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自然灾害史融入水灾害防治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2024-06-21刘梅先林凯荣龙通情

高教学刊 2024年17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课程思政

刘梅先 林凯荣 龙通情

摘  要:水灾害是我国面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华民族在同水灾害抗争的过程中,创造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用生命、精神和智慧书写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水灾害防治课程中引入中国自然灾害史,对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讨论引入中国自然灾害史辅助水灾害防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可行性及融入方法与途径。实践结果表明,融入中国灾害史有利于提高水灾害防治课程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与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水灾害防治;自然灾害史;课程思政;家国情怀;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7-0167-04

Abstract: Water disaster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In fighting against the water disasters, the Chinese nation has created an indomitable national spirit and a splendid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has written many admirable stories with life, spirit and wisdom. Introducing the history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into the cours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Disast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institutional confidence,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innovative spiri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feasibility and integration methods and approaches of introducing the history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to assis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Wate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actice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vividness of this course,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and improving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Keywords: Water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istory of natural disaster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2],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和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强调“要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要建强思政课课程群、优化思政课教材体系、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专业课教学中探索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对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义重大。

自然灾害一直与人类同行,其中水灾害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4]。从古至今,水灾害对社会经济民生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5-6]。受自然和社会条件的综合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水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历史上,频繁发生的水灾害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进程[5]。中华民族在与水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和繁荣昌盛的中华文明,创新了水灾害防治技术与策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水灾害防治课程是土木、水利类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在水灾害防治课程融入中国自然灾害史,有利于丰富课程内涵,拓展学生知识面,同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对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  课程简介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们需求,水利与水害并存。我国自古以来是世界上水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对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常见的水灾害类型包括江河洪水、干旱、山洪泥石流、风暴潮、水污染以及土壤渍害等。水灾害防治课程是土木、水利类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可作为专业必修或选修课),主要内容包括自然与人为干扰下的水灾害形成机制、时空分布、危害、预报与防治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江河洪水、山洪、涝渍、干旱、泥石流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等水灾害的主要成因、形成过程及时空分布特征,掌握灾害评估理论和方法以及灾害防治的对策及措施,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灾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史料故事、抢险救灾、水利建设和模范事迹等思政素材融入,培养学生从事水利相关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中国自然灾害史融入水灾害防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  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水灾害防治课程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同时具有抽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其抽象性主要体现在水灾害形成机理上,而直观性则主要体现在水灾害的社会危害性上。对于水灾害而言,无论是其抽象性还是直观性,都不能只用一堆冰冷的数字和理论来描述表征,让学生纠结于枯燥的客观事实、现象和规律的理解[7]。从古至今,水灾害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有温度的,其“冷”的一面主要指水灾害本身的冷酷,所谓“水火无情”;其“暖”的一面则体现在人类社会应对灾害过程中产生的人文温度。有史以来,人类社会一直在同水灾害等自然灾害作斗争,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令人感怀的神话传说、治水佳话和英雄事迹,这些历史画面正是我们华夏文明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灾害防治课程中引入这些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和史实史料,实现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融合,可以极大地提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和立体画面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8]。

(二)  深化理论认知,培养创新思维

水灾害发生具有其固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水灾害的自然属性主要体现在促发条件上,而社会属性则不仅体现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改变,也体现于人类社会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水灾害的主要承灾体,这是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体现。水灾害固有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也决定了水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与可管理性、普遍性、突发性与规律性、多样性与差异性、可测性与可防性等特点。水灾害的这些特点,在漫长的灾害史中具有丰富的例子。如据邓云特在《中国救荒史》中统计指出,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37年,中国共发生水灾1 058次,旱灾1 074次;而在经济技术发达的今天,水旱灾害的发生甚至越来越频繁。不仅如此,水灾害的危害不仅来自水灾害本身,还来自由水灾害引发“链生灾害”(如洪水链生地质灾害、旱灾链生蝗灾等)以及社会性的“链生灾难”,如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6]。这些历史数据充分说明水灾害发生具有不可避免性与链生性,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同时,通过梳理历史上水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以及应对措施,又可明确地展现水灾害规律性、多样性与差异性以及可防性等特点[9]。

水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决定了水灾害的科学防治策略——以防为主,防、治、救结合。中华民族在与水灾害作斗争的历史中,总结发展了众多的工程性与非工程性的防灾“减灾”救灾策略,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神话传说“大禹治水”或许是最早的关于科学治理水灾害的描述,总结出了对洪水进行“疏导”的治理方法,并发展出了“因势利导”的哲学思想。遵循科学技术发展以及人们认识不断深化的大致脉络,华夏祖先们总结出了“荒政”的总纲性策略,提出了“兴修水利,治理河患;建立气象、灾情、汛情等的监测、奏报制度;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的总体思路[10],并创新发展了一系列技术,成为了水灾害治理史上的巨大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兴修了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著名水利工程;明朝著名水利专家潘季驯发展了以“束水攻沙”之法治理河患,使得黄河河道基本稳定了200多年。随着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水灾害防治方面投入巨大,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完善了抢灾救灾体系,杜绝了频繁出现于历史的“饿殍遍野”“赤地千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重彩浓墨的一笔。

