了甘肃人民朴实厚重、追求幸福的生活与生存观念。甘肃庆阳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之地,史鸿文先生在其著作《文化黄河研究》一书中曾经说过:“黄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农业文化,是以水域农耕文明为载体的并兼具宗法性和小生产性的地域文化。”“而黄河流域社会文明的每一次演进,也大都归功于农业文明的不断发展。”[2]这种特色在甘肃黄河文化精神中表现尤为突出,可以这样说,甘肃黄河文化精神是在甘肃漫长的农耕文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农事特色。

(二)内涵特征

甘肃黄河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在新时代挖掘甘肃黄河文化精神,需要把握甘肃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特质,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其蕴含的内涵特征,甘肃地处黄土高原文化区,其精神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深叶茂、传承有序。最早的彩陶、文字、绘画、建筑等都在甘肃黄河流域发端,一些描写甘肃的边塞诗歌、浪漫主义文学,都与甘肃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关系紧密。甘肃黄河文化精神根脉深厚、体系绵长,对甘肃乃至全国甚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二是多样竞辉、开放包容。黄河自青海发源,流入甘肃,在甘肃流经的地域地形复杂、山体众多、支流广布,在这种繁复多样的地形环境中孕育出的文化,具有宏大开阔、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三是创新超越、与时俱进。不论是史前时期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始祖文化,还是后来的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等,都各具特色,精彩纷呈,近代以降,甘肃黄河文化精神汲取西学营养,善于发扬创新,在工业、商贸、教育、科学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展现了甘肃黄河文化精神一脉相承又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特质。四是精勤内敛、家国天下。甘肃黄河流域有精于工艺的文化特点,黄河水车、羊皮筏子、砖雕、建筑、剪纸、泥塑等工艺都在甘肃黄河流域形成体系。甘肃黄河流域文化气息浓厚、崇文重教、先贤辈出。从李白逸兴横飞的浪漫主义诗歌到王昌龄、李益等边塞诗人雄宏阔大的边塞诗歌,到甘肃籍唐人传奇小说作家的“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3],再到近代一大批志士仁人前赴后继,担负起甘肃发展复兴的历史使命,彰显着甘肃黄河两岸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节、开阔宏大的爱国志向。

三、甘肃黄河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

甘肃黄河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绵延赓续的开拓精神、奋发昂扬的进取精神,为推动甘肃社会经济进步、增强陇原儿女的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甘肃黄河文化又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和精神,成为甘肃地方发展和国家繁荣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4]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提出和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是意味深长的,实际凸显的是甘肃黄河文化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深挖甘肃黄河文化精神,尤其要深入探究、凝练当代甘肃黄河文化精神,彰显其时代意义,推动构建新时代甘肃黄河文化精神的崭新价值体系。

(一)为共和国奠基的担当精神

当代甘肃黄河文化精神集中体现为共和国奠基的时代担当精神。这实际上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5]的生动诠释。甘肃黄河文化的担当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精神。

1. 南梁红色文化精神

南梁红色文化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于甘肃黄河流域形成的“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红色精神,它是革命战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既是对井冈山革命斗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又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践和理论基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正因为如此,2009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视察南梁革命遗址时,明确指出要“大力传承南梁精神,使其发扬光大”[6]。南梁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充分反映了他们的优秀品质,集中体现了陕甘边区党和红军的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其中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既是“井冈山精神”的发扬和继承,又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西北地区的具体体现。在当前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并把握南梁精神的内涵,揭示其当代价值,汲取南梁精神蕴含的红色文化基因,对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和现实启示。

2. 刘家峡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成为国家头等大事。为响应毛泽东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7]的伟大号召,1958年,刘家峡水电站正式动工建设。当时,刘家峡黄河两岸生活的民众服从国家要求,把家从河岸搬迁山坡,做出了无私奉献。刘家峡水电站的建设者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凭着一股干劲,用简陋的工具搬山头、挖沟渠,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终于建成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型水电站,有力保障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所必需的电力供应,为巩固新中国建设成果、促进新中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由此形成“立足黄河、献身刘电、勇于拼搏、争创一流”的现代企业精神。刘家峡精神既是当代甘肃黄河文化精神的结晶,又是中华民族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象征。

3. 兰炼兰化精神

1951年5月,习仲勋同志首次向中央提出了建设兰州炼油厂的设想,并于1956年4月开工建设,1958年建成投产。兰州石化人在茫茫戈壁沙滩上,在物资短缺、生活困难的艰苦环境下,用人拉肩扛等纯人工方式,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座炼油厂和化工厂。1960年5月20日,兰州化工厂生产出了我国第一批丁苯橡胶,我国不能生产合成橡胶的历史从此终结,被称为国产“第一胶”。从此,偏安西北的甘肃兰州,诞生了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批现代化炼油、橡胶和化肥工业企业,为新中国石油化工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兰炼兰化精神,其内核为敢于创新、勇于探索、顽强拼搏,不畏困难,这种精神,正是甘肃黄河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写照。

