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

2024-03-25葛怀法

新校园 2024年2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华民族传统

葛怀法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然而,由于诸多原因传统文化正在从我们身边悄然消失,这一严峻形势给我们敲响了保护传统文化的警钟。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亟须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祖国的大好山川之美、民风民俗之美、悠久历史之美、灿烂文化之美融入教学,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任其在自由广阔的天地中尽情翱翔。这不仅能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能让学生知而获智,智达高远。

一、创设文化平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就语文课堂而言,教学中创设文化情景,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更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进一步渗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传统文化教学情景的创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充分利用空间。我利用班内“美的发现”“美的分享”“我眼中的美”等宣传版面,让学生搜集、整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名言警句、古代名人画像,也可以是自己书写的名人书法,抑或是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剪纸、贴画等,从空间上营造一种浓厚的班级传统文化氛围。

发挥导语优势。课堂上,可选择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典故诗文,顺势利导,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沉浸在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中。

巧妙播放音乐。利用音乐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让学生入情入境品赏。或轻松愉悦,或婉转悦耳,或慷慨激昂,从听觉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独特的美。

适时穿插影像。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影像视频,让学生耳濡目染,了解古人的故事,体悟他们的情感,进而产生思想情感的交融,思维火花的碰撞,真正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在这些方法中,我们根据不同课文采用不同方法。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借“怀古”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仓促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我将三国时的人物用多媒体图片形式展示出来,并链接了影视剧中孙权等人物形象,让学生知晓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保卫了家园。接着给学生播放另一部关于廉颇、蔺相如的影视剧片段,特别是赵王派的使者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时,学生们对辛弃疾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深有感慨和共鸣,而爱国主义情怀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又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就是选取散步这一平凡琐事,把子孙三代互谅互让的亲情用几个特写镜头展现出来。文章篇幅虽然比较短小,内容也浅显易懂,但字里行间流淌的却是浓浓的亲情,渗透的是高度的责任和使命感。所以讲授此文时,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互敬互爱、尊老爱幼、责任使命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渗透,让传统文化之根牢牢扎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在内心书写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二、阅读文化经典,提高自身修养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特别是一些诗词歌赋,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论语》中,我们体悟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在《己亥杂诗》中,我们感悟了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岳阳楼记》中,我们体会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在《病起书怀》中,我们真切感悟了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一片拳拳赤子之心;从《晏子使楚》中,我们感受到中国人身上的那种不卑不亢、不畏强权和勇于维护国家尊严的气魄与胆识;从《愚公移山》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劳动人民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中,我们看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亲情;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中,我们深切体悟到谭嗣同誓为变法流血牺牲的坚定决心……正是在这一篇篇意蕴丰富的经典文章中,中华民族的各种优秀传统才一点一滴地在学生身上流淌、积聚、传承,最终凝聚成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那种精神和气质。我们要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流入学生的血液,浸入学生的骨髓,融入学生的生命,让它成为学生生命中那一抹最亮丽的底色。

三、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民俗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历久弥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民俗有着特定的生长土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在中华民族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扎根、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历史文化,如何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让传统民俗继承下来,并为其注入新的血液,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日趋稳定和创新进步的缩影。它是中国人情感与思想的凝聚,是认知天地人的重要表达与生动实践,承载的是中华文化的命脉,传递的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认同和价值追求。但是,我们也发现,近几年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上和学校内不少年轻人竟然不知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时间、由来。

针对这一情形,每一次传统节日之前,我都会对学生进行详细分工,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传说及诗词名句,安排学生出一期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手抄报。我还会在班内开一次传统节日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对传统节日的看法与认识,在讨论、交流、分享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利用战国时期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利用三国時期陆绩“怀橘遗亲”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尊老爱亲的感恩教育……通过这些教育,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及灿烂辉煌的传统文明,让学生自然、真切地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形神兼具的传统文化之美。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勇于承担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教会学生把握传统节日的内涵,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让它在中华民族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国度绽放光彩。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中华民族传统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