(三)  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

水灾害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从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到近现代的黄河改道、水旱灾害频发等,给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11]。一方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水灾害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创伤的同时,也培养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优秀品质。中华民族在与水灾害抗争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光辉事迹。先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有“召之即来”冲不垮的“人肉堤坝”,时代一直延续,众志成城的精神也在不断传承。中华民族的这种精神,正是华夏文明在四大古文明中唯一能够屹立至今的重要密码,水灾害史所呈现的民族文化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同时,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峡大坝、南水北调等一大批水利工程建设和98抗洪、抗震救灾等事迹介绍,有利于同学们深刻理解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结合史实,引导学生清晰认识我们从哪里来,国家和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更深刻地理解水灾害防治在国治民安上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心怀“国之大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担当。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历来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毫无节制地掠取自然、破坏自然,将会收到自然以灾害形式的反馈“报复”,与水灾害的斗争史也是人类认识自然、调整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灾害史的融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和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观。

三  中国自然灾害史融入水灾害防治课程思政的方法与途径

(一)  结合课程内容精选水灾害案例

中国自然灾害史融入水灾害防治课程思政,教师需要紧密围绕课程内容,思考不同史料案例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产生的可能影响,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自立自强、科学思维、爱国情怀、进取精神和道德品质等,从灾害史料中挖掘思政元素。水灾害涵盖灾种较多,精选史实案例要求教师不断积累案例素材并熟悉,结合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建立相应的思政案例库。

首先,熟悉我国历史上典型的水灾害事件及其社会影响,做到胸有成竹。我国水灾害史实资料十分丰富,很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总结,如无产阶级革命家邓云特所著的《中国救荒史》、陈高佣等编著的《中国历代天灾人祸(分类统计)表》、李文海所著的《中国近代十大灾荒》、高文学主编的《中国自然灾害史》和袁祖亮主编的《中国灾害通史》等。这些著作勾勒了历代灾荒的轮廓和规律,分析了灾荒的自然、社会成因及其相互关系,并从人口流移和死亡、农民起义、战乱及经济衰落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通过梳理和筛选这些资料,形成资料详实的课程思政案例库,让学生从史实的角度深入理解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领会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其次,关注搜集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和自媒体等视频影像资料,结合课程教学目的与事件的本质去芜存菁。相对于文字资料而言,视频影像资料更具有画面感和故事性,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调节课堂教学节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影像方式的信息传递更容易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加深对水灾害危害的认识,结合课程知识思考应该如何去做。此外,通过互联网、期刊和新闻报道等密切关注当下水灾害事件,筛选党政军民在抢险救灾中的动人故事与英雄事迹。通过学习这些事迹,让学生向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看齐,培养学生“为国为民”“心怀国之大者”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作为新时代“大土木”工程人才兴水利、除水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与此同时,关注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灾害防治科学重大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历史上和近现代水灾害防治科技进展及其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水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同时领会到水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一系列工程与非工程的措施,每一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都可能产生重大利好。而结合科技进展的介绍,也可以让学生理解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的深刻意义以及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永不止步的使命感,认识到虽然目前水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多的进展,但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突破的地方,尤其是需要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条件背景下,面对复杂水灾害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以最大的热情扎实基础、突破创新,寻求更安全、更有效、更合理的防治途径,树立成为建设人类美好家园工程师和工程科学家的远大理想目标。

(二)  结合史料融合多种课堂形式

历史的厚重感与故事性可从很大程度上提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但丰富性并不一定能够产生生动性。要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促进知识的接收和课程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授课方式极为重要。在课堂上融合穿插灾害史实,必须准确地把握时机,做到有机衔接。

根据水灾害防治课程教学安排,每一个灾种都需要讲述灾害的时空分布、危害途径与特点,相关案例在我国历史上十分丰富,可进行古今对比分析。比如讲授干旱的影响时,可以引入“后羿射日”和“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也可以讲授历史上农民起义与旱灾的联系;对比2010年西南大旱与历史上大旱社会影响的异同,可以有效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在讲授江河洪水章节时,可穿插黄河改道历史及其社会影响,引入三峡大坝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影响以及“军民一心”抗击洪灾的震撼画面和“舍小家,保大家”的“王家坝精神”;在讲授渍害时,可穿插黄淮海平原盐渍土治理的历史画面,引入袁隆平先生研究“海水稻”的战略意义等。

