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景新艺术歌曲《无题》的音乐创作与演唱分析

2024-06-10李梦石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200235

关键词:无题乐句艺术歌曲

李梦石 (上海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上海 200235)

徐景新继承了中国老一辈音乐家黄自、赵元任在艺术歌曲上的探索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貌。他创作的《无题》具有交响性思维、多元化的音乐风格,是词曲作者跨时空合作而成。笔者父亲李建林于20年前首唱《无题》,并委托徐景新先生为该曲创作钢琴伴奏版本。此曲是笔者父亲个人音乐会的必唱曲目,笔者曾作为钢琴伴奏与艺术指导参与演出,遂与此曲结下缘分。2020年9月在徐景新先生家中,笔者采访他本人关于这首作品的创作意图及写作心路。通过与徐景新先生的交流,笔者越发感到这首作品对当下艺术创作有借鉴意义。

一、《无题》:词曲作者跨时空共创

《无题》是当代作曲家徐景新根据鲁迅所作同名诗谱曲而成。1934年春日本社会评论家新居格来华访问,曾在上海拜访鲁迅,鲁迅写《无题》以赠,用意是:在劫难中正孕育解放运动的中国,希望来此的“客人”不要真的认为“无声的中国”没有声音。鲁迅的《无题》共由五首诗构成,除第二首为八句外,其他四首均为四句,这首艺术歌曲选择的是第一首,诗赋如下:“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1976年上映纪录片《鲁迅战斗的一生》,徐景新为该影片制作背景音乐。在纪录片中,歌曲《无题》的前奏旋律被循环播放了4次,最后在电影3/4的位置完整呈现了全曲。

徐景新1943年出生于上海,196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进行系统及专业的学习,曾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中国电影音乐协会副会长等,创作80余部电影音乐作品、150余部电视剧音乐作品。徐景新在创作上借鉴西方作曲技术,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发掘与改良,使得作品具有时代感的同时兼具民族性。实践证明,用这样的技法创作的作品虽增加了演唱难度,却使诗乐之间具有了更强的渲染力和音乐表现力。

艺术歌曲对伴奏的要求极高,需要其与歌曲旋律相融合,并发挥气氛烘托、意境渲染的功用。艺术歌曲通常由钢琴伴奏,这部作品是电影配乐,为使乐曲的表现力与戏剧冲突更为明显,徐景新采用了交响乐队伴奏。因而艺术歌曲《无题》在影片中更能体现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山河破碎的悲痛,以及呈现万物即将复苏的壮丽风景。

二、音乐本体分析与研究

徐景新在采访中说,整首作品的演唱需要一气呵成,通过音乐演唱的情景转换进行歌曲分段,旋律与间奏之间要严丝合缝,从叹气至低吼,从低吼至咆哮,不留给听众任何喘息的机会,在短时间内呈现一个完整且庞大的音乐架构。

我国的专业音乐创作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萧友梅、黄自等人是我国第一批运用西方现代技法的作曲家,他们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作曲人才,徐景新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一辈作曲家不约而同地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进行民族化音乐探索。艺术歌曲《无题》的出现也是得益于此。

(一)核心动机发展

艺术歌曲《无题》的所有音高素材都来源于主题,也就是这首作品的第一个乐节,虽仅有三个小节,却是整首歌曲的核心之所在。

作品第一乐节由f音开始,先下行到d音,然后成拱形结构回到f音,第一乐句是g羽清乐七声调式,这里的音阶虽然与g自然小调的音阶完全相同,但显然是g羽清乐七声调式。这样的写法会削弱音乐中民族调性感,却是作曲家创作中精妙之所在,使得中国民族性与西方的艺术性相融合,形成这部作品独特的音乐风格。

