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网络教学模式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的应用

2024-02-25曲建华刘芮忻闫立龙宋海姣佟琬莹张颖

高教学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网络新形势

曲建华 刘芮忻 闫立龙 宋海姣 佟琬莹 张颖

摘  要: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涉及广泛、实用性强,但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高标准的教学目的。该文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及讨论,同时“互联网+”教育模式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该文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探讨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重新构建教学过程。结合新形势下网络发展,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建设,加强学生对课程深度及广度的认知与延伸,进而提高学生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教学改革;环境影响评价;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4-0109-04

Abstra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is a core course for environmental majors, which covers a wide range of contents and is highly practical.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for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s to achieve high standards of teaching purposes. In this study, the problem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Internet +" education mode gradually appeared in public view. Based on Internet + technology and thinking to explore new effective teaching mode, the model has inspired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of students, rebuilt the teaching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ourse, improve students' cogni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he course, and then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and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Internet+; network; teaching reform;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new situation

環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综合性的环境专业核心课程,学生需要对理论和实践构建密切的联系才可能充分掌握课程内容。该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一定的国家或地方标准和方法对指定环境范围内的地表水、大气、土壤以及社会生态的环境质量给予相应说明,以此来确保环境的质量程度和进一步保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所需的环境质量,最大可能保障环境生态与人类文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据评价针对存在环境质量问题提出具体保护和改善策略,实施环保、可行的举措。因此,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同时环评师是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是培养应用实践型技术人才不可缺少的课程。

但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板书+PPT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展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掌握进度主动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该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依据时代背景进行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融入“互联网+”的思维和方式。“互联网+”思维是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来进行思考与革新的思维方式,通过将互联网与教育理念相结合,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进而改进传统模式下存在的弊端。

一  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的教学模式以系统的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且仅仅通过在老师课堂上讲授的课程内容而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教学形式单一化

课堂教学多数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即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借助板书+PPT的方式,学生被动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元素单一,一般只是教师单方面地讲述课本理论内容,缺乏对课程内容相关实践要素的整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点只能机械地获取,做不到串联致使了解不透彻,不了解该课程的实际应用。学生往往只知道怎么做,而不知道为什么,所以很难引起较为强烈的兴趣[2]。

(二)  教材内容相对缺乏时效性

该课程知识内容完整,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有关环境政策、法律法规、标准等在不断变化与完善。导致在各大院校中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使用的教材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及时更新的时效性,教材内容不能及时紧跟国家新发布的法规要求。教材内容上滞后性严重,做不到同步更新,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所以对于适应人民生活的方面,部分教材内容缺乏一定的时效性[3]。

(三)  思维固化、自主性弱化

传统的单项式教学以“教条理论多、实际案例少”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对于知识点缺乏整合,知识点的掌握较分散,甚至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前因后果掌握不彻底,知识体系概念模糊现象时有发生[4-5],容易形成固化的思维方式。该课程属于多人上课形式,一节课人数几十到一百不等,学生会产生玩手机,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因此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6]。

(四)  师生之间紧密性不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能不够紧密,教师与学生之间因为地点的限制不能及时沟通,无法准确地掌握学生最新的学习以及心理状态,老师不能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并且给予沟通与帮助。这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也会阻碍学生的自身进步[7]。

二  “互联网+”教学模式应用

当前,在线同步视频会议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高频的社会学习行为。如图1所示,线上教学基本程序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每一个人参与社会学习的成本,给传统课堂教学和传统在线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空间,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教育生态正在形成,未来将形成“读、写、师生交互、考试评测、反馈”组成的完整数字化教育环境。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也随之增多。学生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来及时地获取知识,例如电脑手机等,极大地改善了学习环境,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灌输课本中的知识,并且较为死板地通过考试判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互联网+”教育可以实现多平台全方面授课,以效率更高的方式实现知识的传递。

(一)  网络与现实课堂结合

教学环境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保障,也是实现教学行为的主要媒介。面对时间碎片化学习的不断发展,线上学习已成为大学生喜爱的方式。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创建预习内容、习题练习、讨论话题以及新出台的环评相关法律、法规等课外辅助资料。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提前观看有关环评工程师的视频教学,学习查阅一系列环境类参考文献,了解本课堂即将要讲授的环境污染、质量现状评价等知识,对知识体系有了初步的掌握,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更快速全面地接受新内容。课外线上,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展开学习、问题交流活动。利用互联网开放、平等的特点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使教师和学习者的互动更加便捷高效,与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同,以“互联网+”形式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的中心思想是去中心化、开放透明和协作共享[8]。教学相关内容通过电脑等以直观的形式进行演示、归纳列出,便于记忆,甚至采用图片或动态画面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思路,集中注意力进行内容学习,学生对于新接触的课程不再陌生[9]。课内线下,教师通过线上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问题,便于实现有针对性、高效的教学安排,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广度和深度。板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关注度,线下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利于学生更为直接地了解掌握正确的知识点。“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的碎片化学习,及时补充和巩固线下教学时没有理解的知识点。但是线上课堂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學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这个新型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就是网络问题限制了学生对知识及时完整地获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应该结合线下的教学形式,两种形式紧密结合,学生能更系统全面地学习环境影响评价的专业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更新教学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的时效性、应用性较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内容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们很难接受大量整合完整的新知识。因此,借助互联网手段对课程内容的更新编排就显得尤为重要。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涉及范围较广,这就需要教师未雨绸缪,提前备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研读课本,挖掘教材,查阅文献资料扩宽知识范围,借助网络更新相关知识,学会使用不同线上教学软件,利用不同网络平台,避免因网络问题影响学生课堂的正常进行,便于同学们及时获取信息。有些注重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可能会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理论联系实践,可能课堂中板书的举例还停留在十年甚至几十年之前的案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慕课、学习通等教学资源,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评价准则、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资讯并进行整合更新。教师提前准备环评资料,广泛搜集各地区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情况信息,获得一手资源,针对性地进行环评实例讲述,学生及时吸取知识,对于教师提供的材料展开深入探讨。随时更新教材上的内容,更加侧重实际应用。

