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火灾形势分析及防范对策

2024-03-12黄凌霄

今日消防 2024年1期
关键词:老旧小区防范对策

黄凌霄

摘要:前山街道位于珠海市主城区香洲区,辖区属于城乡接合部,人口密集、老旧小区数量多、消防业态复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就辖区火灾形势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对策,以期为其他地区的防火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火灾形势;老旧小区;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4)01-0019-05

1 辖区基本情况

前山街道位于珠海市香洲区西南,北邻凤山街道,东邻梅华街道,西以前山河为界与南屏镇相接,南连拱北街道。共有18社区,面积约18km2,常住人口21.5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1.89万人。辖区有重点单位81家,一般单位800余家,小型场所5300余家,小区165个,出租屋798栋,学校17家。

2 火灾形势分析

2.1  前山街道消防救援分局接处警情况分析

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珠海市香洲区前山消防救援站共接警出动879起(其中火灾扑救201起,抢险救援206起,社会救助320起,其他79起,增援73起),出动消防车1620辆次,出动警力8154人次,抢救被困人员105人,疏散被困人员122人。从出警区域来看,辖区火警及灾害事故易发多发地区为消防设施陈旧的老旧小区和室外草地等处,主要原因是电气短路、乱丢烟头、烧垃圾、用火不慎等。

2.2  火灾风险形势基本情况分析

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轄区共发生火灾201起。从发生火灾的原因来看,电气线路年久失修引起老化短路、乱扔烟头与烧垃圾比重较大。其中,电气短路35起,占总起数的17.42%;乱扔烟头46起,占总起数的22.89%;烧垃圾23起,占总起数的11.44%;居民用火不慎21起,占总数10.44%;车辆自燃15起,占总数7.46%;电动自行车或者电池室内充电6起,占总数2.98%;其他火灾原因55起,占总数27.36%。从发生火灾的时间段来看,白天100起占49.75%,凌晨38起占18.9%,晚上63起占31.34%。从发生火灾的区域来看,住宅小区占27.27%,工厂企业占9.09%,室外草地等占59.09%。

2.3  典型事故案例

电动自行车火灾时有发生,产生危害巨大。2022年以来,整个香洲区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3起(含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热失控),占火灾总数6%,虽然占比不高,但是电动自行车发生火灾时危害巨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2022年7月17日凌晨,香湾街道某小区一租客将电动自行车电池拆卸带回家中充电发生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主要烧毁了沙发和电视等物品,经初步调查,火灾原因系锂电池在室内充电过程中发生电气线路故障继而造成自燃,引燃周围可燃物蔓延成灾。2023年5月12日,狮山街道桃园新村一居民房内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过火面积约4m2,经调查认定,起火原因为电动自行车电池短路。2023年4月24日8时许,前山街道某小区发生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违规入户充电火灾事故,现场解救4名被困人员,转移4具电车蓄电池。经现场勘验及充分调查,对起火原因认定为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热失控起火,继而引燃周围可燃物。

这些电动自行车案例揭示出以下问题:一是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违规将电动自行车(含蓄电池)带回家中充电,并在室内夜间长时间充电,继而引发火灾;二是小区室外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进度缓慢,截至2023年6月,前山街道新建充电桩18个,实现了每个社区至少一个集中充电桩的任务,但造贝村、南沙湾村和翠微村等旧村里仍然没有新建充电桩,且旧村里电动自行车数量较大,管理相对混乱;三是物业服务企业电动自行车管理不到位,未将电动自行车进行集中停放管理;四是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仍存在落实不到位问题,前山街道靠近中山市坦洲镇,两地往来密切,人口众多,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底数不清。

高层建筑火灾一旦发生,救援难度大,影响范围广。2021年4月20日9时许,前山街道某小区电缆井发生火灾,现场浓烟弥漫,消防救援人员无法进入,119指挥中心即调派大功率排烟设备到场参与处置,警情于当晚10时38分基本处置完毕,处置时间长达约2h,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经现场勘验,该起火灾事故发生在明村新村1栋电缆井,电缆井内部线路未进行套管,部分电缆井防火门老化,楼层之间防火封堵不到位,各种线路混乱拉结。综合走访调查及现场勘验情况,判定火灾原因系放置在电缆井内一楼的线路短路引燃井内可燃物,并产生大量浓烟。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强化高层建筑排查整治,2023年以来,区消防救援大队全面开展四类高层建筑(老旧高层住宅、老旧高层商住混合体、超高层建筑、高层公共)突出问题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排查406栋,发现隐患1090处,整改隐患829处,约谈物业企业58家,约谈116人次。

