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创新整合多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4-03-31孙倩谢丽华林国英

高教学刊 2024年37期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以生为本翻转课堂

孙倩 谢丽华 林国英

摘  要: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建设背景,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课堂教学三要素不够明确、教学设计欠完整、育人功能淡化和“后疫情时代”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问题。通过创新整合多元教学模式,以TBL为单位,基于PBL和CBL教学理念、翻转课堂和动手实践进课堂、成立科技兴趣小组相融合进行实践。结果表明,“以生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不仅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目的,而且可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教学模式;创新整合;翻转课堂;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S1-0119-05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ointed out that talent is the first resource and innovation is the first driving for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education, it pointed out the "common" and "personality" problems between the new teaching model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he three elemen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re not clear enough, the teaching design is not complete, the education function is diluted, and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mode and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Through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teaching modes: taking TBL as the unit, based on PBL and CBL teaching concepts, flipped classroom and hands-on practice into the classroom, and setting 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est groups for pract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 not only achieves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student-student interaction, but also improves students'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 digitization of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integration; flipped classroom; student centered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应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2]。

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而高等教育更多的是为明天培养人才,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与市场、经济、行业等有着紧密的伴生关系;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市场各行各业的主导。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构建更加以“能力为重”的教育;为适应和聚焦数字化转型,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大国,大学教育教学模式应该首当开辟和探索新路径实践,在教学研究上创新整合多元教学模式,以适应信息化互联、数字化智能的冲击和变化。

一  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比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MOOC视频的自主学习模式,线上教师直播授课模式,以及在课堂穿插着像翻转式教学、小组研讨、随堂练习、投票、抢答等丰富多彩的云课堂活动等等,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纯线下授课教学模式。

无论新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均存在“共性”和“个性”问题。

(一)  “共性”问题

课堂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不够明确。目前高校教师过分强调自己对课堂的主导作用,教师把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客观知识和考试重点内容的传授上。而对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少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故在数字化教育背景下应全方位地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全面地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互动交流,完成教-学-练-测-评的闭环控制。

课堂内容教学设计欠完整。目前有些教师上课仍存在照本宣科、一味灌输,不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停滞在死记硬背、机械掌握、一知半解上,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等形式,这都是教学内容欠设计的表现。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教學方案实施、教学结果评价、教学方案反思修改。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需任课教师或团队经过系统地设计,科学地制定出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呈现有序、最佳状态。

课堂教学任务育人功能淡化。目前当代大学课堂知识本位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而将育人抛到一边,教书与育人严重割裂。“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4-8]。故课堂应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教学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9]。

(二)  “个性”问题

“后疫情时代”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疫情期间,高校课堂大部分时期是通过线上混合式模式授课,通过不同的应用软件如:腾讯会议、钉钉、QQ群、雨课堂、学习通等直播授课和课堂互动;或借助网络慕课平台,像中国大学MOOC(慕课)、智慧树、超星泛雅等,又如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都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且慕课资源逐年提升;又或中国知网、万维网、各种小视频软件等都可以作为教师、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库。“后疫情时代”无论线下授课抑或线上线下混合授课,应继续选择和借助慕课平台,并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有机融合,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度,又能监督和记录学生学习轨迹。

二  教学实践——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

本文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为例从课程简介、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设计实施、课程教学成效和课程教学反思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  课程简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属于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主要性能及其结构特点;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能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传感器具备应用专业知识进行传感器的选型、安装和调试能力;了解有关检测的基础知识和传感器的发展动向。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知识脉络如图1所示。

(二)  课程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多,LBL(傳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可适用于各种讲座、报告,而在教学中忽略学生主体地位,与当下“以生为本”理念相悖;PBL(以问题为学习导向)、CBL(以应用案例为学习导向)这两种模式可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TBL(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注重人的创造性、灵活性与实践特点的教学模式;BOPPPS(六步教学)、PAD(对分课堂)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式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的核心素养。

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的界限,基于学生的学情以及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师可综合安排和灵活应用,着力寻求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性强的教学设计更好地引导学生,为学生铺路搭梯: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课程教学设计实施

1  课堂教学设计流程

本文选取课程的第七章磁电感应式传感器中的霍尔式传感器部分内容为例阐述。经过系统严谨的教学设计,借助超星学习通,创新整合多元的教学理念开展实施。其中课堂安排流程如图2所示。

2  课堂教学设计意图

新授课之前首先对上节知识回顾,复习和考查学生对上次课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利用学习通平台选人活动,以小组(TBL模式)为单位,分组展开知识竞赛抢答。经小组的相互激励和协同合作,整体提升课堂活力。

