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中小型企业提质增效的主要途径

2024-02-23张玉焘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4年1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

张玉焘

摘 要:国有中小型企业提质增效对于其自身和整个国家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本文从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品牌建设、人才培养与留用、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提质增效的途径,期望为国有中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提质增效提供借鉴,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国有中小型企业;提质增效;管理体制改革

面对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企业的挑战,国有中小型企业需要寻求提质增效的路径,以确保在全球经济大潮中脱颖而出。国有中小型企业提质增效对于其自身和整个国家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企业能够赢得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声誉,进而实现持续盈利。同时,提质增效也有助于提高国有中小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

一、国有中小型企业提质增效的意义

国有中小型企业规模适中,既能够适应市场快速变化,又能够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国有中小型企业通常在本地区域内开展业务,因此在招聘和就业方面具有显著的地方性特点,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于规模较小,这类企业更具灵活性和创新活力,能够更快速地调整产品和服务,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国有中小型企业在支持国家战略性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国家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一)对企业的意义

国有中小型企业在提质增效过程中能实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战略目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够满足客户需求,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还能够带来一系列积极的效果。优质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提升客户满意度,促使客户形成长期忠诚关系,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声誉,提高品牌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满意的客户往往会成为品牌的忠实宣传者,通过口碑传播,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优质产品通常意味着较低的售后服务需求,从而减少售后支出,提高整体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是提质增效的另一重要方面。通過有效的成本管理和优化生产流程,企业可以实现更高效地运营,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企业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减少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采用精益生产理念,精细管理生产过程,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通过同时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国有中小型企业可以实现提质增效的双赢局面,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

(二)对国家的意义

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提质增效不仅对企业自身有积极意义,也对国家整体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提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制造,再到销售和服务环节,都可能受益于国有中小型企业提质增效的推动。企业的增长通常伴随着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通过扩大就业机会,国有中小型企业能够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意味着销售额和利润的增加,从而为国家财政提供更多的税收收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用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提质增效对提升国家整体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国有中小型企业可以逐渐打破技术壁垒,这有助于提升整个国家产业链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出口市场,增加国家的对外贸易收入。提质增效的企业更容易与国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技术、经验等资源的共享,提高国家在全球合作中的地位。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有助于树立国家的国际形象,增加国际投资和合作机会,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赢得更多话语权。通过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提质增效成为促进国家整体繁荣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国有中小型企业提质增效的主要途径

(一)技术创新

1.引进先进技术

引进先进技术是国有中小型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先进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助于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通过引入先进技术,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盈利水平。先进技术往往伴随着更精密的生产工艺和更高标准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引入先进技术可以使企业更灵活地调整产品和服务,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2]。通过持续的研发和创新活动,企业能够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通过研发新产品,企业可以拓展产品线,满足不同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提高市场份额。

2.技术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能够研发出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赢得市场认可。研发创新使企业更能够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挑战,保持市场敏感性和灵活性。注重研发创新的企业更容易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更受投资者青睐,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持续的研发创新,国有中小型企业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实现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从而为提质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管理体制改革

1.组织机构改革

组织机构改革是国有中小型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对此,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灵活的组织机构。灵活的组织结构是国有中小型企业在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官僚体制可能导致层级繁多、决策缓慢、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而通过建立更灵活的组织结构,设立跨职能的工作团队,能够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同,降低信息壁垒,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将企业组织结构转变为更具项目导向的形式,使得企业能够更迅速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提高灵活性。灵活的组织结构应包含弹性的人员配置机制,以便能够根据项目和任务的需要进行合理的人员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专业优势。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使企业内部的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流通,以支持决策和业务的迅速推进[3]。第二,积极推行扁平化组织架构,缩短决策流程、降低人力资源无效占用,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高时效性和快速反应需求。推动国有中小型企业组织架构由固定式向项目重组式转变,以市场定制化需求为导向,以反应速度提升为重点[4]。第三,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国有中小型企业要避开生产规模不足的短板,强化“小而精”的长板,在压减员工总数的同时,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培养工作,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行业短缺拔尖人才,提供其能力充分发挥的平台保障,以人力资源潜能助推企业发展效能。