从该起火灾案例以及四类高层建筑排查情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层建筑物业服务企业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应急响应速度不够快;二是镇街在四类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督促整改落实上力度不够大,目前还有一定数目的火灾隐患未整改。

3 辖区典型场所消防安全形势分析

3.1  重大危险源

辖区有3家石油化工企业,某燃气前山储配站存储天然气500m3、某前山气库存储液化石油气3000m3、某气库存储液化石油气400m3,属于重大危险源。由于个别企业未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疏于管理,存在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例如某公司存在LPG储罐液位未设置下限报警装置,消防水池未设置高、低水位报警装置,充装台入口人体静电消除器静电接地未连接在静电接地体上,照明灯控制开关静电接地线脱落,1处挂壁风扇防爆挠性管损坏、防碰撞地垫损坏,LPG储罐1个安全阀送检未及时恢复等问题。

3.2  老旧住宅小区、出租屋

前山辖区内老旧住宅小区、城中村自建房出租屋数量多、分布广。此类建筑由于先天性原因普遍存在防火间距不足、小区停车位不足、占用消防车通道划线作为停车位、建筑内部安全出口数量不够、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或长期疏于管理不能保持完好有效等火灾隐患。前山街道老旧住宅小区165个,其中小区消火栓没水的占30%,近年来消防车通道问题占市民举报投诉的40%以上。另外由于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等原因,住宅内设置神龛、室内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违规使用大功率用电器、重要节假日楼道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等现象,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3.3  三小场所

三小场所面积小、设施简陋,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其疏散困难、燃烧猛烈等因素,极易造成人员的伤亡,形成严重的后果。经过持续的整治,三小场所违规住人现象有所下降,但是辖区内小型场所违规住人回潮现象仍较为顽固,街道虽然常态化开展夜查联合行动,落实“拆床”行动,但违规住人始终无法完全杜绝。同时多数三小场所设施简陋,超量储存使用液化石油气瓶,为节约成本,常使用彩钢板进行隔离,耐火等级低,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蔓延,使用不正规的排插或者电线随意敷设易发生触电甚至火灾事故,经营者往往存在侥幸心理,不配备或没有配备足量的独立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不设置或者设置不合格的消防设施和器材,不能及时发现火情,扑救初期火灾。由于三小场所管理漏洞等原因,还存在未按照规定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进行装饰,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违规充电等火灾隐患。

3.4  村级工业园

前山街道辖区内有某工业园、某工业大厦等村级工业园。在工业园内企业订单增加时,企业加班加点赶制订单,热火朝天的景象背后却存在诸多火灾隐患,主要表现为未按要求设置封闭楼梯间,车间或仓库内物资繁多占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卷帘门、格柵门,安全出口疏散门未向疏散方向开启,仓库、办公室、休息区与生产区域防火分隔未设置,园区内违规搭建彩钢板占用防火间距,未按要求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水泵损坏或未调到自动状态,电气线路老化未穿管,室内停放电动自行车等。另外园区存在未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未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档案,未签订消防维保合同等现象。

3.5  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因结构较为复杂,一旦失火,将引起猛烈燃烧,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前山辖区内超高层公共建筑1栋,高层公共建筑16栋,老旧高层住宅5栋。在一些修建时间较长的高层建筑中,消防器材配备不全或丢失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旦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另外个别老旧高层住宅小区,车位紧张,占用消防通道的现象严重,导致发生火灾事故后,消防车无法赶到现场进行救援;一些居民把家中废品物品堆放在楼梯口,让其成为居民逃生的“绊脚石”,影响应急逃生。还有一些管理单位,为方便人员货品出入,将常闭式防火门随意敞开,导致可能发生火灾后,烟气随意流散,不利于防止火势蔓延和人员疏散。