以PBL和CBL教学模式,通过话题讨论和观看视频,学生畅所欲言,根据实际所了解勇敢地表达出来,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在教师的鼓励下更为自信;同时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本堂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新授课教学内容环节,基于教材内容,但打破教材固定内容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活性为基调,综合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为目标,重构课堂教学内容。如讲解霍尔效应原理之前先补充介绍“国内外科学家关于霍尔效应的研究历程”让学生从情感出发感悟国内外科学家探索-实践-奉献-开拓精神。通过视频动图理解霍尔效应,教师通过边讲授边提问互动边观察学生反应的方式,一步步带领学生得出数学表达式;互动时教师不断抛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动脑能力,并自主回答得出结论。教师再复述强化一下,并表扬积极回答的同学。理解了霍尔效应后,对霍尔元件的材料、特性、结构、电路符号内容引导式、问答式讲授;再把霍尔传感器在ABS中的构造、安装和应用原理抽丝剥茧、层层剖析,补充引出ABS防抱死的实际工作原理,并强调霍尔传感器是关键核心元件。为此也解释了开篇的话题讨论和视频车轮侧滑现象。理论联系实际,与开篇所研讨问题首尾呼应,明确霍尔传感器的作用,并使学生理解得更加通透。

课堂小结以提问的形式互动,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次课的内容,检验同学们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全部理解和掌握。

知识探索环节是对本节内容的延伸,通过思考问题的布置,培养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学科前沿布置的话题让学生课下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激发学生自觉探索新知的热情。作业环节通过学习通完成本次随堂练习,量化检验考核学生本节知识点的消化情况。

3  教学创新

1)以TBL为单位,基于PBL和CBL教学理念,在课堂上采用话题研讨式、现象观察式、启发引导式、问题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10]。

2)话题研讨、视频观察、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亮点,通过实际应用带入课堂,层层剖析,基于理论知识点,切入至实际应用。并通过首尾呼应、循序渐进,完成重、难点知识的讲解。

3)引言和知识拓展融入思政元素,了解现在科学前沿,激发学生自觉探索新知的热情,感悟国内外科学家探索-实践-奉献-开拓精神。实现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培养目标。

(四)  其他教学设计创新点及成效

1  翻转课堂汇报

鉴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性质与学生学情,第一次课除了给学生们介绍课程内容框架之外,另外会在学习通上按班级人数进行分组并布置任务,后期上课时每次抽5分钟左右通过翻转让学生进行汇报,教师点评,最后由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给出客观成绩,如图3所示。通过小组协作、翻转汇报,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2  动手实践和认知进课堂

在讲授第2章传感器基本特性中的静特性时,课堂中用机械零件和电子秤、坐标纸等道具,就近分组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实践,以此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静特性指标线性度、灵敏度、重复性、迟滞等的理解,如图4所示。在讲授电阻式传感器时,也会让学生们自主拆装电子秤,找出里面的传感器元件、悬臂梁、线路的走向、显示器件等;在讲授接近开关专题时,会把电感式、电容式接近开关带进课堂,并结合当下自动化应用案例,研讨接近开关的区别和选型等。

通过课堂动手实践以及不同传感器带入课堂,不仅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而且在动手过程中还可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力度,并积累实践经验。

3  科技兴趣小组

对于学有余力和感兴趣的同学,成立了科技兴趣小组。小组成立,提高了同學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真正提高了动手能力、对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如图5所示,小组同学用传感器搭建实物。科技兴趣小组的创立,激发了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

三  教学效果

期末总评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过程性成绩由学习通的课堂表现、讨论、小组任务、作业等客观考察和记录。两学期总评成绩如图6所示,经对比发现,最新一学期学生的不及格率为0,中等率和良好率大幅提升。可见秉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不仅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目的,而且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  结束语

实践表明,为适应信息化互联、数字化智能的冲击和变化,教学方法上应创新融合多元教学模式,着重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同时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协调活动,课堂中的教学气氛和师生关系应是和谐友好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应是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教师应主动接近学生,用鼓励、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彼此真诚交流,对学生行为产生积极导向,建立良好的课堂运行秩序。

“传”道授业解惑,“感”育立德树人,“器”家国之人才,作为教师,不被时代所定义,甘做一生学生的“传感器”,让学生的一生更“智能”。

参考文献:

[1] 杨志成.把握发展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J].人民教育,2023(1):23-26.

[2]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3(1):8-9.

[3] 黄权新,娄琴,郭美华,等.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大众科技,2022,24(4):137-139,143.

[4] 张巧梅.“三全育人”视角下会计一体化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山西青年,2023(6):52-54.

[5] 张忠华.数字中国战略与中国式教育数字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2):3-14.

[6] 万劲波.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现代化[J].科技中国,2023(1):7-11.

[7] 周洪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3):5-10.

[8] 宁吉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路径和重点任务[J].管理世界,2023,39(3):1-19.

[9] 席慧,卢毅,郑瑞博.“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制度研究——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2(4):131-135.

[10] 李梦珂.课堂教学“活动化”偏误及其矫正[J].课程教学研究,2022(10):11-14.

猜你喜欢

教育数字化以生为本翻转课堂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郭绍青: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发展阶段
从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动向把握建设新方向
建设教育强国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