第一乐句的后半句是变化发展,它的前四个音是第一乐句的3—6个音的完全重复,为了削弱调性,作曲刻意没有从主音g开始,而是运用第一乐句中第3个音和第4个音的逆行开始,然后完全重复,这就使得乐曲音高素材高度统一。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还非常重视终止式,第一乐节的结束音是属音d,而第二乐句的结束音是主音g。第二乐句的发展手法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也是呈拱形状态,这个片段中的最高音g正好处于这个片段的黄金分割点处。除歌曲最开始的弱起f-d音以外,乐曲整体是由小字一组的g迂回向上在黄金分割点处到达最高音小字二组的g,然后迂回向下,最后回到了小字一组的g,整个乐段的旋律起伏也呈拱形。在这短短的14小节里,就可以看出作曲家的精妙设计,其不仅要考虑音高与歌词的搭配,还要思考这个乐段间的音高布局。

第二段的核心音高材料同样来自第一段第一个乐句,旋律轮廓像第一乐句的倒影,第二段第一乐句结束时的四个音与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开始的四个音完全相同,虽然出现的结构位置与节拍速度的不同,听众在听觉上会有所偏差,但其内涵是高度一致的。随后歌词重复了一遍,而旋律直接移高了纯四度,但有个别音不同,如“浩”字的第二个音改为了小字二度的d,比之前直接移高一个八度,又如“芒”也非移高了纯四度,而是大三度。“连”字重复时高了一个纯五度,随后是前面音高素材的逆行,中间加了一个f音,最后乐段停在徴音f音上。

第三段为乐曲的结束部分,这里也从g调域转到了C调域,它们二者是二级关系调。这里的第一句有点像A段的再现,其音高素材完全一样,随后通过八度大跳后,乐曲结束在主音g上,而后进行了转调。最后“听惊雷”三个字是全曲的最高音,也是高潮之处,乐曲结束在g音上,这是C调的徵音,虽然这里调性已经改变,但是作曲家一直强调的也是g音。这仿佛让我们想起乐曲的开始音f,其也是g羽调的徵音,虽然两个音的音高完全不同,但是其在调式中的内涵一致,可见作曲家的精心设计与布局。

(二)和声组织技术

我国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其和声技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五声性旋律与三度结构和声结合、五声综合化和声、五声性旋律与近现代和声技法结合。[1]

艺术歌曲《无题》体现了徐景新在和声民族化方面的努力探索。他在旋律的写作中采用了五声性七声调式,而在和声上依旧使用了传统功能和声的写作技法,并将二者非常恰当地结合在一起,做到了传统大小调和声与民族调式的融合。

1.调式调性

《无题》这部作品较多使用的是自然小调的五级和弦,而非升高导音的和声小调的五级和弦,其目的是避免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中出现对斜,即避免同时出现f与#f。但是在终止式时,为了体现收束感与倾向性,作曲家使用和声大调的属和弦,例如在前奏结尾就运用了v-i的进行。在这首艺术歌曲中,调式调性非常明确,虽然在当时的上海音乐学院中,有大量的学生开始在作品中使用非常现代的和声技法,但出于对歌词内涵的考虑,徐景新还是选择了将五声性七声调式与传统大小调和声相结合。

2.和弦结构

在古典和声中,和弦的结构是以三度叠置而成,其最常用的和弦就是三和弦与七和弦。在艺术歌曲《无题》当中,几乎所有的和弦结构都是三度叠置的,只是在乐曲结束时,使用了一个非三度叠置的和弦C-D-F。对于这个和弦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它属于终止中的和弦,可以将其看成省略五音的二级二和弦,其内涵还是三度叠置的和弦,之后还出现了辅助性的四级四六和弦,这些都是典型的大小和声语汇。另一种解释就是将其看成和弦外音,这里的d和f是两个辅助音。明显前一种解释更加合理。

3.和声进行

大小调和声体系中,通常是正格进行与变格进行交替出现。乐曲前奏的和声进行是i-v6-i-iv-v-ii-♭ii-i,其和声进行的基本轮廓依旧还是传统大小调的i-iv-v-i进行。在自然小调中,小属和弦对主和弦没有半音倾向性,小下属和弦的三音与主和弦的五音之间的半音的倾向性则更为明显,因此作曲家在这里使用了五级和弦到二级和弦的和声进行,同时为增强声部之间的倾向性,使用了那不勒斯和弦(♭ii)。

