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路径研究

2024-03-22胡非凡

科学导报 2024年13期
关键词:融媒体课程思政

胡非凡

关键词:融媒体;课程思政

  一、引入新媒体技术

在融媒体时代的洪流之中,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不仅加快了知识的传播,也使知识更具表现力。高校可以不断了解并不断探索在线教育平台的应用,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和互动性的特点,通过学生的在线讨论以及教师教学资源的分享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同时在充分考虑思政课程学科特点以及学生需求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使线上平台成为线下课程的有效补充。虚拟现实(VR)技术的创新为思政课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通过虚拟实境,学生可以沉浸式地体验历史事件、社会场景等,学生在课程中通过VR手段获得穿越时空般的体验,在亲身经历历史事件中增强自身的思想认同,不仅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時人工智能的运用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借助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建议,对症下药来促进学生对思政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引入新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在综合考虑技术成本、教师培训以及学生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前提下,确保技术的使用符合实际需求而非盲目跟风的情况下,最终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优化课程设计

传统的思政课程大多强调对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在融媒体时代,应当更注重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高校需要重视课程内容的设计,通过引入形象案例、实地考察研学等手段将抽象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此外由于融媒体时代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因此在思政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交叉性,运用跨学科的方式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实践,更加丰富思政课程的内容,在探讨社会问题时,可以与法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立体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同时由于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涌现,教学方法也逐渐多样化,成为优化课程设计的重要手段,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学系统、实时问答平台开展小组讨论,实行“翻转课堂”等方式来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可以看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在不断引进融媒体技术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对教师融媒体素养和能力的提升。首先,高校思政教师队伍作为融媒体时代思政课程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对教师的跨学科培训,增加学术交流,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在不断吸纳探索新内容新方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培养自身的跨学科知识背景,能够更好地面对并解决学生所提出的不同领域的问题。其次,教师在新媒体技术方面的培训也至关重要。教师需要熟练运用新技术来灵活应对随之产生的各类教学挑战,为此,高校应开展定期的技术培训并聘请专业人员驻校指导,以确保教师与时代同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此外,加强团队协作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通过不同学科之间教师团队的交流合作,多方合力共同改进思政课程设置,推动高校教师队伍的共同进步。

  四、创新评价体系

进入融媒体时代,思政课程的评价体系也亟须创新,传统的唯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体系早已落后,我们应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思政课程而言,可以引入实际案例分析作为评价手段,通过学生对真实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剖析,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以及思辨能力的提升,这不仅是对学生思政理论知识理解的检验,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竞赛既能检验自身所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又可以在竞赛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融媒体的发展,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而本文引入新媒体技术、优化课程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评价体系,这四个方面的深入探讨为融媒体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高校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潮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982234.

[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融媒体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