3.6  旧村

旧村里面存在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车通道不符合标准、道路狭窄消防车无法进入等问题。村民自建房、出租屋、“三小”场所以及老旧小区等场所火灾风险仍然较高,村民自建房建筑结构布局不合理、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出租屋消防设施设置不足,未开设逃生窗;小型经营场所违规住人“回潮”严重,小型餐饮场所大量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疏散通道堆放杂物占用堵塞等消防隐患问题长期存在,治理难度大,督促整改效果不明显。例如,在区消安办重大风险专项督导检查中发现,前山街道一食店(三合一场所)存在厨房过量储存燃气瓶、违规住人等隐患问题。主要原因是基层消防网格员缺乏专业消防安全理论学习,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消防综合能力水平不高,专业性不强。在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大量瓶装液化石油气和未按照要求安装简易消防设施等普遍性问题,未及时纠正整改,检查过的场所仍然遗留部分问题,未及时督促跟进整改形成闭环,导致隐患问题长期存在。

3.7  其他类型场所

前山辖区内大型商业综合体5个,内部功能复杂,火灾风险类型多样。一些工业性质改商业的建筑内部包含餐饮、办公、娱乐(棋牌、直播)等功能,管理较为混乱,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另外辖区内有众多社会福利院、养老机构、托儿所等场所,人员抵御风险以及逃生自救能力较差。当前,月子中心、电商物流以及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业态陆续出现,这些新业态与传统行业不同,一时未能对场所性质进行准确定性,现实中造成这些新业态经营企业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也没有具体的监管标准,容易造成失管、漏管等问题出现。

4 辖区灭火救援能力分析

4.1  人员编制情况

前山街道辖区内目前有前山专职消防站和翠微消防站2个站点,共有指战员45人,指挥员3人,班长6人,副班长6人,后勤岗位3人,战斗员17人,通信员2人,消防车驾驶员8人。

4.2  车辆装备和器材情况

消防站共有8台消防车,载水量20t,泡沫8t,其中水罐消防车5台,抢险救援车2台,32m曲臂云梯车1台。个人防护、侦检、灭火和破拆等各类器材共有3000余件套。

4.3  消防水源情况

辖区内有市政消火栓359个,主要分布于28条道路上。其中,南沙湾社区、造贝社区由于村内道路狭小,消防车无法进入,且缺乏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源缺乏。辖区天然水源有前山河。

4.4  消防救援力量存在的不足

一是队站执勤装备器材对于新能源汽车着火能够处置的装备器材存在不足,只能使用水枪进行降温,无法使用有效的装备器材提高此类型警情处置效率。二是队站对大跨度大空间厂房、城中村、三小场所的装备器材不够,对于狭窄拥堵路段只能依赖“老装备”“老思路”开展作战行动任务。三是针对前山辖区气库,若大型气库发生事故,能处置的执勤力量不够。四是队站人员力量不足。目前队站人员入职未满三年的占50%以上。人才流动性强,人才留不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专职队伍战斗力的成长。而消防队站作为消防队伍最基本的作战单位,尤其在老队员调离或离职后,新队员尚不能快速成长为有效战斗力这段时间,表现更为突出。五是指战员对高新装备不了解、不熟悉。大量的新装备、新器材补充到基层队站,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相关器材的实际操作经验缺乏,面对高科技的专业设备,队站战斗员受限于知识水平,使得这些装备使用率不高。六是战斗员心理素质有待加强。新入职的队员普遍都是“00后”,他们社会阅历浅,经历的困难和挫折相对较少,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如面对一些火势蔓延范围非常大、燃烧非常猛烈的火场,特别是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畏战的心理。

4.5  消防站布局情况

前山街道辖区面积20.8km2,目前有前山专职站和翠微专职站2个站。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站的布局一般应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min内(4~7km2)消防站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前山消防站到达辖区最远点程约需15min,翠微站到达辖区最远点需要20min,远达不到消防站规划布局的要求。

5 防范对策和建议

5.1  强力推动政府落实主体责任

实行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镇街书记和主任担任镇街消防安全委员会“双主任”,推动和整合基层力量,有效打击小型场所违规住人、老旧厂房违规施工等突出消防安全隐患。逐步厘清区行业部门、街道综治办、综合行政执法队、公安派出所、应急管理办、各行业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的消防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建立常态化运行定期会商、联合执法、函告提示等工作机制,有效发挥各行业部门的监督作用[1]。