在整部作品中,有两处的和声进行最值得关注。首先是前奏的结束处,突然使用升七级音,形成了典型的和声小调v-i的和声进行,强调了终止的收束感与倾向性。其次,在乐曲结束时,使用了i-ii2-i-iv-i和声进行,其属于典型的变格补充终止。由此可见,虽然其在旋律声部中使用了五声性七声调式,但是在和声进行的使用上,还是非常传统的。

4.变化音和弦

变化音和弦指的是含有调式外变化音和弦,主要有同主音大、小调调式交替和弦、变和弦与离调和弦三种类型。在《无题》中,这三种和弦都在关键处出现。首先是同主音大、小调调式交替和弦,这个和弦只出现了一次,是在g小调向C大调转调时,因为二者属于二级关系调,通常到二级关系调的转调需要有两个步骤,首先是过渡到一级关系的中间调性,然后再过渡到目的调,并以结束终止加以巩固。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并没有使用如此烦琐的转调方式,而是直接使用同主音大、小调调式交替和弦,将G大调主和弦的三音升高,快速向C大调转调。这个和弦在这里并不能看成是四级上的属和弦,因为后面的和弦明显是C大调的重属和弦到主和弦的进行。

整部作品只使用了一个变和弦,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不勒斯和弦,此和弦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主要是用于加强声部间的倾向性。使用离调和弦的目的也是如此,其一共出现了三次,并全部是在乐曲即将结束的位置。首先,重属和弦的出现是为暗示C大调的出现,以及重属和弦到属和弦再到主和弦的进行,做到了巩固调性。其次,重下属和弦的使用,并没有进行到下属和弦,而是直接进行到主和弦,这是为了完成低音声部的线性化声部进行。在全曲结束前还使用了二级的属和弦到主和弦的进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并没有使用终止四六和弦,且直接到达了主和弦,但是在低音声部运用了属音到主音的进行,由此强调了C调的调性。

5.线性进行

在《无题》乐曲的一开始,作曲家就使用了低音下行的写作手法,一开始是主和弦,然后是主二和弦进行到二级三四和弦,从第一乐句的还原e可以看出其借用了大调的二级和弦,然后回到小调的二级,随后是属和弦、属二和弦到主六和弦的进行,这里的低音刚好是下行的。之后出现二级和弦和那不勒斯和弦,最后结束在主和弦上。这里的和声进行非常精彩,低音线条与旋律之间形成了对位化的线条。

(三)曲式结构

这首作品由三个乐段构成,是典型的通谱体曲式结构。其包含6个乐句,中间的乐句变化重复了一次。乐曲在C段时从g羽调转到了G徵调。

前奏共有23小节,其旋律为五声性七声调式,而和声则使用了传统的功能和声体系,为了与民族调式更加融合,其运用了自然小调,又在前奏快结束时出现大属和弦,强调了导音向主音的倾向性。

A段由a、b两个乐句构成,虽然从旋律形态上来看,二者是对比乐句,但是从音高素材来看,二者是高度统一的。这里的织体成两种形态,一种是线性化的进行,另一种是柱式和弦。ab乐句后是间奏,间奏中乐队部分再现了a乐句的素材。B段由c、c1两个乐句构成,这里变化最大的是织体,其由原先的柱式和弦改成了琶音进行。c1为c的变化再现,其音高移高了纯四度。C段由d、e两个乐句构成,两个乐句之间填充了11小节的间奏。d乐句结束后,伴奏通过音阶的反向进行将音乐推到顶点。这里用了一个重下属和弦与二级的属和弦,使得音响效果更加紧张。

综上,《无题》的曲式结构属于通谱体结构。其调性布局非常精妙,乐曲自始至终以G为中心音,乐曲一开始的小调色彩有悲凉、哀伤之感,而最后转到大调,体现了对光明的渴望,其与歌词正好交相呼应。