(三)  有效延长“教”“学”时间

于教师而言,丰富的备课内容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备课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的成败。在课程内容重点、难点依据大纲的同时,要基于阶段的课时的局限性,选取一些环评过程中实际操作重点内容,并综合知识的逻辑性进行讲解。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辅以网络手段及时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等,尤其是教材中未提及的环评新政策,所以教师需要提前备好课程教案,借助互联网手段查找并选择相关前沿文献,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课前预习通知,可以将大量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分类,以短视频或课程慕课的方式进行讲解或上传到线上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安排合理选择学习时间,课后自行观看教学视频,不用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重点以及有效延长师生“教”与“学”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线上教学,要及时进行录播回放,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直播教学,及时回放录像,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成果。在直播过程中一般都要全屏高清录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线上教学工作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自我学习,加强知识点的巩固。定期进行在线考试,对学生知识重点与难点进行有效把握,同时对掌握的知识点加以巩固,有助于了解学生对学习的整体掌握情况,对后续知识点辅导带来很大帮助,有效延长了教与学的时间。通过网络平台的教学,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兴趣高涨,满意程度大大提高(表1)。

(四)  顺应疫情新局势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全面学习型社会,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随着疫情防控的相关安排,顺应疫情新局势,各大高校采取了新型教学思路,为了课程的正常运转,网络教学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符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学习的便利性。学生不会因为疫情原因耽误课程进度,老师也可以有效地传输知识,实现了虽然暂停了线下课堂,但是学习不停的预期效果。对于疫情新形势的发展社会快速衍生出多样化的线上平台辅助教学。线上教学优点体现在许多方面,无论是授课者还是学习者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和电脑进行远程教育,从而突破空间距离上的界限,这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教育,坐在教室定时定点地上课下课。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空上的局限,易于拓宽大学生知识面,使学业评价更加公开、公平、公正,有利于推广研究性学习。当前进行线上教学的平台种类丰富,如学习通、腾讯课堂等,教师可以以屏幕共享的形式进行相关实践的教学分析,给同学们展示环评报告书,帮助学生了解撰写环评报告书的流程以及一些送审的注意事项等。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会使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更加生动化与直观化,同时也可以利用超新星、QQ等社交软件与同学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利用小程序批改作业,极大地提升了老师的工作效率[10]。同时因为疫情,许多高校单位的会议都在网上开启。可以利用这些便利的网上会议平台,方便快捷地邀请专家或教授给学生授课,极大减少时间,避免其他问题的发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在网络上进行讨论,交换彼此想法,从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师生交流无障碍。利用计算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类型、上课人数、到课率进行判断,从而精确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难点,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东北农业大学针对环境类专业课程例如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采取了不同形式的线上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见表2。

三  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兴起,教学方式随之改变,网络教学在各种课程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线上课堂虽然形式改变了,但是教学质量不会改变。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涉及范围较广,知识点比较零散,需要掌握的知识较多。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创新教学形式,学生积极配合教师,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点为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平台,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考核,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对于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发展以及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具有重大意義。

参考文献:

[1] 王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1):153-156.

[2] 吉铮,王玉如,李霄云.《环境评价》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39):149-151.

[3] 吴文娟,邓丰.《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132-133.

[4] 顾云兰,王彦卿,张红梅,等.“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化工时刊,2015,29(12):51-53.

[5] 李黎,王冠愚.“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探索——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6(4):87-90.

[6] 李昂,刘加强,张惠芳,等.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质量提升途径与方法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24):54-56.

[7] 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3):228-232.

[8] 赵国峥,李长波.关于《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5,43(19):186-188.

[9] 王夫美,张芝昆,张笑,等.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A1):208-209,216.

[10] 胡晨燕,周振,赵晓丹.浅析新形势下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20(45):153-15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目标创新《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研究与实践”(GJB1421218);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项目“土壤污染与修复”(Neau2021-ykcsz052)

第一作者简介:曲建华(1987-),男,汉族,黑龙江鸡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水界面多过程调控与污染修复。

*通信作者:张颖(1972-),女,汉族,吉林珲春人,博士,教授,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生物修复。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评价网络新形势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互联网+时代以项目引导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山西省低热值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工艺技术路线探讨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