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时代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挑战与应对

2024-04-09马晓旭黄春燕

职业技术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数字化智慧

马晓旭,黄春燕

(扬州大学 商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0 引言

智能时代背景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促使经济结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带来人才需求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复合创新型数字人才匮乏成为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短板,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迫在眉睫。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促进教育智慧化转型。2018年,为了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21年,在“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工作措施。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要“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师资是推动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之根本,具备较高数字技术素养的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的关键因素。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1]。文章旨在解读教育智慧化转型如何赋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讨智慧教育时代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策略。

1 智慧教育时代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紧迫性

1.1 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是强国建设之需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已迅速融入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时代的引领者,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资源。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最重要的资源与核心要素,需要高度聚焦智能化教育,快速提升自身数字化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身智能化教育水平,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助力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贡献力量。

1.2 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是人才培养之要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资源是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强弱的基础性、核心性、战略性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强国之路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智能时代,数字技术引领的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快速升级,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承载着为党育才、为国育才的伟大使命,需要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智能型高级复合人才,高校教师则担负着智能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任。面对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高校教师只有快速提高自身数字化教学能力,才能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2 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赋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智慧化转型推动了高等教育生态的系统性变革。技术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对象化存在,人、技术、教育三者之间已形成紧密的共同体,促使教学环境、教学法和学科知识表示的全方位变革,教学范式、教学关系中核心要素之间的互动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字融入高等教育是大势所趋,高等教育的智能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随着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和深入,数字技术必将以其独特的优势赋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1 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赋能高校教师教学技术知识高阶化

教学技术知识是指教师关于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等相关技术的知识。教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必备技能,直接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的组织实施水平,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智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数字化的高级人才,这就需要作为人才培养者的高校教师不断提升数字化教学素养。5G网络、大数据、区块链、教育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推动教育教学智慧化水平提高,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高阶技术支撑。数字时代的高阶技术供给与高等教育的技术需求高度吻合,从供需两个方面助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2 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赋能高校教师学科教学法知识精益化

教学法知识是指教师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知识,教学法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反映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智慧教育时代的智慧学习空间、逻辑推理、深度学习、复杂情境的处理与感知等智能技术,推动教育教学资源的收集、遴选、集成和共享,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教师的教学法知识。强大的数据跟踪、处理、分析和反馈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完成学习诊断、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等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分析效率,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数据挖掘等核心技术能够有效追踪学生的发展需求与行为特征,为教师的精准化、个性化教育教学提供帮助,确保因材施教。智慧教育时代,高校教师教学法知识精益化程度不断提高,将有效助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快速提升。

2.3 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赋能高校教师学科内容知识丰富化

学科内容知识是指教师教育教学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储备,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为适应智能时代发展需要,高等教育需要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智能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2]。智慧化转型所涉及的计算机科学、神经和认知科学、智能制造技术、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门类与大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知识范畴。同时,智能时代教育时空无边界性表征为多元的、虚拟的、交互式教育场景的出现,使学科的交叉融合更加便捷高效,使学科内容知识迅速丰富化,必将助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 智慧教育时代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面临的挑战

智慧教育时代的思维优势、数字优势与技术优势从教学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内容知识三方面全方位赋能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提供了必要基础。但同时,面对智慧教育时代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场景等多因素变化,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面临多种挑战。

3.1 教育教学认知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教育教学认知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理论、育人理念、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等的认识和判断,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遵循原则和价值框架。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新生事物,其教育理念、教育生态、教育主题关系、教学方式等均发生了很大改变。以教育教学理念为例,在智能时代,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需要转向“以学为本”,教育教学范式也需满足从普适性向个性化转化的需求。由于数字技术内蕴的文化是工具理性,彰显的是技术至上的思想理念,缺乏感情交流、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而高等教育培养的是有感情、有情绪、有道德、有价值的人,智能化存在的先天不足决定了人才培养不能对智能化过度依赖,需要教师在教学教育中更加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伦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有更强的人文情感教育能力。同时,智能时代的教师不仅仅要承担知识传递的角色,更需要承担学习分析者、个性化指导者、价值引领者、情感沟通者、生涯规划师等多重角色[3],这些都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认知。但现实是,教师对传统情境下的教育教学方式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同时教师数字化教学意识的形成也需要一个认知、强化、内化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迅速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意识,建立接受并适应数字化教学的意识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面临的首要挑战。

3.2 教育教学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教育教学数字技术知识是指教师需要了解数字技术的内涵特征及其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4]智能时代,知识的数量呈几何指数式增长,同时知识更易被获得和共享,这些都对传统的教师知识供给角色提出了挑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几乎就是专业知识的代言人,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主要供给者,也是教师权威形成的重要基础。但在数字化时代,知识的海量性、易获性和共享性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渠道更加多样化,学生甚至能获得教师不太了解的知识,教师的绝对知识话语权越来越小,教师的知识权威也会被打破。智能化所提供的专业知识、教学资源数据和教学应对策略都将远远超出教师的能力范围,给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带来极大的冲击。

教育教学数字技术技能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掌握的数字技术资源应用技能,比如数字化设备、软件、平台等的选择,及其在使用过程中能顺利解决出现问题的能力。[4]智慧教育时代的高阶技术融入高等教育不可避免,5G网络、大数据、区块链、教育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技术将成为教育教学的必要手段,对教育教学数字技术的掌握及应用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高校教师只有掌握相关的技术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得心应手,才能满足智慧教育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数字化的高阶教育技术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学习掌握。但现实中,由于部分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机制等原因,教师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科研,导致用于教学的时间尤其是高阶教育技术学习的时间严重不足。此外,教师对于难度较高的高阶教育教学技术缺乏必要的敏感度,如何很好地学习掌握并将它们用于课程教学也是教师面临的挑战。