(四)配器手法

艺术歌曲《无题》一开始是电影配乐,因为歌曲广受大众的喜欢,笔者父亲委托徐景新先生谱写了钢琴伴奏版本,其中的配器技术十分值得关注。徐景新在前奏上用了整整23个小节,可谓是整首歌曲的点睛之笔。从第1小节至第7小节的前半拍,交响乐使用了大提琴,整体呈现的便是一种悲戚、凄凉、毫无生机的画面——灰暗的天、地、人和万物。总谱的第8小节的后一拍半至第17小节前半拍加入了小提琴、中提琴,紧接着小军鼓以两个三十二分音符和一组三连音切入,具有典型的西方音乐节奏特点。两组相同的节奏型再次强调这里的大跳,给听众一种如雷贯耳的体验,隐示着鲁迅想要告诉人们,黑暗至极,终会晴天霹雳,迎来革命的春雷,迎接黎明。主旋律中掺杂着几声闷雷,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有的音符都标有强音记号,同时小军鼓要做出打击乐器颗粒饱满、清脆有力的声响。

第12小节后一拍半至第17小节前半拍,以相同旋律重复四遍,大二度加小三度的民族调式特性三音组,更加强化了旋律的民族调式特征。此处最主要的音乐术语是“string”(渐快),即逐渐加快,到第16小节的“rit”(减慢),则要渐慢渐强,此紧彼松,形成对比,烘托出宏伟壮观的画面,预示着鲁迅内心的焦急与希望光明早日到来的迫切。第19小节一拍半的休止,音乐骤停,犹如嘈杂后的万籁俱寂。第20—24小节,交响乐中出现了一击大鼓,是快速的倚音。在钢琴谱上力度记号是“sfz”,表示强调重音,此乐句之后,音乐逐渐减弱。从第21小节开始,减弱减慢的小军鼓,既像是一击重雷劈开万里苍穹,如龙啸山鸣,又像是鲁迅给予世人敲响的一记警钟,为接下来歌唱部分的开始预留空间和想象,至第24小节开头,前奏渐弱,为歌唱者的起音做好准备。

38—46小节是间奏,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此时,交响乐首先出现的是小号,接着大号进入以相互呼应,最后长笛加入来模拟战斗的号角,意为革命的号角即将吹响。三声不同音高的回声,象征着逐渐前进、斗志高昂的号角声。在第42小节后半拍出现了“accel”(加速)。和声叠加后,整体变成加速的八度且力度逐渐加强,直到第46小节的“rit”,两组大二度缓慢上行,呈现了步步走向光明的意境。总体来说,43小节以前为“起承”,以单音旋律为主,单音有力而简洁,像是作曲家引导听众对现实的反思和惊醒。43小节以后为“转合”,整体使用大量的八度音程,以加强和声效果,从而为后面的演唱和场景渲染做铺垫。

在乐曲的第47小节处,“茫”和“宇”这两个字都有四拍时长,而长笛的加入则像在回应歌唱的旋律,既表达了哀思,又传达了希望。歌唱者的歌词甚少,为了表达急切的心情,在间歇处加入管弦乐齐奏,使得整首乐曲此起彼伏,犹如战斗的思绪在胸中涌动。

整部作品的配器主要是对乐曲进行气氛的渲染,通常在重要歌词时,或是歌曲旋律弱起时,乐队几乎是静止的。而在人声较弱时,则以乐队的增强给予其足够的氛围烘托,二者相互呼应。

三、演唱技巧解析

《无题》全篇共28个字,分为四句。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意,要想将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意境构建出来,还要保证歌曲流畅、悦耳,最终谱写成一篇壮丽的交响诗,着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徐景新先生做到了。他创作的是一首抒情男高音声乐作品,歌曲的音域跨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演唱难度。首先是歌曲低音部分不在男高音的一般舒适区,演唱时要保持声音轻且集中;其次是中国歌曲的行腔咬字,要做到字字有点,以气将点连成线,最终形成旋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歌唱者要熟练掌握对气息的运用。

第一句词为“万家墨面没蒿莱”,此句喻指全国各地一片萧瑟凋零、衰败凄惨的景象。旋律音区集中在小字一组,此时因整体速度较慢,需要强大且稳定的气息支持。此外,谱中的八分音符及附点音符要唱出棱角,而“蒿”字后一拍的两个八分音符需稍作延长。“万家墨面”“没蒿莱”两句旋律分别进行渐强渐弱,形成一个拱形音量线。