4. 兰大精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发展共和国的核技术,打破西方世界对我们的恐吓和威胁,兰州大学在国家布局下设置了核理论与技术、有机化学等专业,承担了开拓和发展我国核工业的重要历史使命,培养了一批急需专业人才,为国家发展和兴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兰大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勇于开拓、报国奉献的艰苦奋斗精神,是独树一帜、创建一流的时代精神。从此,兰州大学作为世界著名高等学府矗立在黄河岸边,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这一地区获得丰沛、优质的智力支持,也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把文章写在了祖国辽阔的大地上。

上述精神是甘肃黄河文化精神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担当精神。此外,甘肃黄河文化的担当精神还包括“铁人精神”“庄浪梯田精神”“会宁教育精神”“八步沙四老汉治沙精神”“莫高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甘肃黄河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具有甘肃黄河文化的显著时代特征。

(二)迎难而上、与时俱进的开拓进取精神

改革开放以后,甘肃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甘肃黄河两岸也遭遇到一些困境:第一是传统农业需要变革。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省份,而且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农业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受粮价低、种植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粮产粮的积极性不高,传统农业亟待变革。第二是大量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及私营企业。受内外部经济环境、资金短缺、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倒闭。第三是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地位下滑,尤其是兰州,在全国省会城市里排名垫底。第四是受地域、工资待遇等的影响,大量人才外流。面对这种状况,生活在黄河两岸的甘肃人民没有妄自菲薄,他们迎难而上、与时俱进,发扬迎难而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黄河文化精神,做出了传统农业变革、城市改造、交通枢纽建设、城市污染治理、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新举措。

1.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兴起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兴起首先发端于甘肃黄河两岸的地域。一方面,这些地区滞后的传统农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生活在黄河两岸,利用便利的水资源和自然环境,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因此诞生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如刘家峡草莓、永登苦水玫瑰、兰州白兰瓜、兰州白粉桃、兰州冻梨以及靖远西瓜等。这些产业的鼎兴,极大地改善了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水平,丰富了甘肃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

2.城市拓展与产业振兴战略的实施

兰州的地理环境属于两山夹一河,南北比较狭窄,城市发展受到极大制约。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10年12月,甘肃省设立兰州新区。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兰州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行列,成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发展的地域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在兰州新区招商引资的同时,将一批兰州市区的大中型企业迁往兰州新区,既为兰州市区发展腾出了空间,又为新区产业振兴提供了支撑。

3.兰州交通枢纽的形成和快速发展

由于受地域环境等的制约,兰州交通拥堵比较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甘肃省出台了一系列改善交通状况的有力措施,公路、铁路、航空枢纽网日趋完善, 兰州地铁1、2号线建成通车,兰州中心城区形成了以北滨河路、南滨河路、北环路、南环路为主的东西向骨干路网,以敦煌路、天水路等为主的南北向辅助路网,市民出行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4. 城市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由于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空气流通受阻,再加上一些大的污染企业的存在,兰州空气污染严重。针对这种状况,兰州市通过深挖潜工业源减排空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清洁能源改造、汽车尾气监管、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等措施,着力打造“兰州蓝”工程,使兰州市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视察甘肃时对兰州的人居环境给予了大力肯定,说“黄河之滨也很美”。

5. 勠力引进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科学技术的最关键因素是人才。由于受地域、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兰州人才流失严重,一批兰州高校、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调往南方。鉴于此,兰州市多措并举,把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种方式相结合。第一,鼓励甘肃籍大学生回乡创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便利营商条件。第二,采取兼职聘用,项目合作等方式灵活使用人才。第三,在人才培养上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建立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英才三个人才梯队,育才体系进一步优化。第四,实施科研减负行动,给科研人员在经费管理、绩效发放等方面赋予更大的自主权。通过一系列措施,甘肃人才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四、甘肃黄河文化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当今世界,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它与社会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甘肃黄河文化作为黄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甘肃黄河流域历史发展的产物,又成为甘肃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 2019年视察甘肃时做出了一系列相应重要指示。遵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2021年,甘肃黄河文化城市公园建设正式启动;2022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一系列切实举措推动甘肃黄河文化精神赓续不绝、传承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黄河文化思想,切实发扬甘肃黄河文化精神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现实创造力,让甘肃黄河文化精神成为推动甘肃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引擎。