3.3 教育教学数字化应用能力提升的挑战

数字化应用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数字技术资源的能力,包括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实施、数字化教学评价和数字化协同育人四个方面。[4]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字化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创设网络学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混合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以获取有效的数字教育资源;数字化教学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流程优化、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字技术资源,并融入教学活动设计中,进而实现教学目标;数字化学业评价需要教师在学生学业评价中使用数字化技术资源,体现学生学业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动态性、综合性和全面性,有利于识别学生学习异质性,从而实现个性化指导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字化协同育人是指利用数字资源与技术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德育、心理健康、社交礼仪等多方面的协同培养,培养智商与情商双高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综上所述,数字化应用能力贯穿于教育教学整个过程,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实施能力高低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迅速提高数字化应用能力是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

3.4 数字化技术、资源融入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

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承载着很高的社会期望。[5]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专业发展既是自身职业成长的要求,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教师发展已逐渐被视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和重视。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逐渐迈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对高校教师的数字化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数字化技术、资源融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特别强调教师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资源促进自身及共同体专业发展的能力,包括数字化学习与研修,以及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数字化学习与研修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学习与分享,教学实践反思与改进过程中使用数字技术、资源。数字科研是高校教师数字化素养的核心特色,高水平的数字化科研能力是教学与科研统一性的内在要求,更是培养数字化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则需要教师围绕数字化教育教学开展研究,以及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实现教学创新。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种新趋势,高校教师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需要经历认识、学习、内化、迁移的一个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中融入数字化技术、资源同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是高校教师面临的又一挑战。

4 智慧教育时代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智慧教育时代,数字智能嵌入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成为必然趋势,生态系统内的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具有了崭新的形态,传统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中的教育教学意识、知识和技能、教学实施能力、专业发展等已经不能满足智能时代对教师的需求,提升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刻不容缓。

4.1 转变认知,重塑教师教育教学价值观

智能时代,高校教师的当务之急是改变教学认知,正确权衡“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重塑教育教学价值观。首先,重视“价值理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智能时代,技术的高阶化会使技术成为焦点,可能会无意识地淡化价值理性。高校教师应尊重高等教育本质,遵循正确的科技伦理,时刻铭记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价值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次,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需依据崇高的道德标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丰富的文化修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4.2 强化学习,夯实教师数字教育教学知与能

智能时代的教师必然要先努力学习,不断拓展教育教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技术。首先,掌握智能教育知识。完善丰富的智能教育知识是智能时代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要件之一,高校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迅速提高自己的智能教育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其次,持续更新知识结构。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持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使自身知识构架与现实社会发展同步。最后,不断提高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筛选能力。智能时代的信息数据呈现出“大爆发”的趋势,面对海量化的学习资源,如何选择、整理并汲取有用的信息数据极为重要,学生因缺乏专业鉴别能力可能会出现“选择困惑”。相比学生而言,高校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科背景和深厚的专业功底,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筛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为学生筛选数量适中、价值较大且契合学生需求的教育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4.3 驾驭技术,提高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智能教育素养是智能时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必要构成要素,高校教师不仅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教育情怀、广博的教育教学知识、卓越的教育技能等传统素养,还要具备人工智能认知、伦理与技能等人工智能素养。[6]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应以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提升为本,着重于发展驾驭智能技术的信息化“教力”和基于智能技术支撑的自主发展的“学力”,构建以专业教学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学术能力为核心的智能教学能力体系[7],成为主宰技术、实施人机协同教学的专业人才。同时,教师不仅要熟练使用教学智能软件、智慧化教学平台,还要不断突破自我,持续学习,发挥出“中台”纽带作用,提高数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数字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8]。

4.4 不懈努力,提升教师数字化专业发展能力

面对智慧教育时代高等教育生态的系统性变革、教育时空的动态开放、教育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的新变化,高校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与创新能力,迅速适应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新环境,牢固掌握智能时代的教育理念与各项教育技能,才能满足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动态的、开放的、创新的思维理念,具备教学反思、终身学习意识和教学改革创新精神,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行为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促进信息、合作、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养成[9],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和教育研究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智能化教育技术,并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要善于研究与反思,大胆进行改革创新,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及课程特点,不断创新智能化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智能化水平,创造性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4.5 科学评价,激发教师的内在驱动力

基于智能技术支持的评价是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指挥棒,起到调控促进的作用。除了常规的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热爱学生等评价之外,更要强调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效果的评价。从教学目标的合理化、教学情境的科学化、教学设计的普适性、学生学习效果的预判性等方面评价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从是否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操作、是否熟练掌握搜索引擎检索并获取教学资源、是否熟练使用图像和音频处理软件、是否熟练使用学科软件等方面评价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的满意度、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度等方面评价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果。总之,在智慧教育时代,应建立全方位、立体化、智慧化的科学评价体系,激发高校教师的内在驱动力,助力培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

5 结语

当前,高等教育智慧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提高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从教学技术知识高阶化、学科教学法知识精益化、学科内容知识丰富化三个维度赋能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但同时,高校教师也面临教育教学认知数字化转型、教育教学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转型、教育教学数字化应用能力提升和数字化融入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挑战。面对挑战,基于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提出转变认知,努力重塑教育教学价值观;强化学习,夯实数字教育的技术和知识;驾驭技术,提高数字技术应用水平;不懈努力,提升教师数字化专业发展能力;科学评价,激发教师的内在驱动力五项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数字化智慧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有智慧的羊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