5.2  成立消防安全指导服务中心

积极融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立健全符合我区实际的基层消防力量建设标准、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参照斗门区的做法,成立消防安全指导服务中心,即在香洲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加挂区级消防安全服务指导中心牌子,承担指导镇街道消防工作、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行政执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职责任务,进一步加强香洲区消防安全管理服务工作,从机制上完善全区消防基层治理体系。前山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同步加挂镇街消防安全服务中心牌子,街道明确2~3名行政或事业编制人员承担消防安全服务指导中心职能。

5.3  突出重点抓好火灾防控

用好约谈、函告、警示、提示等手段,推动党政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三个责任”落实。紧盯石油化工、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住宅、学校医院、文博单位以及城中村、群租房等高风险区域和场所,持续开展火灾隐患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严格落实“每日一查”制度,对检查发现的消防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整改。

5.4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认真落实“放管服”各项措施,深入推进火灾防控专项活动,整改消防违法行为,消除火灾隐患。推动各级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积极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积极推进镇街消防委托执法。进一步完善基层消防治理体系建设,增强基层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前期梅华街道消防委托执法工作试点,以及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处理,目前镇街消防委托执法工作已经具备全面铺开的条件。前山街道可以参照梅华街道做法,要明确1名承担委托执法的责任人,统筹落实镇街消防委托执法工作,要安排不少于2人具备委托执法条件的人员,承接消防委托执法事项。针对出租屋、小型场所,镇街要落实省消安委关于《加强“三合一”场所防范九条措施》《加强出租屋火灾防范九项措施》《加强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九项措施》的要求抓好整治。

5.5  营造消防安全浓厚氛围

继续围绕消防宣传“四进”要求,加强消防安全常识宣传,持续深化“中小微企业百万员工安全大培训活动”“家庭消防隐患整改日活动”,培育消防工作明白人,切实提升居民群众火灾防范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持续做好电动自行车危害提示、生命通道宣传海报、通告张贴等基础工作。持续推进人员密集场所“三提示”和单位员工“四个能力”建设,大力普及火灾预防及逃生自救知识,切实提升平安知晓率。

5.6  强化实战演练

强化消防队伍实战拉动演练,熟悉掌握辖区基本情况,建立灾情警情分析机制,摸清辖区内各风险源头、主要灾情、警情特點,为执勤训练提供实战遵循。立足主要“作战任务”、围绕重点“作战对象”、着眼潜在“作战目标”,开展熟悉调研、研战练战,把战训工作做细做实,实现从被动接警向主动备战转变。同时,消防站要定期强化对各重点单位以及社区微型站人员的培训和拉动测试,培养一批“一线战斗员”[2]。

5.7  加大消防基础设施短板补缺工作

近年来,推动街道加大对自建房出租屋灭火器、烟感探测器、逃生窗等消防设施器材的配套投入,借力搭载“创文”工作顺风车,以民生微实事为切入点,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安装了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AI智能监控系统,开设安装逃生窗5000余个,配备灭火器1000余个,更换出租屋电子门锁300余把,配置逃生软体200余条,有效预防和减少出租房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出租户打开了“生命之窗”。借助第三方力量,在辖区为每个社区至少新建2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减少和预防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发生火灾的概率。

5.8  稳步推进消防安全评估工作

2021年以来,前山街道向区政府申请落实了550万元用于翠微社区、南沙湾社区2个社区重点地区消防隐患挂牌整治工作,主要整治小区室外消火栓管网老化漏水、消防车通道占用等问题,有效消除了一批消防安全隐患。接下来结合消防安全评估工作,对辖区各类场所按照比例进行抽查,对重大危险源开展检查评估,对辖区消防隐患进行摸排,对底数台账进行完善,为政府开展消防隐患整治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根据辖区消防布局存在的不足,建议在岱山社区合适位置新建一个一级消防站,中山亭社区合适位置新建一个小型消防站,优化消防站布局,缩短出警时间,为抢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营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久才.城乡结合区域火灾隐患整治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7(8):56-58.

[2]张劭锦.新时期灭火救援指挥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3(6):847-851.

猜你喜欢

老旧小区防范对策
河北省老旧小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建议
老旧小区有机更新权责划分和资金筹措机制
沈阳市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城市老旧小区治理的三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