(一)加强甘肃黄河流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精神需要物质的附丽,继承和发扬甘肃黄河文化精神,需要加强对黄河流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甘肃黄河流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这些文物和文化遗产,见证了甘肃黄河流域文化的源远流长,彰显了甘肃黄河文化的创造精神和独特魅力,是甘肃黄河文化精神发扬传承的重要基础。因此,要下大力气保护好这些文物和文化遗产。一是厘清甘肃黄河文化文物和文化遗产,分门别类进行归纳整理,认真梳理每个历史阶段的历史遗存,建立甘肃黄河文化博物馆。甘肃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要对甘肃黄河文化遗产的内涵有全面的、系统的理解。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既要坚持整体保护原则,又要注重遗产保护的科学性、依法性,在科学、依法依规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保护。同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避免在保护中照抄照搬,生拉硬套,不符合实际。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原则指导下进行系统保护。二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激活甘肃黄河流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挖甘肃黄河流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把承载中华文化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展示好传播好,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品做大做强。三是加强区域统筹和战略协作,下大力气健全协同保护、传承、创新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借助科技手段,调动甘肃民众力量,不断加大甘肃黄河流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守护好中华历史文脉中的甘肃篇章,传承好甘肃黄河文化基因,为甘肃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合文化精神力量。

(二)推动甘肃黄河文化精神育民、惠民、利民

让甘肃黄河文化精神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惠及甘肃黄河两岸人民,让甘肃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是根本。一要适应新的农业发展需求,运用产业园区发展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甘肃黄河两岸农业产业园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收入。二要整体推进甘肃黄河两岸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8]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9]因此,甘肃要以经济转型、生态修复、文化转型为重点,通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体系构建,治理水土流失、提高防洪能力建设、涵养水源,大力改善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做到甘肃黄河两岸天蓝、草绿、水清、景美,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三是助力敦煌学、简牍学在黄河岸边结出更大硕果。敦煌学、简牍学是甘肃特有的文化符号,是甘肃黄河文化精神内在的文化特质,长期以来,一大批有识之士长期扎根陇原大地,为敦煌学、简牍学的保护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巨大贡献,使这些冷门绝学在全国乃至世界大放异彩。我们要秉承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下大力气,采用有效措施、应用新技术,保护好敦煌壁画,同时,加大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力度,以及敦煌学、简牍学的文献整理及研究工作,使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三)促进甘肃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文化和旅游是甘肃黄河流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要树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发展思路,推动甘肃黄河流域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挥旅游业在传承弘扬甘肃黄河文化精神方面的作用和效能,培育能够体现黄河文化精神的文化产品及旅游线路,让游人体验人文甘肃之美、黄河之美、得到心灵的放松和陶冶。引导和支持甘肃黄河流经区域的地州市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和新型文化业态,构造甘肃黄河流域文化消费新模式,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要以“文化+”“旅游+”“数字+”纵深推进甘肃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建设,让人们真正了解甘肃,了解甘肃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五、结语

自然先于人类存在,但有了人才有了文化[10]。勤劳质朴的甘肃人民,在与黄河几千年的共存共生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甘肃黄河文化。甘肃黄河文化以人为本、人文化成、以文化人,深刻影响了生活在黄河两岸的甘肃儿女,承载了他们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团结精神”[11],黄河之水奔腾不息,黄河文化血脉也要通过丰富的精神生产才能永久延续,我们要进一步挖掘甘肃黄河文化的深层精神内涵,时代价值,从社会主义精神生产高度讲好甘肃黄河故事,续写好甘肃黄河故事,为甘肃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值赋能。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2:365.

[2]史鸿文,王燚.文化黄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262.

[3]汪辟疆.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53.

[4]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水利,2019,(20):1-3.

[5]习近平.在2019年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N].甘肃日报,2019-09-08.

[6]新华社.习近平在甘肃强调: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2009-6-11,2024-3-27.https://www.gov.cn/ldhd/2009-06/11/content_1337878.htm.

[7]毛泽东.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N] .人民日报,1952-10-30.

[8]新华网.习近平在甘肃考察调研[EB/OL].(2019-08-19)[2024-03-2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8/19/c_1124895154.htm.

[9]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06):3-7.

[10]陈鹏.黄河文化的多重精神特征及符号构建[J].人民论坛,2020,(25):135-137.

[11]赵静.论“四个伟大精神”的历史内涵和实践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68-73.

猜你喜欢

黄河文化时代精神甘肃
激励弘扬时代精神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甘肃卷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兰州黄河文化传承的思考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
基于黄河文化背景下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