2.构建良性激励机制

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制定灵活而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将员工的绩效与企业的目标相挂钩,通过考核结果奖励表现优秀的员工。引入股权激励,使员工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持有股权参与企业的成长,从而更好地与企业利益相一致。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晋升机制,为员工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激励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设立团队奖励制度,鼓励员工在团队中协作,共同完成目标,形成合力。提供灵活多样的福利,满足员工个性化需求,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通过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国有中小型企业可以优化管理体制,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三)品牌建设与多元化经营

品牌建设是国有中小型企业市场营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个强大的品牌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知名度、信任度,从而带动销售和促进长期客户关系的建立。通过明确企业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定位,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确保在所有市场传播渠道中呈现一致的品牌形象,包括企业标志、广告、宣传资料等,以提高品牌的可识别性。通过讲述企业的品牌故事,传达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增强品牌认同感。建设一个良好的客户体验,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口碑传播和积极的用户反馈来增强品牌的声誉。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有助于企业更全面、灵活地覆盖目标市场,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搜索引擎优化(SEO)、搜索引擎营销(SEM)、社交媒体推广等数字渠道,提高企业在线可见性,吸引潜在客户;创建有价值的内容,如博客文章、视频、白皮书等,以吸引目标受众,建立企业在行业内的专业声誉;参与或主办行业展览、研讨会、促销活动等,通过线下活动建立面对面的联系,提高企业在目标市场的曝光度;与其他企业、社团或慈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合作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吸引更多潜在客户[5];建立健全的CRM系统,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和沟通,提高客户忠诚度;利用移动应用、短信营销等手段,将品牌信息传递给移动用户,提高品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市场份额。通过综合运用品牌建设和多元化营销手段,国有中小型企业能够更有效地与目标市场互动。

(四)人才培养与留用

培养内部人才是国有中小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在组织内部培养和发展员工,企业可以更好地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员工的忠诚度;与员工共同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明确晋升途径和培训计划,激发员工的事业发展动力;建立内部培训体系,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行业知识和领导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通过轮岗和交叉培训,让员工了解企业的不同业务部门和职能,提升员工的全局观念和多岗位技能;建立导师制度,由经验丰富的员工担任新员工的导师,传授经验和指导,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承。

除了培养内部人才,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对于国有中小型企业拓展新领域、提升创新能力也至关重要。建立专业的招聘团队,通过招聘渠道、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积极寻找和吸引外部优秀人才;通过强化企业文化的传播,展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愿景,吸引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外部人才;提供灵活的工作制度,如远程办公、弹性工作时间等,以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企业;向外部人才清晰展示企业的发展和晋升机制,让他们看到在企业内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毕业生和专业人才,通过实习项目等途径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

(五)政策支持

政府在财税、资金、技术、市场准入、产业扶持等方面应给予国有中小企业以有力支持。财税支持包括税收减免、税收优惠和财务补贴、技术创新奖励等等,例如,政府對中小企业的企业所得税进行减免或减税优惠,降低税负;融资支持即引导持牌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担保服务,或者通过金融市场工具鼓励金融机构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技术支持即建立研发基金、科技创新基地或技术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市场准入支持即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准入便利,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负担;产业扶持即针对不同的产业,推出专项扶持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这些政策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增强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在国有中小型企业提质增效策略中,政策支持起关键作用,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品牌建设与多元化营销、人才培养与留用也至关重要,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综合而言,国有中小型企业应在政府政策引导下,通过内外部的努力与合作,全面提升技术水平、管理效能、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繁荣,也将为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全球竞争中的地位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沛法.“四个坚持”推动均股企业党建工作提质增效[J].企业文明,2023(11):54-55.

[2]席倩倩,张紫慧.党建引领中小微企业提质增效[J].质量与认证,2023(11):37-38.

[3]沈勇.“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N].深圳特区报,2023-11-01(A04).

[4]林嵩生.智能信息化运用于企业财务管理中,促进企业高效运行提质增效[J].大众投资指南,2023(20):86-88.

[5]邬刚,刘蕊.深化改革赋能推动提质增效[N].马鞍山日报,2023-10-20(001).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
突出党建引领作用 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贡山县核桃提质增效措施探讨
精细化管理促提质增效分析
浅谈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实践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巍宝山乡核桃提质增效的应对策略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
解析核桃低效林提质增效技术