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脂肪垫水肿与髌股关节形态的MRI评价价值

2024-03-15王警建鲁斌

贵州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股关节股骨头磁共振

王警建 鲁斌

(1.西安市第九医院影像科,陕西 西安 710054;2.洛南县医院骨科,陕西 商洛 726100)

股骨头坏死(FHN)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多见于呈现骨折人群,以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最为常见,女性发病率稍高于男性[1]。成人FHN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功能障碍、疼痛,跛行等,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出现患肢肌肉萎缩,具有一定的致残率[2]。关节镜检查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金标准,但是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创伤。X线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操作上比较简单,但是诊断的准确性有待提高[3]。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与组织分辨率,还具有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优势,可清晰显示关节软骨、关节内结构、骨髓、软组织等相关信息,能显示股骨头坏死早期病变情况,可指导临床进行治疗[4]。本文主要探讨成人FHN患者的脂肪垫水肿与髌股关节形态的MRI评价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市第九医院治疗的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88例,其中男40例,女48例;年龄(45.34±2.89)岁;股骨头坏死范围(20.34±1.84)%;心率(87.82±4.29)次/分;体重指数(23.11±1.49)kg/m2;收缩压(124.98±10.17)mmHg;舒张压(75.20±5.29)mmHg;空腹血糖(5.00±0.18)mmol/L;股骨头塌陷深度(3.49±0.22) mm;股骨头坏死部位:左侧45例,右侧43例;病程(4.92±0.28)年。纳入患者均符合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年龄>18岁<60岁;患者病情稳定,资料完整;均为单侧坏死。已排除有膝关节手术史者;合并交流、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存在磁共振成像检查禁忌证者;合并肿瘤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磁共振成像方法患者均予磁共振成像检查,采用GE公司的signa 1.5T磁共振成像检描仪,配套有8通道体线圈。患者采用仰卧位,脚先进,对股骨头进行图像采集,扫描范围从髋臼上缘扫至股骨粗隆间,扫描序列如下:T1WI:TR 480 ms,TE9.2 ms,矩阵320×192,FOV 34×34 cm,层距1.0 mm,层厚5.0 mm,带宽27.8 kHz。T2WI:TR 4500 ms,TE116.3 ms,矩阵384×224,FOV 34×34 cm,层距1.0 mm,层厚5.0 mm,带宽31.2 kHz。T2-Cor:TR 3380 ms,TE116.4 ms,矩阵320×224,FOV 36×36 cm,层距1.0 mm,层厚4.0 mm,带宽31.2 kHz。

1.3 病理检查患者均予关节镜病理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作为判断的金标准。采用双盲法对所获得的核磁共振成像图像进行诊断,当意见不一致时由本院一名主任医师进行最终判定。

1.4 观察指标观察与记录所有患者的分期状况,核磁共振成像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记录与观察患者的脂肪垫水肿与髌股关节不稳检出情况。调查与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

2 结 果

2.1 影像学表现88例患者在核磁共振成像T1WI呈低信号,T2WI呈水样高信号,T2-Cor呈高信号,伴随有膝关节积液,出现毛细管样的小接口,出现硬化带及肉芽组织带连续,可见软骨下微骨折。

2.2 临床分期在88例患者中,核磁共振成像判断为Ⅰ期48例,Ⅱ期32例,Ⅲ期8例;病理判断为Ⅰ期46例,Ⅱ期35例,Ⅲ期7例。

2.3 脂肪垫水肿与髌股关节不稳核磁共振成像判断脂肪垫水肿48例,髌股关节不稳43例;病理判断为脂肪垫水肿47例,髌股关节不稳41例。

2.4 诊断价值核磁共振成像对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94.3%(83/88),对Ⅰ期、Ⅱ期、Ⅲ期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8%、96.8%、87.5%;对脂肪垫水肿、髌股关节不稳的诊断准确率为97.9%(47/48)、95.3%(41/43)。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见表1。

表1 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n=88)

3 讨 论

FHN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其在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是病变呈现进行性发展,可导致患者出现股骨头塌陷、髋关节退行性改变,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是当前临床关注的重点。MRI具有无创、安全性高、准确率高性等优势,可通过不同方位成像检查能较为清晰显示软骨出血、水肿、坏死等病变组织,被认为是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分期及判断预后的最佳选择之一[5]。

本文结果显示,88例患者在核磁共振成像T1WI呈低信号,T2WI呈水样高信号,T2-Cor呈高信号,伴随有膝关节积液,出现毛细管样的小接口,出现硬化带及肉芽组织带连续,可见软骨下微骨折;核磁共振成像判断为Ⅰ期48例,Ⅱ期32例,Ⅲ期8例;判断脂肪垫水肿48例,髌股关节不稳43例。研究[6]显示,磁共振成像诊断股骨头坏死Ⅰ期患者表现为股骨头不变形,Ⅱ期患者股骨头出现硬化区,Ⅲ期患者出现软骨下完整性被破坏。同时当股骨头坏死发生后,关节内滑液过度产生导致关节内压力增加,并使滑膜突入髂腰肌滑囊,形成脂肪垫水肿。关节积液通过髋关节和滑囊之间的交通释放,伴随有纤维囊变薄、滑膜衬肥大、绒毛增生,可造成髌股关节不稳[7]。

MRI具有空间分辨力高、无创伤、组织对比性强等特征,是目前关节软骨疾病最为常见检查方式之一。且核磁共振成像可直观显示软骨厚度、软骨形态,能弥补超声、X线与CT检查的不足,可沿任意方向重组断层图像,能清晰地显示患者软骨病变区域与解剖结构关系[8]。本文结果显示,核磁共振成像对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94.3%(83/88),对Ⅰ期、Ⅱ期、Ⅲ期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8%、96.8%、87.5%;对脂肪垫水肿、髌股关节不稳的诊断准确率为97.9%、95.3%。从机制上分析,股骨头滑丝可导致股骨滑车发育不良、膝关节外翻和膝关节过伸等,从而可导致脂肪垫水肿、髌股关节不稳的发生。核磁共振成像还可定量研究髌骨脱位、移位、倾斜等运动特点和解剖特征,其断面成像不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还可显示关节积液情况,从而提高对临床分期的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成像能有效评价股骨头坏死的肪垫水肿与髌股关节不稳状况,对于临床分期的判断准确性也较高。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文不涉及伦理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猜你喜欢

股关节股骨头磁共振
髌股关节疼痛对老年人楼梯行走时髌股关节力学特征的影响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髌股关节紊乱对膝骨关节炎影响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运用逐痰祛瘀固本法治疗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髌股关节置换治疗单纯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分析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