第二句词“敢有歌吟动地哀?”其中“敢有”作反语,意为怎敢有,实为“一定会有”的意思。“歌吟”指悲歌和哀吟。“动地哀”即惊天动地,四处悲哀,语出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此句为反问,其意是尽管反动势力压迫重重,使全国劳苦大众愤不能抒,衰不能吟,但在这万马齐喑的死寂之中,正蕴藏着强大的反抗之声,有如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

第31小节和第32小节前一拍,没有伴奏,直唱“敢有歌”,本为怎敢有,所以应无声,但其实是不得不言。第32小节处,出现小字二组g,其属高音区。一般情况,男高音的换声点在小字二组升f,换声后进入高音会使用“关闭唱法”或“面罩唱法”,这种唱法的特点是声音更加集中,穿透力更强。故此处使用该唱法,能更好地表达作曲家所要呈现的气势。

歌词的第三句“心事浩茫连广宇”重复了两遍,整体以较快速且流畅的旋律进行。第二遍的情感整体要比第一遍浓烈,音高也高了纯四度。在57—58小节,旋律进行表现为大幅度的渐慢渐强,为后面的小字二组的高音g做铺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落里,只能吸气四次,并且没有休止符予以歌唱者足够的时间进行吸气,因此歌唱者需要控制横膈膜快速扩张,以做到在节拍内快速吸气,从而保证歌曲的完美演绎。

第63小节的小字二组f共五拍,需要歌唱者在高音上做渐弱的效果,这个对于男高音来说是技术难点:渐弱时需要将腔体保持,气流减弱。

最后一句“于无声处听惊雷”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此句通过激昂的歌唱旋律,以及再现承上启下部分的伴奏旋律,推出最后的高音,这也是全曲音乐色彩变化最大、氛围最浓烈的一段。“于无声处”喻指旧中国的人民遭到极度压迫和剥削,表面敢怒而不敢言、内心悲愤怒吼的黑暗现实。而“惊雷”一指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必将起身反抗,爆发出惊天动地的“雷声”;二指即将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风暴。

此句重复了两遍,在第一遍时,以力度“p”(弱)来表达“于无声处”的幽静。此句于第67小节的切分重音上开始,伴奏在第69小节的十六分音符处突强,交响乐大鼓敲出两个三十二分音符以及一个三连音组,以衬托声乐的小字二组高音a的延长。72—74小节长达七拍时值的高音g,在演唱前需留出稍微长的时间来吸足气,以做出鲜明的强弱对比,像是迎接光明前最后的黑暗。乐曲在第二遍歌词“听惊雷”处做了转调处理,即从g小调转入到C大调,使歌曲变得明亮起来,而间奏的渲染也让声乐旋律转调得以过渡,最后再次重复“听惊雷”,将全曲推向高潮。

在歌曲中重复最后三个字“听惊雷”两次,这是中国诗词朗读的一种强调艺术处理手法,相较第一遍,第二遍节奏被拉宽,音调提高了大二度。在90—91小节之间,歌唱者需在这里吸气,以准备最后的延长高音“雷”,在小字二组的g音上,此处要将惊雷的气势与爆发力表现出来,以及将鲁迅心胸宽广、大义凛然、朝气磅礴、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感表露出来,需要歌唱者尽量拉宽演唱,最后与交响乐同步结束。

结 语

《无题》在核心动机方面,所有音高素材都来源于主题。在和声组织技术中采用五声性七声调式,并运用传统功能和声的写作技法。在配器方面,表达悲凉时,即使用大提琴来渲染气氛,而表达充满希望时,则运用小军鼓来鼓舞士气,只为达到音乐所需要的色彩。在演唱方面,这是一首抒情男高音声乐作品,音域跨度较大,需采用“深吸慢呼”的演唱技巧,以保证歌曲的流畅、悦耳,从而使歌唱者和听众的情绪相连,并在文化内涵的理解上产生强大共鸣。

中国艺术歌曲民族化从百年前即已进行,发展至今,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作曲家,徐景新先生是其中之一,其代表作《无题》不仅仅是一首成功的艺术歌曲,更是这个时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水平的体现,其中的技法运用既有时代创作共性,又有作曲家的个人特色,这对现今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有重要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无题乐句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一生为客恨情多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无题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无题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