其次,授课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史实资料穿插形式的多样性。穿插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史实资料的多样性和授课形式多样性两个方面。史实资料的多样性指的是史实资料包括传说故事、文字、数据、图片和影像等多种形式,在制作课件时应注意不同形式的资料的交叉使用,重视故事性、厚重性、画面性相结合,围绕教学目标,做到不重复、不冗长。如在讲授灾害社会影响以及抢险救灾应急时,尽可能采用视频与图片的形式;在讲授水灾害防治科技重要人物时可以采用名人轶事的方式;在讲授古今水灾害防治差异时采用图表对比的方式。授课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可采用直接讲授、视频播放、问题驱动和讨论等方式来进行。

同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根据学生反应与反馈进行灵活调整。在水灾害防治课程中融入灾害史进行思政教育,教师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可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等形式调查了解学生已学的课程知识背景、对灾害史的兴趣程度以及籍贯信息等,如果学生对素材感兴趣或者对历史上发生在自己家乡附近的灾害案例引起关注,则容易产生优势兴奋中心、集中注意力并愿意参加到课堂互动中来。此外还需把握课堂节奏,采取固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固定性是指在每一个教学节点融入的灾害史内容要与课程主题相契合,但在实际讲授中还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进行灵活调整。例如在较长时间理论讲授后或者学生比较困乏时就可以适当加入相关内容,做到张弛有序,吸引学生保持学习注意力。最后,还要畅通反馈渠道,通过作业、邮件等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对反馈情况适当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和讲授方式。

(三)  结合信息化平台推送史实资料

随着现代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互联网终端设备和手段已经深度融入大学校园,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已不再局限于教室和参考教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时间自由选择更多形式的学习资源[12]。同时,水灾害防治课程中具有课程思政意义的史料案例浩如烟海,通过课堂讲授只能介绍极少部分内容。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学习强国、中国智慧教育平台等在线学习平台,以及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博客和在线教学平台等进行推送并分享相关资讯、文章与视频,可从很大程度上弥补有限课时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有选择性地随时查阅和学习巩固,拓展视野,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分享,可以有效积累本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

(四)  开放性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对于传统作业而言,开放性作业是一种不确定的作业,具有可操作性强、内容与结果不唯一性的特点。通过布置一定的开放性课后作业,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作业完成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尤其在信息化技术和教育数字化日益成熟的当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搜集和创作发挥,充分展现个性和理性。由于水灾害的多样性、多发性、随机性和社会危害性大等特点,水灾害防治课程布置开放性作业的途径非常多,例如,可以让学生调查整理家乡水灾害的主要形式和特点以及相关防治措施,分析历史上典型水灾害的社会影响,梳理古代和现代重要水利工程的防灾减灾意义等。结合开放性作业,可升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同感,同时培养学生将课程知识转换为调研、分析、规划设计能力。

四  结束语

水灾害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主要自然灾害。中华民族在同水灾害抗争的过程中,塑造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总结形成了水灾害防治策略并留下了许多波澜壮阔的故事。融入灾害史辅助水灾害防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升课程内容丰富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灾害史辅助水灾害防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论述了融入方法与途径,提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作用,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固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课堂与课后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成效,可为水灾害防治和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网站.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EB/OL].(2018-6-21)[2022-10-6].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806/t20180621_340586.html.

[2] 共产党员网.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3-18)[2022-10-6].http://www.12371.cn/2019/03/18/ARTI15529146

02174896.shtml.

[3] 教育部网站.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EB/OL].(2019-3-27)[2022-10-6].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9n/2019_zt3/zt1903_jd/201903/t20190327_375691.html.

[4] 徐向阳.水灾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5]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 李文海,程啸,刘仰东,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7] 高建国.论灾害史的三大功能[J].中国减灾,2005(1):40.

[8] 杨志全,杨溢,朱颖彦.“地质灾害防治”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目标定位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J].大学,2020(33):53-54.

[9] 张熠昕,杨海龙,马超,等.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7(2):59-60.

[10] 光明网.总结历史经验加强灾害史研究[EB/OL].(2006-10-8)[2022-10-6].https://www.gmw.cn/01gmrb/2006-09/25/content_484315.htm.

[11] 桂慕文.中国古代自然灾害史概说[J].农业考古,1997(3):230-242.

[12] 王华.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数字化建设探索[J].才智,2022(32):33-36.

基金项目: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新时期基于水土交融的城市水务教学团队”(粤教高函〔2020〕19号);中山大学2022年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水灾害防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202291号)

第一作者简介:刘梅先(1986-),男,汉族,江西吉安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生态水文、城市水文过程与模拟。

*通信作者:林凯荣(1980-),男,汉族,福建龙海人,博士,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变化环境下水文模拟与预测、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及风险评估等。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及其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